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 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張藝謀無疑是個多標簽的人物:國際電影大獎拿到手軟的中國導演、三段愛情兩段婚姻的性情之人、超生被罰的「葫蘆娃」違禁者,享受了三個女人的愛情,事業上的人生贏家,同時也因為種種不堪而被輿論圍攻,毀譽參半。
解讀這樣一個人物,單一用道德標準不行,單一用世俗標準不行,如同他的電影一樣,既不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也不是三俗泛濫的下里巴人,可能只有褪去一個國際名人的層層光暈,回歸到一個有著七情六欲、有著無限夢想與追求的人本身,才能最接近真實地還原他的人生。
因為,人生的脈絡,疏淺錯落,每一步都有著當時的背景、掙扎、坎坷與無奈。
而張藝謀的幸福,與他人生中的三個女人分不開,他的電影事業姹紫嫣紅,又多多少少離不開女人的成全,他的事業,他的幸福與他的愛情,形成了老謀子人生的主旋律:像一部復調和聲,雙軌并行,雙聲疊韻,開出兩支繁花,姹紫璀璨。
肖華是張藝謀的第一任妻子。彼時二人是國中同學,愛情始于一起去農村「插隊」時,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洪流席卷,如今大名鼎鼎的張藝謀也難逃那段青蔥歲月。
「插隊」三年,張藝謀與肖華同住一個窯洞,朝夕相處情愫暗生,張藝謀為肖華燒水做飯,洗衣洗頭,耕作勞種,一粥一飯,張藝謀都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肖華。
時間長了,二人彼此誰也離不開誰。肖華家境殷實,人長得漂亮又才華橫溢,青澀的張藝謀能有這樣一個戀人,也算是窮小子一個攀上了白富美。
「插隊」結束后,肖華與張藝謀各奔前程,分到了不同廠子,相隔很遠,但對于已經認定了張藝謀的肖華來說,何憂山水遠,有愛即相鄰。
肖華下了班經經常去給張藝謀洗衣服,同樣是工人的張藝謀,脫下的一件件油污的工衣,有多少污漬被洗去,就有多少點滴的愛意流淌在洗衣水里;肖華給張藝謀下面條吃,在張藝謀生病時日夜守在床邊照顧。張藝謀感動之余二人感情日漸深篤。
那時肖華父親反對二人戀愛,沒有安全感的張藝謀經常擔心,一次,肖華與一個男士交談很高興,張藝謀吃醋,竟一口氣給肖華寫了40多頁的情書,傾吐自己的心意,他為了肖華,拒絕了外人介紹的一個又一個相親對象。
那時的日子好慢,車馬都慢,郵差好慢,云飄得很慢,慢慢的愛,速度只夠愛一個人。
兩人不顧外界阻力,終于修得正果,婚后,滿腔攝影藝術才華的張藝謀不甘于委身工廠,整天與嘈雜的機器轟鳴和解不開的棉麻打交道,期待著有一天能實現自己的大學夢,藝術夢,但是當時張藝謀年齡偏大,成分也不好,對于張藝謀又談何容易?
