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要不要看加速性能?為何車企都在說自家新車的零百加速?看完那你就懂了
2024/01/20

ADVERTISEMENT

油車句句不離油耗,然而新能源汽車只談加速卻不提電耗,加速性能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電動汽車跟油車比加速,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在燃油車領域,零百加速普遍都在7、8秒以上,大家并不覺得加速太慢,然而到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經常看到車企在炫耀自己新車的加速成績,拿著3秒、4秒的成績來炫耀自己的技術有多厲害,哪怕只是一輛10多萬的家用車,其加速性能也都在8秒以內。

加速性能越快,確實意味著車輛能爆發出更大的扭矩,電機的性能夠優秀,在超車、急加速時的表現更好,但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一直存在的幾個短板問題,卻從來都不談。

對于車主來說,相比加速性能,續航、安全、充電時間、整車成本等這些方面是不是更重要?而加速性能,夠用即可,沒必要當成亮點。

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市區周邊用車,紅綠燈多,走走停停,到處都是限速,就算零百加速只需3秒,又有什麼用?就算上了高速,車速越快,電耗越高,尤其是急加速,耗電翻幾倍,原本續航里程就短,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誰舍得急加速?

ADVERTISEMENT

為什麼在高速路上,看到慢吞吞的「蝸牛車」,很多都是電動汽車?原因很簡單,有的是為什麼省電,將車輛開啟定速巡航,保持在100千米/小時左右行駛。

而有的是因為車輛本身有最高限速,因為車速越快,對電機功率、散熱等方面的性能要求越高,電機輸出的扭矩呈線性,瞬間可以輸出上萬轉的轉速,但隨著轉速達到一定程度時,扭矩反而會減弱。

因而很多A級家用電動車,都將最高車速限定在130-150千米/小時這個范圍,電機性能好一點的限速在185千米/小時以內,一方面是電機本身性能限制,另一方面目的就是更好地保護電機壽命。

所以說,電動汽車即便零百加速低于3秒,卻并不實用,然而很多車企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優勢,就把加速性能拿出來炫耀。相比發動機、變速箱的技術,電動汽車的電機技術可以說不值一提。

比如說,電耗的高低,與三電技術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電池、電機都可以購買,但電控還是要自己做,因而電控技術往往能體現出一家車企的技術底蘊。我們可以看到,同樣都是后驅,車身重量差不多的兩輛電動汽車,為何有的車百公里電耗只需15度電,而有的車型百公里電耗高達20多度?

排除其他因素,主要原因還在于電控技術、電池能量密度、電機能效等方面存在差異。

ADVERTISEMENT

舉個簡單的例子:23款特斯拉Model 3后驅版與小鵬P7后驅版。

這兩款車型電機性能差不多,車身重量都在2.2噸左右,差距并不大,Model 3搭載60度電的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為606千米,而P7搭載了70度電的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586千米。

要知道,三元鋰電池本身電池能量密度就比磷酸鐵鋰電池高,從電池自身優勢來看,顯然P7的優勢更明顯,但是,P7在城市道路上,百公里電耗大概在15-17度左右,而Model 3大概在14-15度左右,為何實際駕駛下來,續航卻干不過少了10度電的Model 3?

其背后自然與電控技術、電機能耗等因素相關,在行業中,特斯拉的BMS電池管理系統可謂一枝獨秀,超了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企,多年來一直被模仿。

具體來說,電控技術的核心主要有IGBT模塊、逆變器、熱管理等技術,對于電動汽車來說,逆變器的作用主要是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轉換為三項交流電,這個轉換過程中就會存在較大的能量損耗。

ADVERTISEMENT

轉換效率越高,動力系統表現越好,電池能耗越低,行業中,絕大部分逆變器的效率都在80%左右,但特斯拉經過技術升級后效率可達到90%,進一步提升了續航能力。

優秀的電控技術,可以實時對電池進行評估、診斷、預警,防止過充、過放,時刻保證電池達到最佳效能,最終體現出來的便是百公里電耗的高與低,續航長與短的差距。

對于車主來說,電耗高與低同樣重要,電耗越低意味著同樣的電池容量,實際續航就越長,從而減少充電頻率,減弱續航焦慮,同時電費成本也會降低。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都是70度電的兩款車,一輛百公里電耗為14度,一輛百公里電耗為20度,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前者續航可能達到500公里,而后者只能達到350公里。

假如每年行駛2萬公里,平均每天行駛55公里,前者差不多8-9天充一次電,而后者5-6天就需要充一次電,不僅如此,每年電費也有差距,前者耗電算2800度電,按家用充電樁0.5元一度電來算,電費為1400元,后者耗電為4000度,電費為2000元,每年電費相差600元。

還是那句話,加速性能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沒必要太在意,相比而言,更應該關注百公里電耗,實際續航、電池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