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頌文的新劇《不止不休》上映,觀眾們都非常期待,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這部劇里面有張頌文。
剛剛因《狂飆》走紅的張頌文爆紅,但他不像其他演員那樣,趁流量正盛再炒作一把,抓住機會掙錢。
張譯和張頌文好像都很低調,《狂飆》播完,他們好像神奇的消失了,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好像熱鬧和他們無關。
這樣的演員是睿智的,他們早已準備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演藝事業,怎麼會在意一時的得失呢?
反過來講,即使去趁機賺一把,也無可厚非,只要是正當的,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畢竟對一個演員來說,很多人最大的焦慮就是自己不能一直都紅下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新劇《不止不休》播出后,取得了3000萬的票房,很多觀眾直言,就是沖著張頌文去的,但看完后卻覺得大失所望。
甚至很多人給了差評,一時間差評一片,因為對標《狂飆》中的高啟強,觀眾們覺得很失望。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是張頌文的演技不行嗎?我覺得并非如此。
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不止不休》早在四年前就拍攝了,那時的張頌文還沒有出名,因此飾演的角色缺少立體感。
怎麼說呢?一個角色好不好,對演員很關鍵,如果這個角色過于單調,演員根本就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
比如《狂飆》中的張譯和張頌文,很多人說張頌文的演技已經超越了張譯,這也不客觀,因為本身來講,高啟強這個人物比安欣更容易出彩。
換句話說,如果讓張譯演高啟強,張頌文演安欣,差不多也是這樣的結果,畢竟演員拍戲是按照劇本和角色的人設來的,并不是天馬行空。
因此,角色的人設直接決定了演員的發揮空間,這是原因之一,當然,如果不是因為張頌文的熱度,這部劇的票房會更少,這是流量效應。
再者來說,張頌文塑造的高啟強的人設太豐富立體,太出彩,對觀眾來說,如果不能超越高啟強這個角色,一定不會很滿意。
這叫做水漲船高,比如學生考試,你上次考了90分,這次考了80分,這就是不好,只是這種不好是相對的,是把以前當成了坐標。
但成績越好就越難超越,對一名演員也一樣,超越自己是非常困難的,何況這還是幾年前的劇。
有很多老戲骨,演了一輩子的戲,說起經典的作品,其實有幾部就非常不錯了,甚至有的角色他們根本就不接,因為不滿意。
什麼叫經典?經典意味著優秀,意味著稀缺,不可能拍一部就是經典,這可不是去買蘿卜白菜。
《狂飆》無論是劇情,還是導演,還是演員,還有那些配角,都表現出彩,才有這樣的結果,這樣的情況很少同時出現。
張譯和張頌文這樣的演員,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選擇了沉默,他們更需要的是沉淀,不被一時的流量沖昏頭腦。
作為觀眾,也應該沉下心,期待他們帶來更好的作品!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