肖華的姐夫當時任攝影記者,結識很多藝術圈內人,他非常賞識這個年輕人的才華,從中幫忙,張藝謀才考進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如此看來,如今大名鼎鼎的導演,曾經也是靠著「走后門「才邁入藝術創作的殿堂,不過,此走后門非彼走后門,不是因為無才無學識,也就姑且可以原諒。
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不是肖華,就不會有姻親的眷顧和賞識,沒有這個機會,縱然你才華過人,連高等學府的大門都邁不進去,恐怕今天的國際電影評委席上,有一個本該熠熠生輝的位置,是闕如的。
如是,說肖華是張藝謀藝術事業上的貴人,是實至名歸的。愛情與夢想的雙豐收,即是靠著自己的才華,也是憑著自己對愛情的執著與熾烈。
後來的張藝謀,從攝影,到編導,到文學,到創作,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一發不可收。
他的成名作、與鞏俐拍攝的《紅高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獎,電影用濃重的色調展現了中國農村舊時代女性的命運抗爭,抗日中鄉村人們頑強的拼搏與奮斗,書寫了中國大地上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
聲名鵲起的張一謀再不是那個棉紡工廠里的窮小子,夢想的伊甸園,正在熱情地接納和歡迎這個有志向的年輕人。
然而,從柏林電影節回來,張藝謀就和肖華談了失婚。早在拍攝《紅高粱》時,張藝謀就和美麗迷人,同樣有著電影夢想的鞏俐因戲生情。
世事流轉。曾經的摯愛,在新歡面前脆弱不堪。然而,對電影越來越執著與癡迷的張藝謀,和那個插隊中中規中矩的肖華,已經漸行漸遠,這種隔閡,因為學識、格局、境界的不同,有時甚至隔過了萬水千山。
對于張藝謀的選擇,可能遠不止外界詬病的負心漢上演著忘恩負義的橋段,其中,或許也有無奈與挫折。張藝謀,可能也曾在深夜里吸著一支又一支的香煙,反復權衡著利弊,抑或道德。
張藝謀和鞏俐的感情曝光后,兩人志同道合、琴瑟和諧,成為了電影的合作伙伴和知心愛人。
這一場被萬人熟知的愛戀,從一開始就背負著道德審判和譴責, 但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卻不顧非議,愛的轟轟烈烈,開啟了一段長達8年的深情相戀。
而這8年時間,不知是有愛情的滋潤帶來了靈感,還是鞏俐這個天生的演員給了老謀子得天獨厚天選之人的饋贈與幫助,幾乎每一部由張藝謀導演的重量級的電影,都邀請鞏俐來出演,而后者不負期望,總是能夠完美地詮釋角色,為本就創作和制作上乘的作品增色不少,如果說,對于一部影視作品,導演是總設計師,那主演就是點睛的靈魂。
張藝謀的藝術理念,被鞏俐演繹得很到位,老謀子想傳達的中國精神,紅色血脈,頑強隱忍的中國女性形象,以及充滿著中國古典的藝術濃重的用墨色彩,都被鞏俐天生華麗的中國古典面孔、精湛而出挑的神來表演,給發揚了,猶如用馬克筆加了著重標記,使得一直演繹民族精髓的老謀子的電影,走向了世界。
從《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到《活著》。這些影片取材于中國農村。
張藝謀攜手鞏俐,演盡了中國鄉村女性屈辱的命運以及不甘命運的掙扎與控訴。
這些影片張藝謀導的不是為了花拳繡腿的錦上添花,不是為了供人娛樂的小菜消遣,不是為了觀眾茶余飯后的談資,而是真正地用心展現那個時代那一群人的生態,喚起人們對時代的反思和命運的慨嘆,是引導人們深入地思考一代人,悲憫一個時代。
從這個意義上說,張藝謀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明星,不是那種只貪圖榮華富貴名利場上鎂光燈聚焦的名人,而是真的想歌頌一些東西,反醒一些東西,骨子里還是有著老一代知識分子、電影人、藝術家的良知和同情。
而鞏俐放下身段,不顧形象,出演了一個個穿著破落棉襖,體態臃腫,臉上布滿了歲月風霜和皺紋的農婦,也是同樣有著不一樣的更為深邃的情懷。
鞏俐,一個天生的美女,一個性感迷人的尤物,演起來向不公社會抗爭的農婦,卻自帶一種倔強和堅強,演活了中國偉大的農村女性。
這固然是自身作為藝術家的追求,又何嘗不是因為靈魂共鳴而理解了張藝謀的良苦用心,鞏俐,用自己演員的敏感和對愛人的理解,成全了張藝謀的事業。
如果沒有她的精彩演繹,沒有那質樸的形象,鄉音的純粹,骨子里民族精神和女性力量的展現,導演再好的藝術想法,也會胎死腹中,無法淋漓盡致地表達變現。
而鞏俐做到了,張藝謀最輝煌的事業巔峰,鞏俐這個女人,貢獻了一半的力量。
《歸來》是兩人合作的第十部經典影片,經過了半世滄桑和無數輝煌的電影藝術家再次聯袂合作,這又是一部大戲,取材于文革,描述了文革時期一代知識分子的悲喜。
命運的挫折,時代的不安,個體在大環境下的生存,都被二人以歸來的方式詮釋著。
這一部回歸之作又一次為張藝謀贏得了殊榮:該片入選為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影片,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第6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 為張藝謀輝煌的電影事業生涯再添一筆兩色。
兩個女人都讓老謀子的藝術生涯靚麗無比。那第三個女人呢?
