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的湖北石首桃花山,蔣大為上演了一出晚景凄涼的景況。
曾名噪全國的一代歌唱家蔣大為,在風雨中獻唱代表作。
一首《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蔣大為的聲線,早已不似當年那般嘹亮和清麗。
台下寥寥無幾的觀眾,場面十分冷清。
同一個人,同一首歌,39年前蔣大為在第二屆春晚獻唱時,那可是火遍了華夏大地。
如今不到四十年的風風雨雨,早已將蔣大為這朵桃花,吹得七零八落。
回首蔣大為76歲的人生路,看看他是如何走到大眾面前,又如何惹怒眾人的呢?
1947年,在時局動蕩的年代,蔣大為出生于那時候少有的小康之家。
小叔是個業余畫家,蔣大為平日陪伴小叔作畫時,也會動筆涂鴉。
小叔在侄子的信手涂鴉中,看到了遺傳基因中的藝術細胞。
在小叔的支持下,蔣大為學了八年的素描和油畫。
少年蔣大為十分精壯,他的短跑成績,在區里都是數一數二的。
蔣大為最初的夢想,是在田徑賽場上為國爭光。
不過他第一個夢想破滅,是教練認為他身高不夠,以此為專業,也未必會有成績。
于是蔣大為從此專心畫畫,想要成為中國的達芬奇。
很可惜,在他中學時期,大學聯考取消了,他的美院夢,也破滅了。
連續兩個夢想夭折,高中畢業后也沒有大學可讀,蔣大為在家郁悶了好久。
正是這段時間,他和鄰居家的小伙伴,一起演奏、唱歌,排遣不得志的心情。
這對少年組合,還曾多次被街道推薦到區里表演。
1966年,19歲的蔣大為,報考天津文宣隊。
經過一系列的考試,蔣大為成功入職,既能每天從事熱愛的歌唱事業,又能手捧鐵飯碗,實現旱澇保收。
他報考文宣隊時,接觸到了負責招聘的張佩君。
大眼睛的張佩君,性格開朗又熱情,深深吸引到了蔣大為。
正在蔣大為不知如何表白時,他發現一件怪事。
他每天帶來的飯盒里,都會憑空出現更豐盛的菜。
當蔣大為疑惑的眼神,碰撞到張佩君羞澀的目光,兩個年輕人對彼此的愛意,灑滿了整個文宣隊。
後來在大家的熱心牽線下,蔣大為這才勇敢牽起了張佩君的手。
沒多久,國家下來政策,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蔣大為找到領導,希望能和張佩君分到一處插隊。領導們體恤他們真摯的感情,也予以批準了。
結果,天津市歌舞團發來了邀請。
此時如果蔣大為點頭,他就能留在市歌舞團,不用下鄉受苦,前途也更光明璀璨。
可這就意味著,他和張佩君只能天各一方,分手已成定局。
或許誰也沒想到,少年蔣大為竟是個戀愛腦。
為了和張佩君在一起,蔣大為拒絕了市歌舞團的邀請。
初到內蒙古,惡劣的氣候和生活環境,從小沒受過苦的蔣大為,可沒少遭罪。
不過好在有情飲水飽,蔣大為和張佩君,一邊戀愛,一邊組成了歌唱表演組合。
兩人你儂我儂地兩兩相望,在集體戶里為大家表演獻唱。
1969年,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團,來到內蒙選文藝人才。
他們一眼相中了蔣大為,但他執意要和張佩君共進退。
好在張佩君業務能力非常出色,從天津到內蒙,一直是團里的骨干人物。
吉林森警文工團拿出兩個名額,同時收取了這對年輕人。
兩年后,蔣大為憑借一首《采伐工人心向黨》,在電波中紅遍祖國大地。
又過了三年,1974年,事業有成的蔣大為,終于有了底氣迎娶張佩君。
次年,蔣大為調職來到中央民族歌舞團,他帶著張佩君一起來到北京。
1978年,31歲的蔣大為喜得千金。
女兒兩歲時,蔣大為為電影《紅牡丹》獻唱主題曲,一首《牡丹之歌》,唱響九州。
1984年,央視第二屆春晚,蔣大為用清亮的嗓音,高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給全國人民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這里開始,蔣大為成為國內的當紅歌手,走上了事業的巔峰。
兩年后,蔣大為遇到了另一個人生轉折點。
當時他在錄音棚里,為《林海雪原》配音。
在隔壁的錄音室里,許鏡清正在籌備《西游記》主題曲的錄制。
原定的歌手李雙江,因為喉嚨發炎,無法如約進行錄制。
可電視劇播出在即,為了不錯過檔期,許鏡清只能臨時換人。
就在許鏡清為人選發愁時,蔣大為的嘹亮的歌聲,傳入耳中。
許鏡清連忙找到蔣大為,邀請他演唱《敢問路在何方》。
就這樣,在陰差陽錯之下,蔣大為唱了這膾炙人口的歌曲。
隨著《西游記》熱播幾十年,蔣大為憑借《敢問路在何方》,一舉封神。
蔣大為借助《西游記》的熱度,成為了當年的頂流歌手。
當時他有多紅呢?
