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都用這句話來形容黃軒,再恰當不過了。
在內娛,溫潤如玉的黃軒如同翩翩公子,著實與眾不同。黃軒的儒雅氣質,以及精湛的演技,讓他成為一線男星,并且有著超高的國民度。
這張男女老少通吃的臉,以及不作妖、不炒作的好人品,黃軒實至名歸。
不過別看黃軒笑容溫柔和煦,就以為他是溫室里長大的花朵。
可以說,黃軒是歷經苦難走到今天的,他出名前的經歷,都不止一波三折了。
黃軒一直是在認真演戲的,古裝劇、現代劇都能輕松駕馭。
為了角色需要,黃軒完全沒有偶像包袱。在《山海情》中,白皙的黃軒一改往日造型,灰頭土臉一口流利陜北方言。
對于黃軒來說,陜北方言和他的家鄉話非常相似,還是很熟悉的。
1985年,黃軒出生于甘肅蘭州,一直在那里生活到12歲。
黃軒的父親在國企供職,母親是專業的舞蹈演員。那時候由于工作關系,黃軒的父親經常出差不在家。
父母經常聚少離多,感情也越來越淡薄。當著兒子的面,黃爸黃媽總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小孩子是最敏感的,能精準捕捉到大人的真實情緒,所以從小黃軒總是心事重重的。
1997年,黃爸黃媽的婚姻走到了盡頭。失婚后,黃爸爸成為單位駐京辦事處主任。
黃媽媽還年輕,想要離開傷心地,更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于是黃媽媽先行出發去廣州,找工作和住所,讓黃軒先和爺爺奶奶生活。
還不到三個月,黃媽媽在廣州安頓好,就要接走黃軒了。
爺爺奶奶非常不舍,他們心尖尖上的寶貝孫子,一走就是幾千公里,老兩口淚流滿面卻也不得不放手。
來到廣州后,甘肅話和廣東話相去甚遠,黃軒無法適應。
黃軒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只能在班里排倒數。少年的自尊心深深受挫,只能在音樂中尋求精神上的慰藉。
黃軒迷上了邁克爾杰克遜,為他的歌聲和舞姿而傾倒。
他會跟著VCD模仿偶像的舞蹈。大汗淋漓的跳舞過后,他總能感覺到心情舒暢,這種體驗是前所未有。
在中考之前,黃軒終于鼓起勇氣跟媽媽說了心里話,他想專門學舞蹈。
那時候的黃軒很瘦,個子也沒長起來,非常不出挑。
身為舞蹈員的媽媽,覺得他的身體條件不夠優秀,在舞台上不會是突出的那一個。
但媽媽也深知跳舞時黃軒才是最快樂的,那種釋放出來的輕松,全都被媽媽看在眼里。
媽媽同意了黃軒的選擇,他也非常爭氣,考上了廣州舞蹈學校。
藝術院校的學費非常高昂。媽媽拼盡全力工作賺錢,負擔黃軒的學習費用,黃爸爸也會匯錢減輕母子倆的負擔。
黃軒非常懂事,非常用功練習基本功。同學休息玩鬧時,他一個人在舞蹈室練習;別人練一遍,他就反復練十遍。
黃軒從不覺得辛苦,舞蹈是他的夢想,是他的熱愛,為之付出熱血和汗水,他甘之如飴。
然而命運卻高抬貴手,給這個少年郎設置了很多障礙。
因黃軒超負荷過度練習,導致左腿嚴重受傷。醫生強制他休息至少半年,不然別說跳舞了,甚至有可能會落下殘障。
養傷期間,黃軒只能在家看電視,他刷了很多劇。
當時電視台熱播黃磊的成名作,《人間四月天》。因為黃磊的精湛演技,黃軒N刷該劇,卻總能跟劇中人的情緒同步。
少年黃軒懵懵懂懂地感受到表演的魅力,他開始向往演員這個職業。
黃軒跟媽媽說,考大學想要學表演。在媽媽眼中,內向的兒子好像并沒有演戲天分;但對兒子的想法,媽媽一如既往選擇支持。
2002年,17歲的黃軒報考了中戲和北影,卻名落孫山。
第二年,剛滿十八歲的黃軒不服輸,再戰中戲、北影,結果還是一樣。
第三次大學聯考,黃軒聽從媽媽的建議,報考北京舞蹈學院。
這一次,黃軒終于拿到了等了三年的通知書,成功考上了北舞音樂劇系。
來到北京讀書,黃軒離爸爸更近了。
