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片迷的記憶中,「雙周一成」無疑是最好的一個時代,在那個港片的黃金年代里,以「雙周一成」為代表的香港影壇,是影迷們最好的回憶。其中周星馳的無厘頭,「發哥」的黑幫槍戰,成龍的功夫喜劇,均是香港影壇的扛鼎之作。而三個人共同交織了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然而輝煌的瞬間,亦是繁榮的挽歌。三個人之后,香港電影也走向了衰落。如今發哥、成龍大哥基本退居二線,周星馳轉型成為了一名專職導演,屬于他們三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而在三人稱霸的日子里,周星馳和周潤發就像是兩個極端,一個依靠市井小人物形象成名,一位則依靠英雄大哥的風采征服觀眾。
像《英雄本色》揭開了香港影壇黑幫槍戰片的序幕一樣,《賭神》這部電影則掀起了「賭片」的風潮。
在1990年,周星馳便是憑借著主演《賭神》的跟風之作《賭圣》打破了香港電影史上的票房紀錄,由此香港電影進入了周星馳時代。周星馳的成名,也正式將香港影壇帶入了「雙周一成」的時代,和成龍、周潤發相比,周星馳的成功至少晚了一個時代,但是憑借其天才般的「無厘頭」演技,使得他成為了香港電影史上無可取代的人物。他看似簡單,機械的表演,卻達到了別人只能模仿,無法企及的高度。
其實周星馳的表演和周潤發的表演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周潤發的演技,更像是效仿好萊塢典型男明星的表演方式,在周潤發的表演中,我們多少能夠看到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的影子,而且周潤發很好的將好萊塢表演風格,進行了本土化。但是周星馳的表演卻是反英雄式的,這一點從《賭圣》和《賭神》對比中,就很容易能夠看出來。如果說周潤發表演的是一個英雄的典范,那麼周星馳演繹的,則是市井小人物的辛酸,所以周潤發的形象更接近觀眾的理想,而周星馳的表演,則更深入觀眾的現實處境。
而周潤發的作品,則屬于另一種極端,他的作品表達了一種道德和倫理上的理想狀態,讓惡人有惡報,讓好人成為英雄。這種以暴制暴的劇情,讓觀眾在大銀幕前直呼過癮,特別是在《英雄本色》之類的槍戰片中,故事情節酣暢淋漓,槍戰場面一氣呵成。當發哥扮演的小馬哥在銀幕上喊出觀眾的心聲時,觀眾們無不熱血澎湃。但是這種英雄氣概來得快,去得也快,當人們再次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候,發現這種英雄氣概,之存在于幻想的場景里,人們回到現實生活的時候,依然要面對現實處境。
并且周潤發的電影并不太考慮女性觀眾的感受,英雄氣概只能感染男性觀眾。但是相對而言周星馳電影中的搞笑劇情,卻是老少咸宜,這種吸引觀眾的普遍性,也使得周星馳的電影可以迅速占領市場。而且此時周潤發代表的黑幫槍戰片,在成功后,已經被很多同行所模仿,其中有劉德華、梁朝偉等人。在超負荷的跟風模仿之后,觀眾們迅速產生了審美疲勞。正如一句名言所說的,幸福的故事都一樣,不幸的故事萬萬種。而此時我們可以翻譯為英雄的形象都一樣,平凡的形象萬萬種。
而在角色風格上,假如周潤發代表英雄,那麼周星馳就代表平凡小人物。周星馳的突出進步,就是他將小人物的故事,演出了電影需要的戲劇沖突,并從中讓觀眾品讀出生活的味道,這種進步讓周星馳很快占領了香港影壇的市場。
而他的這種反英雄風格,卻意外的收獲了比周潤發為代表的英雄風格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