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老舍曾這樣評價《紅樓夢》:這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作品,而不是一場夢。
它講述了四大家族的興衰,生動地勾勒出了一群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同時也從各個角度顯露了女性美以及古代社會的世態百相。
可以說,它是一部指導女性如何為人處世、雅而不俗的智慧之書。
縱觀每個女性的一生,無論得意還是失意,順境還是逆境,亦可在書中窺得其影,覓得破局之法。
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最好的活法無非是活到老,學到老。
倘若你偏安一隅,不懂換位變通,總有一天會為世事所累、被生活裹挾。
一個懂得去閱讀思考,并不斷提升自己的女人,生活不會對她太差。
在《紅樓夢》中,最有智慧的三個女人詮釋了女人該如何過好此生。
三十歲時,當學鳳姐: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
說起王熙鳳,很多人只覺得她刁鉆刻薄、哄上壓上。
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周瑞家曾說:「就只一件,對下人未免嚴了些。」寧國府的總管來升也說:「那是個有名的烈貨,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不認人的。」下人一見她時,臉色都會黯然失色。
也許,我們只看到了王熙鳳的驕大專橫、目中無人,卻忘了她也有暖的一面。
為了解決弟弟妹妹們大冬天吃飯的難題,王熙鳳便找到賈母王夫人商議,在大觀園里設置小廚房。
王熙鳳對內關心備至,對外也是盡心盡力。
對初次見面的劉姥姥,就慷慨解囊給出二十兩銀子幫她度過難關。第二次見面,王熙鳳自掏八兩給劉姥姥雇車,當時雇一輛只需一兩吊錢。
世事多變,人心不古。在賈府落難時,所有人對王熙鳳棄之不顧,但感念她善良的劉姥姥傾囊相助,幫她度過了難關。
人生的風雨總會不偏不倚落在每個人身上。你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善良舉動,會在哪一天,出其不意地回饋你。
還記得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的顧佳嗎?一個富家的闊太太,住在高檔小區,出入有豪車,但她沒有高人一等的傲氣,待人客客氣氣。
劇中,通過閨蜜介紹,她結識了普通的上班族王漫妮。幾次接觸下來,王漫妮很欣賞顧佳的為人。所以在顧佳需要幫助的時候,王漫妮冒著失業的危險,主動站出來幫她渡過了難關,而作為回報,顧佳也幫王漫妮沖了一下業績。
若不是被她高貴的人品折服,王漫妮哪能鼎力相助。
林肯說過:「所有的人生來都是平等的。」
即便物力財力優于人,也不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應該低調含蓄,為人謙和。
人至中年,沒有一帆風順地道路,沒有誰能高居不下。人在高處時,更要瞧得起人。
俗話說:在人之上,更要把人當人。
生于塵世間,沒有誰高貴,也沒有誰低賤,人生而平等。不要因為自己暫時處于高處,就可以目中無人,不把人當人。
有大格局之人,不僅僅是站得高看得遠,更是站得起蹲得下,即把別人當人。
五十歲時,當學劉姥姥: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劉姥姥初進榮國府,為的是求得吃飯活命的錢。
因為家中遭遇變故,錢財全部虧空。而女婿好臉面,女兒涉世未深,于是,這個鄉村老嫗帶著外孫前來借錢。
面對低她一輩的看門仆人,她立即下跪,并稱人家一聲「太爺」。劉姥姥把身段放到了塵埃里,最后王熙鳳那求了二十兩銀子。
生活總是時不時考驗我們。要面子,反而活得更沒有面子,要生存,就要像劉姥姥那樣,放得下臉面,才能挺起胸膛。
在人之下,劉姥姥卻不會沒底線地阿諛奉承,而是懂得人人平等,懂得知恩圖報。
為了報恩,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給賈府帶來新鮮的瓜果菜蔬。本想送完就回家,沒想到被留下。
游玩大觀園時,劉姥姥在腦袋上插滿鮮花,像個老妖精,可她還笑嘻嘻地說,我年輕時也是個風流人物,也愛個花兒粉兒的!引得眾人哄堂大笑。
劉姥姥自知低人一等。當別人取笑自己時,不僅不生氣,還巧妙地化解了尷尬。身份卑微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這份卑微,而輸掉了骨子里的自信。
