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T真的會致癌!超94萬人研究,每多做一次CT,患癌風險飆升43%
2023/12/19

ADVERTISEMENT

說起CT檢查,大家都不陌生,在一些疾病的檢查或者健康體檢的時候會用上。

關于它產生的輻射是否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一直是大眾擔憂的焦點,而最近一則研究就提出:每多做一次CT,患淋巴瘤和細胞腫瘤的風險升高43%[1]


(論文網站截圖)

事實真是如此嗎?以后不能進行CT檢查了嗎?今天,小薇就來一一回答大家的疑問。

每多做1次CT就會增加致癌風險是真的嗎?

從收集的超94萬名參與者(<22歲)數據顯示:CT劑量的累積與所有的血液惡性腫瘤風險之間存在正向關聯。即使在低劑量的情況下(10-15mGy),也可能會引發癌癥風險,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1]。

也就是說,CT的輻射會「積少成多」,一年做2次CT(單次輻射在2-15mmGy)可能會超過CT累積的致癌劑量,增大患癌風險。

看到這個結論,相信有不少人感到擔心:我們以后還能放心做CT嗎?

實際上,大家不要過于焦慮,對于普通人群來說,應當由醫生當面問診判定后進行,不要隨意自行安排檢查,避免頭疼腦熱就要「拍個CT」保安心的行為。

ADVERTISEMENT

而對于需要一年多次檢查的特殊患者,疾病造成的傷害遠遠高于輻射的危害,醫生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如定期安排做生化檢查:血常規和肝功能),避免輻射的潛在影響。

那有小伙伴要問了:我就是害怕CT的輻射,有沒有其他檢查項目可以替代?

不做CT,還有這2種檢查可以考慮

1、X光

比如在檢查肺部病變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X光來替代CT,可用于初步診斷肺部疾病(肺結核、肺氣腫、支氣管擴張等),檢查費用也更低

不過,X光成像容易受條件影響,如果穿的衣服過多,檢查部位軟組織較厚(由于炎癥產生水腫、增生等情況),就無法看清楚細節。

2、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對病變組織敏感度要優于CT,可以進行關節、肌肉、中樞神經等軟組織的檢測。

但是,身體內有金屬物質就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另外,核磁共振在運行時聲音過大,有些人會感到緊張焦慮,可能影響檢查結果(尤其是低齡兒童)。

雖然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用X光或核磁共振檢查替代CT,但以下4類人群在進行檢查時,建議首選CT:

☑ 有長期吸煙史、家族里有肺癌病史、肺結節情況:由于胸部有心臟、肋骨、胸骨等的阻擋,做CT檢查能清晰地發現病灶;

☑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ADVERTISEMENT

能更準確判斷大腦出血或者缺血情況;

☑ 腫瘤患者:能更明確地了解腫瘤的大小、結構,并對腫瘤分期進行判斷;

☑ 頭顱損傷患者:頭顱遭到創傷后,若無法從外部發現損傷,最好通過CT進行診斷。

對于一些必須做CT檢查的小伙伴們,如果還很擔心輻射影響,接下來小薇就教大家2招來「化解」輻射傷害。

2個準備,降低CT檢查的輻射傷害

檢查前:做好身體的輻射防護

可以詢問醫務人員是否有額外的防護服等防護用品,對甲狀腺等特殊部位進行遮蓋,避免輻射。

檢查后:多喝水,吃加速輻射代謝的食物

做增強CT時會在靜脈內打入造影劑,檢查后為了加速造影劑的排泄,可以少量多次喝夠1200-1500ml的水。

另外,做完檢查后可以吃一些抗輻射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胡蘿卜、西蘭花、西紅柿、蘋果等,來降低輻射的影響。

總的來說,對于普通人群非必要不做CT,大家可以根據醫生建議,進行X光或者核磁共振的替代方案。

如果必須進行CT檢查,可以根據小薇教大家的辦法,在檢查前后做好準備,來降低輻射傷害。

今天小薇跟大家就說到這啦,如果覺得本文有幫助,別忘記給小薇點個贊,分享給家人朋友哦~

參考資料:

[1]Bosch de Basea Gomez, M.

ADVERTISEMENT

, Thierry-Chef, I., Harbron, R. et al. Risk of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from CT radiation exposure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Nat Med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3-02620-0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