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抽煙也不喝酒,怎麼就患上肺癌了。」黎女士痛哭道。
38歲的黎女士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咳嗽,起初以為是換季引起的感冒,沒有在意喝了點止咳糖漿,日常泡清痰潤肺的雪梨茶飲用。但一個多月過去,黎女士的咳嗽不見好轉,癥狀還有加重跡象,于是去醫院掛號檢查,然而結果讓黎女士大吃一驚,竟然是晚期肺癌。
這個結果讓黎女士難以接受,也非常疑惑,自己不抽煙,不喝酒,作息規律,怎麼就被檢查出肺癌?
現實生活中,其實有不少女性肺癌患者跟黎女士一樣,不吸煙不喝酒不熬夜,但卻偏偏被肺癌盯上。不是說吸煙導致肺癌嗎?怎麼不吸煙也會得肺癌呢?今天帶大家一探究竟。
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的全球癌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約1930萬,肺癌發病率占到全球新增癌癥病例的11.4%,位居癌癥發病數第二位。
眾所周知,吸煙與肺癌的發生息息相關。煙草燃燒后,可產生4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60種有致癌的可能性。吸煙者發生肺癌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20倍,而二手煙同樣會增加20%—30%的患病風險。
但據中國疾控中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控中心聯合發布的《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部分》顯示: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胸外科范虹教授表示,吸煙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的致病因素。其實,除了吸煙還與下面幾種因素有關:
一是二手煙。二手煙的暴露是女性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真發教授表示,在不吸煙的中國女性中,二手煙暴露率達70%,這部分人女性肺癌患者1/4。大多數女性雖不主動吸煙,但被動吸煙吸進的有害物質比主動吸煙更多,且這些物質一樣會損害器官上皮細胞,誘發癌變。
二是炒菜油煙。下廚時空氣中的油煙也是肺癌的一大誘因。中國美食以爆炒、煎炸為主,這種烹飪方法會產生大量油煙,而油煙里存在一些致癌物質。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做飯后,有食欲減退、精神不振等癥狀,這就是油溫升到一定程度,形成多種化合物,引起人「醉油」的癥狀。如果長時間處于油煙環境中,可能會刺激眼鼻喉黏膜,引起鼻炎、咽喉炎等,影響肺部健康。
三是遺傳。直系親屬中如有肺癌病史,尤其不止1名家庭成員有腫瘤病史,就要引起高度重視。很可能家族中攜帶有變異基因導致癌癥的發生。
四是工作環境。出于工作需求,部分從業人員置身于某種類型的暴露風險之中,如長期處于建筑工地,建筑材料中的石棉,通過呼吸沉積在肺部,長期刺激呼吸道,就會引發呼吸道炎癥,繼而誘發肺部腫瘤發生。
肺癌并不是無跡可尋,尤其是睡覺時,出現這幾種信號,就要警惕可能與癌癥有關:
1、頻繁干咳
咳嗽是非常常見的癥狀,并不是所有咳嗽都與肺癌有關。但若本身屬于高危人群,且咳嗽遲遲不見好轉,并伴有痰中帶血、聲音嘶啞,干咳持續,且夜晚有加重癥狀,甚至會影響睡眠,就要警惕是肺部腫瘤引起。
2、胸背部疼痛
肺癌會侵犯相鄰的胸膜或胸壁,這兩個部位神經密布,神經組織受損,可引起炎癥反應。當癌細胞進一步侵犯,就會引起尖銳和斷續的胸膜性疼痛。
3、喘鳴
癌細胞侵犯,可影響支氣管道,引起支氣管粘液大量分泌,肺部炎癥物質增多,這兩種物質都會導致患者呼吸不暢,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在睡覺時,就會感覺胸悶氣短,導致喘氣聲過大,出現喘鳴癥狀。
4、發熱
癌細胞需要不斷吸收人體營養進行繁殖,當人體供不應求,癌細胞就會出現供血不足壞死,從而引起人體炎癥發熱。尤其是夜間,人體處于非活動狀態,發熱就容易被機體察覺,不少患者應身體發熱而醒。
肺癌早期隱匿,沒有任何臨床癥狀。即便有干咳、發熱等,也與普通感冒等相似,不易被人察覺。等出現刺激性咳嗽和血痰,胸悶、胸痛等表現,很可能肺癌已經發展到中晚期,治愈率也沒有早期有優勢。
因此針對肺癌高危人群,定期體檢非常重要。低劑量螺旋CT既可以幫助早期發現肺部異常,建議高危人群應至少每年篩查一次。肺癌高危人群包括:
年齡≥40歲,至少合并以下一項危險因素者: 吸煙≥20包年(每天1包持續20年或每天2包持續10年),其中包括戒煙時間不足15年者; 被動吸煙者; 有職業暴露史(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有惡性腫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者; 有慢阻肺或彌漫性肺纖維化病史者。
不吸煙者并不是完全不會得肺癌,只要我們呼吸行走,就有可能接觸到高危因素。想要肺癌遠離,還是需要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體檢,這樣才能更早一步發現疾病,獲得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