到這里,不得不佩服劉姥姥情商之高。雖說自己身份低下,但她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求人辦事時,要放低姿態;與人交往時,做有禮有度,不卑不亢。
在《請回答1988》中,善宇媽媽是我最佩服的一位。
因為丈夫的意外離世,撫養兩個孩子的重擔便落在這位普通母親的身上。為了讓善宇能好好上學,不讓他擔心錢財問題,這位單親媽媽偷偷去打工賺錢。
盡管這樣,也得不到婆婆的好臉色。當婆婆來訪時,她很坦然說,米沒有了,煤餅也沒有了。
話音未落,婆婆立馬刻薄起來,說是她克死了丈夫,還說許多難聽的話。
臨走時還以施舍的方式丟下了一筆錢,善宇媽媽并沒有收下這筆錢,還請她下次不要再來自己家了。
雖說錢是人的第六感官,沒了錢,其他五種感官就發揮不了。面對他人無休止地踐踏尊嚴,請不要猶豫,站出來維護尊嚴。
就如畢淑敏所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
《菜根譚》有言:「過儉者吝,過謙者卑。」
為人何嘗不是這樣道理。在人之下,不要忘記自尊自愛,也不要越過自己的底線去討好別人。
一味地貶低自己,去抬高別人。這不是謙卑的表現,而是赤裸裸的自卑。
身處深溝,也要向往光芒萬丈。只有自己把自己當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賞識。
七十歲時,當學賈母:在人之中,要把人當人。
當劉姥姥帶著自家的瓜菜來感恩時,賈母很是感動,便把劉姥姥留下來。
一進門,看著滿屋子的少爺小姐,劉姥姥不知所措,畏畏縮縮走到賈母面前請安說:「請老壽星安。」
賈母也欠身問好:「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
這幾句客套話,不僅讓劉姥姥體會了尊重,也體現了賈母通達人情,有涵養。
之后更是帶著劉姥姥游覽大觀園,借著水煙遠遠的聽音樂,以及關于軟煙羅窗紗的理論,都反映出賈母是一個懂得做人樂趣,尊重自己的審美情趣,在晚年從容生活的人。
而賈母作為榮國府最德高望重的人,平日里很少插手家里家外的事,但該她出手的時候,她也絕不含糊。
當知道府內的下人聚眾開賭局時,賈母覺得大事不妙。于是命人徹查此事,揭發者有賞,知情不報者罰。
賭局之事很快告破。為首的都是有榮國府有頭有臉的人物,考慮到他們的面子,并且事態還未惡化,賈母便從輕處理了他們。
賈母是一個真正大智慧的人,她深諳人性,也尊重人性。所以晚年才能頤養天年,成為賈府乃至四大家族最榮譽的象征。
在人之中,要把人當人,不僅是把自己當人,享受人生的樂趣,也要看透人性而不消極,這是一種教養,更是安度晚年的秘籍。
正如晚年的楊絳看淡了名利,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也因此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每當楊絳生日的時候,總會有很多人打電話祝福或來家探望,而楊絳的回應則是「替我吃碗面就行」,有回甚至為了清靜躲到了招待所。
于她而言,自己行將就木,不愿得罪人,也不愿別人「耽誤」自己的生活。
但楊絳對于晚輩還是很關心的。每當白燁去她家,她總會「你最近怎麼樣」「好不好」問個不停。有一回使白燁印象深刻,白燁一如往常坐在沙發上,楊絳便坐在對面的椅子上。
「她一邊跟我說話,一邊不斷把椅子往我跟前挪,最后幾乎和膝蓋碰膝蓋。」白燁說道。
楊絳便是這樣的人,跟人談心,說話,絲毫沒有架子,為人總是非常和善。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在這短短的一生,利來利往,榮辱交替,只有學會平視,才能尋覓到生命的意義。
就如楊降所說:「無論你的人生走到哪一台階,階下有人仰望你,階下有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得,而唯有平視看見自己。」
人到晚年,在人之中,學會平視自己,才能獲得內心的安寧;學會平視他人,才能破除與爛人爛事糾纏的陷阱。
這樣你才會明白:人生最后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看過這樣一句話:「活得漂亮的女人,都有高級的年齡觀。」
深以為然。女人的美麗都自己過出來的。
三十歲時,在人之上,不該俯視他人;
五十歲時,在人之下,不該輕視自己;
七十歲時,在人之中,知禮節懂人心。
世事多艱,愿每個階段的女人都有正確的年齡觀,拋掉狼狽的過去,掌握現在的命運,過幸福美滿的人生。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