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一甲子,今載又是庚子年。
「每個中國人賠一兩銀子,你們中國要賠四億五千兩」。那年中國山河破碎,洋人們嘲笑著「東亞病夫」,肆無忌憚地橫行在中華大地。
廣東佛山,一個世代習武的洪拳弟子站了出來,第一次在正面較量中擊敗了洋人,他叫黃飛鴻。
若干年后,黃飛鴻的事跡被改編成電影,在民間廣為流傳;那個俊眼飛眉,英氣逼人的大俠形象,也成了無數人年輕時的偶像。
李連杰,被稱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后的又一代動作片大師;曾引領了一個時代的電影審美潮流。
2013年,李連杰曾在一檔節目中自曝,他身患甲亢和服用激素類藥物,所以身材發福。
2018年,李連杰又被曝出頭髮花白,體態滄桑的照片,讓人們一度以為他的身體狀況極差。
網絡上,關于李連杰的身體狀況一直有很多傳言,但他卻好似從來都不在意,依舊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
近幾年幾乎退居幕后的他,為了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也為了兩個女兒的要求接演了《花木蘭》,在里面飾演了皇帝一角。
前段時間,他還親自為《花木蘭》做宣發。
視訊里的他精神狀態極佳,與往年被爆出的「老態龍鐘」狀判若兩人。
2007年,李連杰成立壹基金,開啟了慈善之路。2020年,武漢疫情來襲,李連杰沖在前面募集善款與物資。
而他的壹基金更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透明度,公布了每位愛心人士的捐款數額。
從一代功夫巨星,享譽國際,到如今身居幕后,這些年的李連杰,究竟經歷了什麼?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1963年,李連杰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廠里的底層工人,用微薄的薪資來養家。
在那個時候,李連杰家里面一共有五個兄弟姐妹,可以說生活非常拮據。
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在李連杰兩歲那年,父親因為工傷去世了。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全落在了李連杰母親的身上。
李連杰的母親不僅要照顧家里的五個小孩,更要照顧上面的兩個老人,僅靠李母每個月幾十塊錢的工資來支撐這個家庭實在是太困難了。
因此,在李連杰小時候的記憶里,他經常吃不飽。
不幸的童年,使李連杰過早的體會到生活的殘酷,卻也鍛煉了李連杰堅韌的品性。
1971年,8歲的李連杰剛放暑假,母親本著不希望兒子在街上亂逛的心態,把他送進了北京體育學院的暑假班進行學習,在分班時,李連杰稀里糊涂的被分到了武術班。
可到了九月份開學的時候,李連杰在內的20多名學生卻被要求每天下午放學后繼續來學習。
在經歷了初期的新鮮感之后,越來越多的人無法堅持這種高強度的訓練,很快便選擇了放棄。一年后,原先的20人只剩下了包括李連杰在內的四人。
不久后李連杰被告知,要求參加一項全國性的武術比賽,但這項比賽既不是政府舉辦的,也沒有獎金,僅僅只有優勝者的一紙資格認證。
要強的李連杰,不愿放棄每一次鍛煉自己的機會。
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離開母親,李連杰孤身一人前往山東濟南,靠著自身扎實的武術功底,最終贏得了比賽的冠軍。
這是李連杰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努力,收獲到了回報。
回北京后,年僅九歲的李連杰已經小有名氣;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
不久之后,一個更大的機遇在向他招手。
李連杰接到通知,要著手準備一項外交賽事的表演秀;在接下來的數月內,李連杰每天只上半天學,為這場賽事的開場武術表演做準備。
訓練過程是無法想象的累,為了確保登台時的萬無一失,前前后后排練了12次有余。最終,這次表演非常成功,也讓小小的李連杰終身難忘。
1980年,李連杰在受到導演張鑫炎的邀請下,參演了電影《少林寺》。1毛錢1張的電影票,創下了上億票房的奇跡。
1982年,《少林寺》在香港公映,李連杰憑此在影壇初露鋒芒。
時隔四十年,當人們談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電影時,李連杰和他的《少林寺》仍會在很多人的腦海中浮現。
當時的《少林寺》有多火?根據2014年《華西都市報》的報道,在20年的時間內總共有5億人次觀看過《少林寺》,累計票房破10億。
可以說,1982年的《少林寺》上映,是中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
空前絕后的人氣和熱度,帶來了自7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場文化熱,中國武俠文化開始走向世界。
然而在這份成功的背后,卻有著深深刺痛李連杰內心的一段故事。
「當時的香港演員吃住都很豪華,而我作為主演,片酬才一天一塊錢。」李連杰在若干年后對媒體說道。
從80年代起,李連杰先后在邵氏電影,正東電影等公司旗下進行打拼;也是在這一段時間,塑造出了無數經典的影視形象。
他是玩世不恭,有情有義的方世玉,當年孤身救母的一場戲,讓多少人感動落淚。
他是劍眉星目,冷面銀槍的洪熙官,「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的故事依舊在江湖上流傳。
他是豐神俊朗,瀟灑不羈的令狐沖,和林青霞一起演繹了史上最經典的笑傲江湖。
李連杰塑造的這一系列形象,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更成為了一代經典。自此,李連杰開始逐漸被人們和李小龍、成龍相提并論。
1998年,李連杰在拍完《殺手之王》后,毅然只身前往美國好萊塢打拼。就在這時 Chinese Kongfu 在全世界變得家喻戶曉。
2000年,《致命羅密歐》的上映讓為主角的李連杰一炮打響;以兩千500萬美元的成本,換得了全球兩億多的票房收入。
緊接著2001年的《龍之吻》,2003年的《致命搖籃》,讓李連杰迅速收割大量海外粉絲,中國功夫的文化形象開始在歐美人的心中發芽生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