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十四北
編輯 | 南楓
軍旅劇,終于要來王炸了!
每每提到這個題材,似乎掛在觀眾嘴邊的,總是《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
可曾幾何時,軍旅劇那可是央視的首選,爆款必備。
《我是特種兵》豆瓣評分高達8.4,《火藍刀鋒》更是好評如潮豆瓣8.6分。
對于軍旅迷來說,什麼情情【愛☆愛】那都得靠邊站,只有真刀真槍的硬核軍旅劇,才能入得了大家的法眼。
不過,相比之下軍旅題材,似乎還是電影比電視劇更出圈一些。
同樣是主旋律,人家卻能從《戰狼》拍到《紅海行動》《長空之王》,而電視劇這邊怎麼看都差了一大截。
而為了能夠吸引觀眾的目光,「流量」與「軍旅」兩種本來不搭邊的元素竟然融合到了一起。
《特戰榮耀》《王牌部隊》等劇應運而生,粉絲歡呼聲一片,只有真正的軍旅迷落寞退場。
如今,央視終于出手了——
《海天雄鷹》將于11日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與觀眾見面,全員大咖陣容極其強大。
看似不討喜的題材,卻能被央視看中,而且在央一上,收視率必然穩贏。
這回,咱們就來管中窺豹,看看該劇憑什麼能獲得央視的青睞——
軍旅劇是不少,但,描繪海軍的卻寥寥無幾。
《海天雄鷹》不僅將眼光放在了海軍隊伍的建設上,更是從中國第一艘航母出海試航寫起。
「注意下劃線不要太低!」
「明白!」
「保持好速度和方向!」
伴隨著輕微的電流聲,這是我國首支艦載機試飛大隊開始試飛,其中有兩位頂尖青年飛行員為代表。
對話簡短精煉,可微微顫抖的語氣卻能聽出兩個人的激動。
這一步,一旦邁好了,那就是我國航空作戰能力上的一大突破,甚至可以被記入史冊。
可一旦這步子邁空了,性命垂危都是小事,這麼多年的研究成果都可能付之東流。
別人可能永遠無法想象試飛員承受的壓力。
從年齡到技術能力,都是一位試飛員的硬件。
《海天雄鷹》里的隊長余濤,本來是不需要參加試飛活動的。
他有豐富的履歷,這也代表了沒有年輕時候的敏銳反應力,而且坐在這個位置上,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
可危險系數太高了,從未成功過的試驗,年輕隊員有大好未來,又沒有過多經驗。
在數個無法入眠的夜晚后,他還是選擇親自上陣。
接著,就是功勛大隊長劈頭蓋臉的一頓臭罵。
「我選你做隊長,不是讓你第一個沖上去犧牲。」
不怕死的精神,并不是試飛員的第一要義。
成功,皆大歡喜。
失敗,要最大程度保留飛機的母體,要試出最大限度的數據。
年輕飛行員或許沒有身經百戰,可總要踏出第一步,而隊友之間也必須要有無限的信任。
這類人群鮮少在大眾視野中出現,可我們國家的建設,正是有他們的英勇奉獻,才能夠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這是新時代的英雄,是守衛和平年代的戰士,更是推動著整個國家前進的舞者。
抬頭望向天空,那抹蔚藍是這些飛行員留下的色彩。
讓世人了解艦載機從無到有的關鍵跨步,感受「海鷹」們的無畏,我想這次央視選對王牌了。
看似平平無奇的正劇,甚至題材并不討喜,憑啥能登上央一?
點開演員表,我瞬間明白了——
去「流量」做到了極致,全員國民度極高的實力派演員,都是熟臉絕對是一場演技盛宴。
第一位,李幼斌。
我敢說國內的所有演員里,沒有人比李幼斌更適合演軍人。
他的一身正氣和憤慨激昂,甚至不需要任何台詞就能直穿屏幕擊中觀眾的內心。
預告里李幼斌的鏡頭并不算多,然而每個畫面都能感受到軍人蓬勃的生命力,以及老戲骨精準到位的爆發力。
他可以用眼神訴說情緒,一張嘴台詞功底就展現在了觀眾面前。
第二位,侯勇。
看到李幼斌,我替導演捏了一把汗。
在這種并非老戲骨帶流量的陣容中,就算是中生代也很難撐得起李幼斌的戲。
而侯勇,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出場,一股正氣撲面而來。
曾經《人民的名義》那段吃戲以及對著滿冰箱鈔票哭的戲碼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