別人一個月賺二三十塊錢的年代,蔣大為一場商演,就能凈賺25萬。
這樣的商演,他一個月能接十幾場,一年輕輕松松入賬幾千萬。
而且每次商演,蔣大為和《敢問路在何方》,一定都是最后的壓軸節目。
蔣大為的故事,截止到這里還是十分勵志的。
從下鄉集體戶的文藝青年,他一步步走上了春晚,成為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團長。
蔣大為曾經努力過,也曾執著過。
然而,從《敢問路在何方》開始,蔣大為就開始躺平摸魚的吃老本。
此后,蔣大為再也沒有過拿得出手的新作品。
每次出去商演,蔣大為演唱的,不是《敢問路在何方》,就是《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這兩首傳唱度最高的歌曲,蔣大為將它們的紅利,榨得一干二凈。
好在觀眾們也吃這套,聽到他唱這兩首歌,方才心滿意足。
蔣大為也因此,安心地留在舒適圈里,不思進取。
1993年,蔣大為在一次出國演出時,愛上了加拿大的生活方式。
于是那次回國后,蔣大為夜夜輾轉難眠,對國外的月亮念念不忘。
沒多久,他就下定決心,辭去了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的工作。
他帶著妻子和女兒,跑去加拿大買房買車,過上了他向往的生活。
可惜,這種逍遙自在的好日子,沒過上幾年,蔣大為就苦不堪言了。
在國內,他作為吃老本的歌唱家,輕輕松松出去唱老歌,就能拿到幾十萬的收入。
在國外,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只能給小孩子當聲樂家教。
從歌唱家到聲樂家教,蔣大為的落差感非常強烈。
但也沒辦法,舉家搬遷,買房買車,女兒入學,一家三口的柴米油鹽,哪樣不要錢?
蔣大為只知道國外的月亮更圓,沒想到那里的月光,也更昂貴。
很快就花光了積蓄,蔣大為沒辦法,只能厚著臉皮回國撈金。
但心高氣傲的他,偏偏不肯承認。
面對同行的挖苦,他迫不及待地去和大眾解釋:我不是回來賺錢的。
可他的實際行動卻說明了一切。蔣大為的檔期排得滿滿的,每天不是在商演,就是在去商演的路上。
而在他出國的這幾年里,歌壇新秀如雨后春筍,蔣大為已不是頂流。
他只能憑借那兩首老歌,在舞台上拼命喚醒觀眾們的回憶。
當年壓軸站C位的高光時刻,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歌手們有更多的機會被采訪。
蔣大為抓住了這個機會,頻頻在采訪中,憑借胡說八道博出位。
最初傳出《西游記》四人組,和楊潔導演有矛盾的傳聞,正是蔣大為說的。
當時是國外有活動邀請四人組和楊潔,結果四人組露面了,楊潔導演卻缺席了。
蔣大為卻在采訪中提及此事,并稱四人組和導演有矛盾,是故意不帶導演出席的。
他話里話外,突出自己的寬宏大度,以及忠心,可謂是綠茶味兒十足。
正因他一番言論,引發了外界對這個經典劇組的非議。
其實也有眼尖的觀眾,當時就發現問題。
蔣大為作為主題曲演唱者,他是根本沒接觸過劇組的,人家有沒有矛盾,他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蔣大為不過是利用采訪制造話題,既能表白自己的深明大義,又能抓住輿論熱點。
這樣的小心機,他后面還有變本加厲。
那幾年,很多綜藝節目都會邀請他做評委。
就是這樣,蔣大為在《星光大道》中,認識了紅極一時的草根明星——大衣哥朱之文。
緊接著朱之文登上春晚舞台,又現身元宵晚會。
那幾年,在網絡上和電視里,朱之文都是妥妥的草根頂流。
蔣大為看好這個機會,公開朱之文為徒,拜師宴十分盛大,成為一段佳話。
如果說蔣大為是愛才惜才,那可就說不通了。
他收徒之時,正是朱之文上了春晚之后,大紅大紫之時。
蔣大為的收徒儀式,與其說是錦上添花,不如說是老藝術家厚著臉皮蹭熱度。
沾了朱之文的光,蔣大為也風光了一陣子,留下了提攜新人后輩的贊譽。
可2016年,蔣大為卻說:朱之文拜我為師,是一種炒作,只是個形式而已。
