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仁,顧名思義,就是松科喬木紅松等的種仁,在東北多產。果實成熟以后采收,曬干,去掉硬殼,取出種子來用。
松子仁,很多老百姓拿它當堅果、普通食物來用。但是,松子仁也是一味好藥。它性味甘溫,入大腸和肺經,有養液,熄風,潤肺,滑腸的功效,治風痹、頭眩、燥咳、吐血、便秘。
《海藥本草》:「主諸風,溫腸胃。」
《日華子本草》:「逐風痹寒氣,虛羸少氣,補不足,潤皮膚,肥五臟。」
《開寶本草》:「主骨節風,頭眩,去死肌,變白,散水氣,潤五臟,不饑。」
《本草衍義》:「與柏子仁同治虛秘。」
《綱目》:「潤肺,治燥結咳嗽。」
《本草通玄》:「益肺止嗽,補氣養血,潤腸止渴,溫中搜風。」
《本草再新》:「潤肺健脾,斂咳嗽,止吐血。」
上面提到的「肥」五臟,不是說使人肥胖,而是說它可以「滋養五臟」,強很健體。
古籍《本草衍義》里有一個秘方:準備火麻仁、柏子仁和松子仁,三者按照相同比例一起研成細末,攪拌均勻,每次取1勺,用黃芪15克煎煮后取來的藥汁送服,早晚各一次。
這辦法能養陰、潤腸、補氣,對于氣陰兩虛的老年便秘患者較好。主要癥狀是在便秘的同時,乏力、大便努責、一次大便后累得全身冒虛汗,平時自覺頭暈、肢體酸軟、食欲不振,舌淡苔白。
松子仁還有其他的用法和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它可以降血脂,縮小粥樣斑塊占主動脈總面積的百分比。
民間還有用法,就是孕婦在懷孕之初的時候,吃點松子仁,可以防止將來孩子的頭髮稀少。
還有民間用法,是用松子仁治療肝血虧虛所致的閉經。藥理研究認為,它還對膽結石有一定治療意義。
當然,愛美人士最喜歡松子仁的「潤膚去燥」、「祛除老年斑」、「抗衰老」的功效。
《列仙》一書說:「犢子少在黑山食松子、茯苓,壽數百歲。」古人還有常食松子可以「齒落更生,發落更出」的說法;
《玉楸藥解》說松子能「澤膚榮毛,亦佳善之品」說的就是由于松子飽含油質,養血補液,所以能使內臟與皮膚得其滋養,皮膚及毛發變得光澤而潤滑;現代科學研究證實,松子仁對骨路、牙齒發育不良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毛發生長有促進作用,有利于生長髮育期間少年兒童的面部容貌。
松子仁作為藥食兩用之物,是無毒的,臨床少見不良反應。但是它性潤滑,所以脾虛便溏、痰濕內積、痰多黏稠的人不要用。
松子仁一般內服量,每天大概在10克以內。如果您也想潤肺止咳、補氣養血、潤腸通便、潤澤肌膚和毛發,不妨也吃些松子仁,四季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