看了超前點映,只能說,這才是電影該有的樣子,要畫面有爽點,要內涵有巧思,如果將它放在賀歲檔,應該沒有片子能「打得過它」。今天咱們來深度解析電影中的3種動物隱喻,看懂這3只動物,也就看懂這部電影了,干貨很多,建議收藏。
豬、蛇、鴿子
發現這3只動物,其實是在海報上,電影的中文名字叫周處除三害,去看電影的時候,小陶就在思考,它的翻譯要怎麼說,于是就看到了3只動物的英文,翻譯過來就是豬、蛇還有鴿子。
這3只動物很好理解,其實就是對應了電影中的三害,你可以通俗一點的理解為三只「害蟲」,因為他們是排在前三名的通緝犯,對于人類社會來說,他們就是最大的「害蟲」,諷刺的是三只害蟲被「內部消耗」了。
電影中,對三只動物的描述并沒有十分明顯,只有香港仔的身上有一個毒蛇紋身,似乎在暗示他就是毒蛇,也正好對應了翻譯過來的Snake,
毒蛇確定好了,那麼剩下的兩個人到底誰是豬,誰是鴿子呢?
癡、嗔、貪念
上面小陶說過,這部電影的內核很有巧思,雖然明面上說的是豬、蛇與鴿子,但是它的內在概念說的其實是佛教里面的貪、嗔、癡,三種「毒心」。佛教中,稱貪嗔癡為「三毒」指的就是人類內心的三種惡習,貪欲、憤怒與愚昧。
但佛教中的惡習其實有五種,叫「五毒心」,分別對應著貪、嗔、癡、慢、疑,電影中只說了前三種,恰好這三種也是五毒心中最毒的。鴿子代表貪欲,毒蛇代表憤怒,而豬代表了愚昧無知。
「三毒」其實也代表了世人,我們都無法擺脫它們,只不過我們可以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貪欲、憤怒與愚昧無知。電影中的「三害」,就是極端的三毒主義者,豬代表了癡念的陳桂林,毒蛇代表了嗔念的香港仔,而鴿子代表了貪欲的林祿和。
「癡念」的陳桂林
佛教中,把豬與癡念做對應,用來形容它的癡純愚笨,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豬太蠢了,它無論經歷多久,也搞不懂因果關系,所以才會不停的種下惡果,然后在六道輪回中受苦。
這正好與殺手陳桂林有了契合,他這個角色本身就不聰明,雖然他作為主角除掉了「三害」,但他并不是真的想為民除害,而是想人死留名,干一票大的。重點是,當他去找尊者林祿和的時候,竟然被「洗腦了」。
陳桂林這個角色,仿佛一根筋,他去做殺手只是為了賺錢,他把這當成職業,但這本身其實是犯罪,并且他殺了黑幫大佬之后毫無愧疚,
與佛教中豬的形象正好對應。
「嗔念」的香港仔
佛教中,經常會把蛇與嗔念做對應,為什麼呢?是因為僧人認為蛇的脾氣暴躁,很容易攻擊人,所以就用它來代表嗔念。回憶一下,你看過的有關蛇的新聞與信息,似乎它確實更容易攻擊人。
理解了嗔的概念之后,就能發現,其實香港仔代表的毒蛇,并不單單是他的紋身,而是從他整個人的狀態出發的,他確實猶如一條毒蛇一樣,會因為厭惡嫉妒與占有欲而對周圍的人發起攻擊,這一點從小美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電影中小美就像是香港仔的「私人物品」,他可以隨意的玩弄和發泄,但其他男人不可以對小美有一丁點的非分之想。比如說香港仔的小弟,
因為他覺得小弟對小美有非分之想,于是暴力恐嚇,把小弟嚇得夠嗆。再比如陳桂林監視發廊的時候被香港仔發現,他以為陳桂林想對小美圖謀不軌,怒火中燒,情緒暴走,用剃發刀割了陳桂林的眉尾。
香港仔的種種表現都與蛇的「嗔念」完美契合。
「貪念」的鴿子
鴿子其實是最有意思的,因為在世人眼中,鴿子代表著和平善良,可在佛教里鴿子卻象征著貪欲,因為鴿子的生理特征是可以無限量一直吃下去的,所以佛教的僧人用鴿子泛指俗人的貪欲。
貪念作為五毒心中的首位,它代表了世人最強的物質欲望:金錢、名利、女色、美食等等,電影中貪念最深的就是尊者林祿和。他明明是通緝榜上的第一名,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卻在教徒眼中扮演著救世的尊者。
他表面看上去,過著簡單又清貧的日子,其實在他的密室里全都是豪宅的配置,左手美酒,右手美女。
不但享受著教徒的信奉與崇拜,還搜刮著教徒身上的金錢與財富,不僅如此,他的儲藏室里還放著數不盡的寶貝。
這都是他無休無止的貪念,所以林祿和也是三毒中最毒的一個。
除掉世人的「貪嗔癡」
當然不是說「三害」身上就沒有別的特質,比如說林祿和也有脾氣暴躁,下手兇狠的「嗔念」;香港仔也有溝壑難填,貪圖小美身體的「貪念」;唯有陳桂林,只有蠢的「癡念」,只不過是「三害」身上的特質太過明顯,可以直接對應到豬、蛇與鴿子。
如果在往深一層的思考,所謂的除三害,其實就是除掉世人心中的「貪、嗔、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