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成龍是大家公認的「大哥」。
但在洪金寶面前,成龍始終都是那個受欺負的小兄弟。
洪金寶在節目中回憶,成龍小時候經常被人打,都是自己出面替他解圍。
成龍自己也調皮,跟別人打架之后,大哥洪金寶幫他收拾爛攤子。
成名之后,兩人分別帶出了功夫電影中的兩支最強班底——洪家班和成家班。
從一起進入師門,再到學成出師。成龍和洪金寶打打鬧鬧了一輩子,難說誰勝誰負。
但兩人領銜的洪家班和成家班,差距卻有如天壤。
在眾人眼里,洪家班捧出來的人一個個都成了腕兒、成了角兒,可跟著成龍混的兄弟,卻慘兮兮的難有出頭天。
甚至此前有成家班成員指責成龍,半輩子跟他出生入死,結果只給他10萬塊錢打發他走人,一時間令成龍無情無義的形象深入人心。
事實果真如此嗎?等你明白了成龍的良苦用心,就會被真相動容。
一、「成洪」爭霸
成龍喊洪金寶一聲「大哥」,那是真的不虧。
洪金寶出生于電影世家。
祖父是導演,祖母是打星。
而他本人因為自幼頑皮,從小便被扔進梨園跟著于占元學習武術。
作為「七小福」之一的成龍,論資排輩那得恭恭敬敬的尊洪金寶為「大師兄」。
別看洪金寶體格不夠精壯。
打起架來,他絕對算是「靈活的胖子」。
和李小龍同場切磋,二人不打不相識。
因為一身好功夫被李小龍相中,將他拉進《精武門》的劇組。
和黃飛鴻的傳人對壘,對方留下一句「這麼多年你是第一個讓我感到害怕的」。
洪金寶由此奠定了他在武打界的地位。
功夫上沒得說,當大哥他也沒得說。
當初李小龍將他拉進《精武門》,他還不忘拉著成龍在里面刷下臉,當個替身。
李小龍去世后,武打界后繼乏人。
洪金寶帶著自己的師弟「七小福」成立了「洪家班」,立志要帶著師弟們闖出一番天地來。
誰承想,還真讓他做到了。
領著洪家班的一群兄弟們,洪金寶接手李小龍成為動作電影說一不二的大哥大。
大手一揮,就能召集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大腕。
他主導的賀歲電影《富貴列車》,齊聚40多位當紅明星。
當年這部片子開拍時,香港一大半的片場都處于停工狀態,因為明星都跑去拍《富貴列車》了。
由此可見,洪金寶當年名望之大。
不過,作為師弟的成龍,倒也并非一直躲在師兄洪金寶的羽翼之下。
出師之后,二人很快就分道揚鑣。
再次相遇,已是巔峰。
成龍的成名路并非是一帆風順的。
在師兄弟的牽線下,成龍先是來到一家小公司當武術指導。
大大小小跑了不少龍套,當了不少配角。
但當時前有李小龍,后有洪金寶,實在沒有成龍的出頭之日。
一直熬到公司倒閉,成龍對這行徹底失望,飛到澳洲和父母團聚去了。
就這麼在澳洲待了一年,羅維的一通電話把他又喊回來了。
羅維何許人也?
讓李小龍紅遍亞洲的《精武門》就是他操刀的作品。
羅維曾在片場見過成龍,對這個渾身沖勁的傻小子印象頗深。
偶然得知他的境遇后,羅維決定給他一個機會。
可不知為何,在羅維手下連拍數部電影,成龍依舊不溫不火。
連羅維這樣的大咖都拿他沒辦法,成龍一度懷疑自己真的沒有大火的命。
就在成龍猶豫著要不要放棄時,轉機出現了。
1978年,吳思遠找成龍拍了一部《蛇形刁手》。
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這部電影不僅打進香港年度票房前十,而且還爆火出圈到東南亞。
憑借這部作品,成龍一炮而紅。
后續兩部《笑拳怪招》和《醉拳》,更是直接讓他火到成為「李小龍接班人」。
眼看成龍有潛力,公司乘勝追擊,為他打造了幾部面向好萊塢市場的電影。
可惜,反響平平。
沒打開好萊塢的市場也就算了,幾次出國之后,成龍還感受到了莫大的屈辱。
長途跋涉去到好萊塢,接受訪談時人家卻只要他踢踢腿,表演節目。
換成普通人尚且受不了這個氣,更別提心氣極高的成龍了。
這次糟糕的好萊塢之行,讓成龍堅定了要把香港電影做好的決心。
于是,成家班誕生了。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作為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成龍和洪金寶的感情那叫一個沒得說。
但要是將成家班和洪家班放在一起,倆人就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隨著成龍聲名鵲起,香港武行逐漸形成了成家班和洪家班「雙足鼎立」的局面。
兩個武行互不相讓,較著勁要爭個第一。
成家班做了個危險動作,洪家班立馬就得做個更危險的動作。
每年金像獎,兩家人就等著看最佳動作設計的獎項花落誰家。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