第三個女人就是他現在的妻子,小他31歲的南方女子陳婷。
陳婷認識張藝謀時,一個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大導演,一個是19歲,長相婉約,參加海選的南方姑娘。陳婷雖然沒有在事業上像前兩位那樣幫助到張藝謀,卻在張藝謀的晚年,直接帶給了他生活上的幸福。
如今,去瀏覽陳婷的微博,她經常笑容甜美,如賢妻良母般下廚,一尺灶台,多樣食材,方寸的小天地里,她庖丁解牛,信手拈來,游刃有余,而且活色生香,無論是做飯人,還是做出的飯菜,都秀色可餐,儼然「豆腐西施」,最美廚娘。
間或還有一家人旅行分享美景美食的圖片,在陳婷大大的眼眸和如雪的肌膚里,似乎每一寸,都鐫刻著三個字:張藝謀。是的,張藝謀的胃和味蕾,張藝謀的幾個孩子們,這些,張藝謀本身和張藝謀相關的,就是她的天。
可是要知道,陳婷本身也是一個美女,也是一個有著藝術夢想并且也有才華的女子,學舞蹈出身的她少了很多綻放的機會,自己的花蕊沒有得到綻放,未婚先孕為張藝謀生下三個娃,漸漸活成了張藝謀背后的女人。這樣一份犧牲,如果不是因為愛,是因為什麼?
「我是學舞蹈的,13歲就住校,獨立很早。他曾經很正式的跟我討論過結婚生孩子的問題,我認定了,就答應他,沒猶豫。」
這樣擲地有聲的宣誓,不是愛,是什麼?
一個這樣愛自己的女人,年紀輕輕本來有著很好的藝術前程,放棄了,本來可以和年齡相當的帥哥談情說愛,放棄了,本來也生活富裕的盡可以做著大小姐等著別人伺候,放棄了,為什麼?如果不是因為愛,是什麼?
擁有這樣嬌妻的老謀子,看著花容月貌的年輕妻子,品嘗著一點一滴用愛用心烹制的美食,妻兒繞膝,盡享天倫,這樣的張藝謀,幸福麼?
如果說肖華是張藝謀情竇初開的戀人,是張藝謀事業的開啟者;那鞏俐則是他成熟后的靈魂伴侶,是張藝謀事業的半壁江山;而陳婷就是他歷經千帆、功成名就后回歸居家的賢妻良母。是晚年生活的陪伴者和照料者。
老謀子,青澀時遇見了富家女,搭上了夢想的快車;壯年時遇見了大明星,讓自己的快車加足馬力,一日馳騁千里;晚年時飄得很遠很遠的心,又回到了最初,享受著榮歸故里的天倫與舒適。
如果把影視上的打拼比喻成藝術,則是由一支鄉村牧笛到恢弘交響再到溫馨的小夜曲;如果把影視業的打拼比喻成內卷的站爭,則是由吹響號角到戰鼓雷雷、氣吞山河、風卷云捉再到卸甲歸田。
如今的老謀子,早已名譽等身,車已停,船已泊,硝煙四散、烽火暗淡,馬放南山了。 張藝謀,有著任何時期不曾有的安逸、自在、從容和幸福。
張藝謀:不知你的命運是有神佛加持,還是上帝禱告,你的人生,就像深埋地底的千年古參,節節生長,處處根須,肆意地揮灑,蠻性地伸延。
或許了解你的人會知道:哪里有什麼神佛加持和上帝禱告,你的人生,有三個愛你的女人在加持你,在用他們自身的光和愛為你禱告。
一個男人,愛情與事業并蒂開放,夢想與幸福雙聲疊韻。你的名字,是百度詞條里的一個概念——人生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