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映,《周處除三害》已上映19天,累計票房達到5.36億,成為2024年動作片、懸疑片內地票房冠軍。從3日開始,《周處除三害》就擠掉了春節檔的口碑佳作《第二十條》,成為日票房冠軍,并且連續17天霸占榜首。
這部電影除了尺度比較大之外,真正讓觀眾喜歡的地方,是影片中的細節,還有很多隱喻,可以有很多的解讀。
換句話說,導演給了非常開放的劇情,每一位觀眾看到時,內心對影片的解讀,可能都不太相同。
比如,陳桂林和小美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此前,我曾寫過,陳桂林和小美之間,并不是愛情。小美是陳桂林有限的人生中,一點點的浪漫,非常珍貴。陳桂林則是拯救小美,給他自由的「英雄」,她對他多少有點情愫。
實際上,在我深挖細節后,其實兩人的關系,我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猜想。
細節一:
陳桂林的出身。影片沒有介紹他的父母,他的親人只有一個在養老院的奶奶。奶奶還在,父母卻沒出現,這說明什麼?
陳桂林擔心自己被抓,奶奶看到新聞會傷心,但是他壓根沒有提到自己的父母。
說明陳桂林很可能是一個孤兒。
父母早亡,或是早將他拋棄。是奶奶撫養他長大,而這個奶奶,也可能只是一個好心人,在孤兒院領養了陳桂林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陳桂林把錢給寄給奶奶的原因。
證明陳桂林知恩圖報,善心未泯。
細節二:
陳桂林去自首,然后看到了通緝令,想到了「周處除三害」的典故,于是去找張貴卿,問她香港仔和林祿和的線索。
當張貴卿提到這些年,給香港仔拿藥的女孩叫小美的時候,陳桂林聽了名字很好奇。
一個名字而已,陳桂林有必要這樣問嗎?
在聽到程小美這個答案后,
陳桂林陷入了短暫的沉思,好像是在回憶一個曾經相識的人。
想想看,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年紀,大概也差不多。
有沒有一種可能,小美十幾歲的時候,媽媽給香港仔頂罪,進了監獄,然后小美被送到了孤兒院。
在那里,她認識了同在孤兒院的陳桂林。
兩個人成了好朋友。
後來小美被香港仔帶走了,母親尚在,所以她沒有改名。陳桂林跟著領養的奶奶離開了,但改了姓名。
細節三:
陳桂林跟著小美來到香港仔的落腳點。
陳桂林在窗邊看到小美被香港仔欺負,當時他的神情,也是非常有深意,他很憤怒,但又非常克制。
細節四:
陳桂林來到小美的理發店,進入之后,導演給到的第一個鏡頭,就是陳桂林的小豬手表。
而這個角度,正好是小美的角度。
想想看,為什麼奶奶會留下一只這樣的手表?
張貴卿交給陳桂林時說,去年過生日時,買了一只手表,花了300塊。奶奶那麼大歲數了,為何要買這樣幼稚的手表?
答案很簡單。
這個畫著小豬的手表,大機率和陳桂林有關。樣式上看,更像是兒童手表的款式,所以可能是小時候陳桂林或是小美戴著的。
陳桂林不敢正眼看小美,在小美轉身拿理發用品時,他才敢朝著小美的方向看過去。
細節五:
陳桂林去野外大戰香港仔,渾身是傷,肚子里還插著根鐵絲,但他還是忍著劇痛回來救小美,這是什麼感情?
小美看見他殺回來時,那個眼神,也是有深意。
仿佛回到多年前,她在孤兒院被欺負時,有一個男孩子沖過來,把她從霸凌者手中救下來時一樣。
為了小美,他在離開時,還開槍又殺掉了香港仔的兩個小弟,這是替她肅清后患。
那一刻,小美似乎真正認出了他。
細節六:
陳桂林和小美在海邊,小美曾問陳桂林,「我們現在要去哪」,分開時小美又忍不住問陳桂林:「我們還會在見面嗎?」
這句話,很可能是她們在孤兒院分別時小美曾問過的話:我們還會在見面嗎?那時候陳桂林的答案,一定是「會的」,但是現在,他走上不歸路,卻不能給她一樣的答案。
小美不確定,陳桂林是否記得自己。
她只想一直待在他身邊,這讓她有安全感。但是陳桂林卻說,「從現在開始你自由了」,看著陳桂林離開的背影,小美陷入沉思,或許,他早就把小時候的她忘記了吧?
細節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