這話沒錯,所有人都知道,這無非就是蔣大為的炒作行為。
蔣大為卻確認為,是當時大火的朱之文,沾了他的光。
他還傻傻地表示:我一句歌曲都沒教過朱之文。
可憐朱之文,不僅沒說過蔣大為一句不是,還緊著幫他圓場。
在朱之文的采訪中,他幫蔣大為挽尊道:蔣老師教過我吐字發音。
自戀的蔣大為還以為是幾十年前,還以為自己是頂流歌唱家。
殊不知,他早就是沒有作品的過氣歌手。而朱之文,才是當時的流量頂流。
誰蹭誰熱度,顯而易見。蔣大為卻還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吐槽人家。
不僅如此,蔣大為更在采訪中大放厥詞。
為了挖苦農民出身的朱之文,蔣大為直言對方就是個笑話。
甚至,蔣大為認為,歌唱家和農民是兩個職業,農民歌手只是會唱歌的農民。
老實憨厚的朱之文,從來沒有自詡過歌唱家。
蔣大為的一番言論,一桿子打翻了所有農民兄弟的努力。
幾十年來,蔣大為在名利場中養尊處優,話里話外全是優越感,對農民嗤之以鼻。
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的蔣大為,已然忘記了,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大國。
忘本的蔣大為,終于露出了真實嘴臉。
後來,因為這番言論備受爭議,蔣大為又有奇葩操作。
他拿著一張字條拍攝視訊,表示是節目組讓他這麼說的。
這也再次展示了,蔣大為所剩無幾的人品。
即便真是節目組的操作,他既然收了錢也照做了,就不該揭老底。
換言之,嘴長在自己身上,無論誰指使,那番嘲諷農民的言論,都是出自蔣大為之口。
為了賺錢和熱度,什麼都敢說,事后又為了挽回口碑,做出吃飽罵廚子的事。
蔣大為此舉,可謂是「又當又立」的教科書式詮釋。
被名氣迷住雙眼的蔣大為,還做了更離譜的事情。
當年蔣大為能演唱《敢問路在何方》,歸功于創作者許鏡清的慧眼識珠。
2015年,許鏡清想舉辦《西游記》音樂會,便找到蔣大為,問其是否能出資合作。
畢竟蔣大為這麼多年商演,也從來沒支付過許鏡清版權費。
其實蔣大為也是囊中羞澀,這些年賺得錢,在加拿大入不敷出。
但沒錢可以直說,他卻跑去媒體面前陰陽怪氣,大言不慚道:我是給電視台唱歌,不是給個人唱歌。
至此,全國人民都知道,蔣大為因為碎銀幾兩,和提攜自己的伯樂鬧掰了。
聊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至少蔣大為專一,一生只有張佩君一個妻子。
妻子只有一個,但墻外的彩旗,就不一定了。
1993年,蔣大為剛出國的那一年,就認識了年輕漂亮的留學生姚曼。
兩人漸生亦師亦友的情愫,後來蔣大為回國發展,姚曼成為了他的經紀人。
兩人的財務關系剪不斷理還亂,蔣大為商演賺的錢,就安心放在姚曼賬戶里,足以證明兩人的關系非同一般。
2010年,姚曼親自爆料,承認自己和蔣大為的婚外戀,并出具蔣大為簽署的欠條。
據姚曼稱,蔣大為欠她90萬元,一直不還。
老歌手的桃色緋聞和債務糾紛,足夠成為大家茶余飯后的笑料。
不過蔣大為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涉及到錢的問題,不僅伯樂可以不放在眼里,情人也不留情面。
蔣大為將姚曼告上法庭。
原來,蔣大為在寫借條時,就留了個心眼。
他在借條上簽了假的日期,這一天,他實際人在加拿大。
最后,姚曼因為敲詐勒索,鋃鐺入獄。
蔣大為贏了官司,卻徹底輸了口碑。
解釋不清的婚外戀,一筆爛賬的財務糾葛,蔣大為想洗白幾乎是不可能的。
蔣大為數十年來沒有作品,對農民出言不遜,蹭熱度炒作又當又立;怒罵伯樂,推情人入獄,國內撈金國外消費。
蔣大為的吃相,太過難看。
如今的蔣大為,反反復復炒冷飯,兩首歌唱了40年。
再加上各種人品塌房,蔣大為那兩首歌的紅利,不足以成為他黑歷史的濾鏡。
德不配位的蔣大為,再也得不到大眾的寬容了。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