2001年的時候,黃爸爸就已經再婚,娶了當年很出名的「愛心媽媽」常夢。
和常夢結婚后,黃爸爸也深受感染,辭了國企的工作,拿著所有積蓄,在通州租了帶院子的房子,和常夢一起資助養育殘障孩子們。
黃爸爸把全部的愛都傾注在殘障孩子們身上。甚至黃爸爸有時沒能給黃軒交學費,也是因為所有錢都給了助養的孩子們。
黃軒看到這樣的父親,并沒有生氣,反而很以父親為傲。
來到北京后,黃軒和父親經常見面聊天,父子關系越來越好,也算是對黃軒童年遺憾的彌補。
在北舞,黃軒迎來了演藝事業的第一縷曙光。
那時張藝謀正籌拍《滿城盡帶黃金甲》,副導演來北舞選演員。幾十個學生報名,5輪測試后,黃軒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得到進組的機會。
黃軒分到的角色,是小皇子,也就是影片中周潤發的兒子。
作為大一新生,就能出演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還是戲份這麼足的配角,黃軒按捺不住開心,在同學間也成了名人。
黃軒拿到劇本后找到老師請教,自己鉆研了無數遍,又是寫人物小傳,又是設計人物動作表情,忙得不亦樂乎。
結果在進組前夕,副導演打電話告訴黃軒,他們新增加了一個大皇子的角色,由周杰倫飾演。為了區別皇子們,小皇子的年齡設定,要從19歲改成14歲。
也就是說,黃軒的年齡和形象,并不再適合出演「小皇子」。突如其來被收走自己出道的機會,黃軒雖然沮喪,卻也無可奈何。
電影開拍后,因為需要舞蹈演員,副導演又找到北舞,選中黃軒等很多同學去跳舞。
黃軒是有情緒的,他找到副導演,表示自己并不想去。
副導演明白黃軒的想法,他建議黃軒放下心理負擔,想要成為演員,這種意外換角的事,以后還會又發生,不能因噎廢食。
黃軒鼓起勇氣踏入失之交臂的片場,即便是伴舞,他也一絲不茍地認真完成了。
時間來到2007年,讀大四這一年,不僅是畢業季,黃軒身上也發生了幾件大事。
他先是拍攝了電影《地下的天空》,正式出道。這部電影在捷克斯洛伐克上映,劇組也邀請黃軒去國外走紅毯,但卻不包機票。
作為一個窮學生,黃軒根本負擔不起上萬塊的機票,他不想開口朝父母要錢。
自己出道的第一部電影,卻沒能參加首映,黃軒不是不遺憾的。然而還有更遺憾的。
因為電影審核等問題,這部電影沒拿到國內上映的資格。
首部電影卻沒能和觀眾見面,黃軒郁郁寡歡。媽媽知道兒子郁悶,于是陪著兒子去大連旅行散心。
吹著海風的黃軒,接了一個電話后,巨大的悲痛替代了不得志的壓抑。
原來是繼母常夢打來的電話,她哭著告訴黃軒:你父親去世了。
黃軒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甚至認為繼母在騙他。他一邊往車站狂奔,一邊給爸爸發去了短信:你在干什麼。
他多希望爸爸能回信息給他,說一切都是作弄他的惡作劇。
當時火車站已經沒有去北京的火車了,黃軒跳上了進京的大巴車,同時也收到繼母用爸爸手機回復的短信:他走了。
這一刻,黃軒痛哭流涕撕心裂肺。
父親去世后,黃軒一邊整理遺物,一邊懷念這些年父子間的點點滴滴。
一陣又一陣的悲痛襲來,痛徹心扉,一時間黃軒被至親陡然離去的哀傷擊倒,無法走出陰影。
還是這一年,秋天時姑姑的一通電話,讓黃軒知道了什麼是雪上加霜。
黃軒的爺爺奶奶,兩位老人家都被確診癌癥晚期。
電話中姑侄倆,全都泣不成聲。作為家里唯一的男孩,這一刻黃軒知道,他要幫助姑姑一起撐起這個家,代替早逝的爸爸盡孝。
黃軒連忙趕回蘭州,用自己的積蓄支付爺爺奶奶的治療費用。
黃軒和姑姑早就約定,沒有將父親離世的消息告訴爺爺奶奶。
但雙親被確診癌癥晚期,黃軒父親一直不出現,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爺爺奶奶也頻頻問起:你爸爸怎麼不回來呢?電話也打不通呢?
