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她,是楊姑老太太,顧偃開的親妹妹,顧廷燁的親姑母。
原著中,顧廷燁出現在楊姑老太太的馬上時,她大驚之下僵坐在原地,愣了片刻,才尖聲質問道:「你在此作甚!」
顧廷燁離開后,楊姑老太太的丫鬟垂淚,伺候的媳婦也一副怯生生的模樣,車夫更是惶恐。
通過這些表現可以知道,顧廷燁與這位姑母的感情不好。而且,顧廷燁與明蘭大婚時,這位楊姑老太太都沒來。她還對顧廷燁說:
「待你妹子的親事落定,我便不再登顧家的門;你放心,也叫你媳婦放心,我不會再來擺姑母的譜。」
可顧廷燁收拾了四房、五房和小秦氏,為何放過了楊姑老太太?
02
作為出嫁女,楊姑老太太為何恨極了對顧家有恩的白氏?
楊姑老太太嫁進了世族楊家,與寧遠侯府是門當戶對。
作為楊家的嫡長子媳婦,楊姑老太太過門后,自然要管家理事。
她的娘家手握丹書鐵券,父兄又得力。所以,楊姑老太太的婆家,沒有人敢給她臉色看。
只是,發生了兩件事,讓她被婆家為難。而她又素來心高氣傲,不愿解釋。卻將所有的仇恨都給了對顧家有恩的白氏。
并且,也恨極了同流著顧家血的顧廷燁。
其一:楊姑老太太過門后,未能及時生下嫡子,反而庶子茁壯成長。
古人都以子嗣為重,對男孩更加看重。
華蘭過門后,能被婆婆欺負數年,無非是她沒能生下嫡子。而她的愚孝老公袁文紹第一次為華蘭出頭,反駁自己的母親時,就是華蘭為他生下嫡子后。
楊姑老太太過門后,連生了兩個女兒,她的庶子卻一天天長大。雖然,庶子也是楊家的骨血,可古代嫡庶有著嚴格的區別。
所以,楊姑老太太的婆婆對她多有不滿,幾個妯娌也時常找事。
但沒有嫡子,楊姑老太太只能忍受著。
其二:顧家有難,被白氏解圍后,楊姑老太太卻在婆家被嘲笑。
顧家的災禍起源于靜安皇后過世后。
武皇帝憂憤過度,性情忽轉狂暴多疑,杖斃了許多宮妃婢女不說,還賜死了當時的皇貴妃,且要誅她全族。
當時皇貴妃的族叔分掌戶部,清算之下,查出戶部欠有三百多萬兩的虧空,俱是多年來權爵功勛所為。
原本也不是什麼動搖國本的大事,慢慢把銀子還上也就是了。可當時,武皇帝遷怒之下,竟厲行重罰,勒令半年內不還清的便要奪爵!
顧家連夜清算資產,發現虧欠了八十八萬兩白銀。
隨著期限將至,榮國公府已被抄家沒產,家人貶為庶民,情景凄苦。顧家上下都急瘋了,這時,有人提起了鹽商白家。
緣分就是這樣奇妙,白老太爺只有白氏一個女兒,家產富足,顧廷燁的祖父和祖母去了白家親自求娶。
士農工商中,鹽商是最低等的商家。
想來白老太爺能同意這門婚事,一來是想給女兒找個好婆家,擺脫鹽商的名頭,二來顧偃開一個可以托付的男人。
于是,白氏帶著巨額嫁妝嫁進了寧遠侯府,為顧家解除了危機。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
可世家大族瞧不起商賈出身的白氏。在他們看來,娶商家女為侯夫人,是顧家的奇恥大辱,白夫人的存在是昭顯顧家曾陷入絕境的標志。
所以,寧遠侯府的眾人對白氏頗有不屑,還經常污蔑白氏。
這與出嫁女楊姑老太太本無什麼關系。奈何,娘家長兄娶了個不登對的夫人,婆家明里暗里多少嘀咕嘲諷她。
便是吃飯菜淡了些,都會叫人打趣「大嫂當家也太節儉了,不如跟你娘家嫂子家要些鹽回來」,然后狠狠笑上一頓。
現在看來,這無非是楊姑老太太的妯娌們眼紅顧家能娶了白氏,解了自家的危難。
楊姑老太太素來驕傲,她理解娘家的難處,曉得大哥的為難,秦氏大嫂的可憐,卻將一腔無處宣泄的怨憤都撲向了無辜且對顧家有恩的白氏。
買一贈一,她也瞧不上顧廷燁。
03
