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林就地格殺了林祿和之后,他前腳剛走出禮堂,蕭湘湘就彈起吉他,唱起圣歌《新造的人》。
陳桂林立馬殺回頭,血洗禮堂,蕭湘湘不是找死嗎?
有影迷解讀,她是尊者幕后的大Boss。
主要原因是林祿和說《新心靈舍》的作者另有其人,可能是蕭湘湘,而蕭湘湘正好和他有著親密關系,很可能是林祿和后者上位的。
對于靈書的作者,上篇有解讀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上篇。《周處除三害》:看懂靈書是誰寫的,才明白林祿和失聯的那十余年
輔助證明是蕭湘湘高昂著頭顱,和禮堂后方尊者的頭像融合,是尊者的象征或者繼位。
我把她的坦然赴死理解成是一個心腹信徒正常的反應。
01
蕭湘湘坦然赴死,可以用3個關鍵詞來解釋,正好對應她和死后的林祿和四目相對后產生的情緒變化。
關鍵詞分別是恐懼、憤怒、視死如歸,對應的行動分別是認清現實、反抗和挑釁、接棒尊者。
蕭湘湘和林祿和本就是利益共同體,而且他們之間還有個共有的小生命在孕育。
看到林祿和歸西,對于蕭湘湘來說,是信仰的崩塌,是依靠的滅亡,是未來的無望。
和胖子媽的母親在得知兒子患上絕癥,自己交付所有身家后,又驚聞是因為自己誤入邪教導致的悲劇,而產生的絕望雷同。
不同的是蕭湘湘具有反抗精神,她稍稍整理情緒后,便開始了唱歌,這是對陳桂林的反抗和挑釁。
在信徒們的眼中,蕭湘湘是一個獲得神跡的人。
她曾經是一個宮頸癌晚期患者,因為得到尊者的開悟,她病癥全無。
蕭湘湘及時站出來,是在告訴陳桂林,也是在告訴信徒們:
我們不是一個邪教,一個尊者走了,會有千千萬萬個信徒站起來成為下一個尊者。
尊者的信仰正義將永遠傳承。
02
蕭湘湘不怕陳桂林殺死她嗎?
她不怕。
正如她唱到最后的歌詞中的那樣,「......我們平凡的靈魂,緊緊跟隨,不需要多想......」
大不了就是跟隨著尊者,繼續接受他的開悟。
可見,她明知自己是在騙人,卻已經深陷其中,迷失了心智。
如果陳桂林殺害一個她這樣被神跡眷顧的無辜之人,那麼只能證明陳桂林才是人間的惡魔。
一個惡魔以正義之名殺害尊者的話,那麼他對尊者的控訴還有什麼信服力呢?
無非是欲加之罪的言辭,倒是反證了林祿和尊者的神靈正義。
蕭湘湘的頭像和林祿和的畫像重疊在一起,這象征著神在向陳桂林討伐。
即使她死了,她也是向死而生,為了教義的正義「犧牲」了,她死得其所。
如果陳桂林不殺死她,那麼她就是下一任尊者。
03
陳桂林為什麼要血洗禮堂?
其一,陳桂林嗅到了蕭湘湘的反抗,這是對他的挑釁。
就好像開場中,他殺掉了黑幫大佬洪爺,他的二當家鐵頭哥揚言要為洪爺報仇。
結果,他到場就干掉了鐵頭哥。
陳桂林向來為名癡迷,作為一個職業殺手,唯有實力才能彰顯自己的名望。
竟然有人膽敢挑戰他的名威,勢必不能饒了他。
其二,陳桂林的內心存有悲憫之心。
聽到禮堂重新響起的《新造的人》,陳桂林才明白,尊者雖然死了,但是尊者的流傳下來的思想沒有被消亡。
林祿和的信仰不滅,林祿和的劊子手不亡,林祿和就會永存。
他親眼見證了天真活潑的小胖子變成了植物人,也看到了他執迷不悟被逼自盡的母親。
有一個小胖子會被新心靈舍荼害,就會有千千萬萬個小胖子的家庭支離破碎,還會有無數個迷惘的人誤入歧途,成為邪教惡煞的幫手。
他不允許這樣的悲劇再發生,所以,他放生了還有心智的無辜信徒。
其三,名利還在操控著陳桂林。
他從最初單純的追求在道上的名聲,到樹立了「周處除三害」的終極人生目標。
在殺死了林祿和以后,他難以言表心中完成人生所愿的歡喜雀躍。
耳邊再次響起圣歌,激起了陳桂林「周處除三害」的正義之心。
他要代表正義,消滅所有林祿和的貽害,迷途不知返的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