黃軒找人寫了一封信,從國外寄回來,拿給奶奶看。
內容是以黃爸爸的口吻寫的,說自己被公司派往中東出差,由于戰亂交通和通信設施都癱瘓了,所以很長時間內無法回國,也沒法用電話聯系,只能通信。
此后黃軒一邊照顧老人,一邊在暗中回復二位老人的信件。
一年后,黃軒的爺爺病危,臨終前最后一句話是對黃軒說:到底沒看到你爸爸。
黃軒辦好爺爺的后事,繼續照顧陪伴奶奶,同時還在用父親的口氣,和奶奶通信。
2009年秋天,黃軒的奶奶病情惡化,生命來到了最后一刻。
奶奶最后清醒時,和黃軒說了實話:你爸爸不在了吧?我和你爺爺早就猜到了,你是好孩子,奶奶也不能陪你了。
說完,奶奶流著淚閉上了雙眼,留下黃軒伏在床前痛哭不止。
三年內相繼失去三位至親,黃軒模仿爸爸的口吻,給爺爺奶奶寫了15封信。
只有黃軒自己知道,每次寫信的時候他要哭多久,懷念父親的同時,還要面對爺爺奶奶病重的事實。
送走三位至親,黃軒帶著悲痛,離開了甘肅老家。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早已不堪重負。
然而事業上,黃軒也并不如意。
2008年,黃軒出演新版《紅樓夢》,是沒幾個鏡頭的「薛蝌」。
後來在高圓圓的兩部電影中,《無人駕駛》和《成都我愛你》中,他也是戲份不多的配角。
黃軒和婁燁導演合作,拍攝電影《春風沉醉的晚上》。本來黃軒是男主角,在影片中所有戲份加一起四十多分鐘,絕對是重磅角色。
黃軒也期待憑借這部電影,能夠在演藝圈贊露頭角呢,而且這部片子是要去戛納參展的。
結果影片送去戛納后,黃軒卻被告知,最終版本中,他所有的戲份都被剪了,只留下一個背影。
辛苦拍攝的電影,自己的戲份全被剪光,黃軒的委屈可想而知。
2010年,黃軒得到了另一部電影男主的機會,那就是李連杰的《海洋天堂》。黃軒為了能更好地演出,特地跑去學了一個多月游泳。
在機前夕,黃軒又被告知角色換人了。眾所周知,最后出演李連杰兒子一角的,是文章。
至親相繼離世,事業波折不斷,不是被換角,就是被減掉戲份,換做旁人早就崩潰了。
可黃軒不疾不徐,始終認真對待自己的每個角色。
終于,黃軒在很多影視劇中成功刷臉,他身上的少年感和柔和感,讓很多觀眾記住了他。
出演《建黨偉業》,黃軒得到正劇圈的認可;拍攝《紅高粱》,黃軒搭檔女主周迅,演技得到好評。
在許鞍華導演的《黃金時代》中,黃軒憑借細膩的演技、恰到好處的情緒,深得導演和觀眾的贊賞。
電影《推拿》中,他飾演的盲人角色,更是讓他成為當年國劇盛典的飛躍男演員。
緊接著就是眾所周知的國民IP,《羋月傳》、《女醫明妃傳》、《親愛的翻譯官》……
此時的黃軒,已經名聲大噪。因他儒雅沉穩的氣質,以及細膩自然的演技,黃軒穩穩拿捏了各年齡段的粉絲。
等到黃軒主演馮小剛的《芳華》時,事業再現巔峰。無數中老年觀眾,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青春。
再後來就是《山海情》、《1921》、《我和我的父輩》、《長津湖》等等。
黃軒終于成為了國民度超高的一線中生,也成為了圈內少有的,在大小熒幕中都有號召力的收視、票房保證。
出道多年,黃軒基本沒有緋聞,平時不上綜藝,也不搞營銷,更不立人設。
他始終是那個在家養傷的少年,懷抱最初的夢想,不驕不躁,用生命去表演。
而黃軒的個人問題,始終是粉絲們關注的話題。單身多年的他,一直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
專心演戲的黃軒,生怕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轍,對于聚少離多的婚姻,他并沒有信心掌控。
好在命運安排了一位能溫暖他的姑娘。
2020年,黃軒在微博上暗戳戳地秀恩愛,以示官宣戀情。
黃軒雖然恐婚,但非常有責任感 ,他沒有因為女方是圈外人,或因為要維持形象,而選擇地下戀情。
黃軒大大方方地官宣,之后光明正大地帶著女友逛街、出行,反而得到了全網祝福。
事到如今,黃軒和女友多次被拍到同行,卻遲遲沒有結婚,或許是兩個人 還沒有準備好。
現在的黃軒,歷經滄海桑田,走出了失去至親的陰影,事業也從谷底反彈,身邊有靈魂伴侶相伴,終于擁有了美滿人生。
黃軒最可貴的是,就是他曾見過生活苦難的真相,卻始終熱愛熱愛生活。
尤其是他身上的少年感始終都在,不油膩、不落俗套,一直認真做自己,認真做演員。
黃軒才真的是這句話的寫照:
出走半生,回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