她知道小秦氏的手段,顧家子孫的不堪,卻對有怨氣的顧廷燁視而不見。
白氏過世后,顧偃開迎娶了妻妹小秦氏。她過門后,就對顧廷燁開始了「捧殺」。
給顧廷燁的屋子里塞好看的丫鬟,讓小廝將顧廷燁往煙火之地領。家里不管發生了什麼,都是顧廷燁做的。
可四房的顧廷炳貪財,覬覦富貴顯赫,五房的顧廷煬好色,小媳婦窯姐從來葷腥不忌。兩個人在外惹過禍事,及至人命官司,都叫小秦氏幫著擺平瞞住了。
只要顧廷燁有點錯誤,小秦氏就大肆宣揚。
這些,楊姑老太太都是知道的。只是,她從來沒有幫顧廷燁說過一句公道話。
顧廷燁承襲爵位后,楊姑老太太還對顧廷燁說:「從一開始,我就認定你娘不配做顧氏宗婦,加之後來你的所作所為,愈發覺著你也不配承襲爵位。」
可見,白氏在顧家人的眼里,就應該跪著奉上嫁妝。別說是做正室夫人,恐怕做妾,在顧家人眼里,都是高抬了。
只能說,楊姑老太太這種人,沒有吃過真正的苦。所以,在她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別人都該死。
04
雖然一身傲骨,楊姑老太太對大哥有歉意,卻投桃報李,害了顧廷燦的一生。
楊姑老太太對顧廷燁說:「有些事我便是知道,也不曾開口。」
所以,顧偃開過世前,一直惦記著顧廷燁。哪怕顧偃開已不認得人了,卻依舊叫人去尋顧廷燁回來。
楊姑老太太卻始終沒有告訴顧偃開,顧廷燁是冤枉的。
每次讀到這里,小仙兒總覺得顧偃開有些死不瞑目的意思。而這些遺憾,都是顧家人給的。
也許,是這一點點歉意,讓楊姑老太太為小秦氏的女兒顧廷燦尋了一個「高門」婆家。——慶昌大長公主的嫡三子。
這樣的高門,不適合顧廷燦這種性格怪異的人。只是,小秦氏和楊姑老太太都沒有瞧出顧廷燦的性格短板。
所以,在她們看來,公主府的親事,是一門極好的親事。
其一:慶昌公主在宮廷和皇室中人緣不錯,夫婿為人勤懇,辦事利落。這樣的家世,不辱沒寧遠侯府的門楣。
其二:韓誠家世顯赫,父母有權有勢,韓誠還讀書上進。
顧廷燦嫁過去后,不必再忌憚顧廷燁了。
只是,小秦氏是個貪心的,她為了讓女兒出嫁有面子,將顧家上百年都沒動過的功臣田塞進了顧廷燦的嫁妝里。
楊姑老太太雖然生氣,卻依舊為顧廷燦和小秦氏說情:「待你妹子的親事落定,我便不再登顧家的門;你放心,也叫你媳婦放心,我不會再來擺姑母的譜。」
她還為小秦氏向顧廷燁求情:「我知道你不待見她,在你身上,她的確存了不當的念頭,行事也是過了。可這幾十年來,她操持一家老小上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你好歹瞧在你爹的份上,抬抬手罷。
」
只是,小秦氏母女倆辜負了楊姑老太太的一片苦心。
為了奪爵,小秦氏兩次火燒澄園,還差點害死明蘭的嫡長子。最后,失去了兒子、孫子、孫女,慘死家中,偌大的家產也沒有人繼承。
顧廷燦卻總以大秦氏與顧偃開的愛情作為夫妻相處的標準,動不動就哭鬧,與夫婿韓誠離了心。
最后,被身邊的丫鬟出賣,被公主婆婆關進靜房,等待死亡。
05
楊姑老太太可恨嗎?
可恨!
可楊姑老太太只是不喜歡顧廷燁,并沒有做過實質上傷害過顧廷燁的事情。而且,幫助顧廷燁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所以,楊姑老太太不過遵循了內心。
不過,她是顧家人,有一身傲骨。不像四房五房,在顧廷燁落魄時,急急的去踩一腳,在顧廷燁有權勢后,急急的攀附。
楊姑老太太還對顧廷燁說:「姓顧的起手不悔。我不是老四老五,一個糊涂,一個沒骨頭!你落魄時我不曾幫扶過,如今你飛黃騰達了,我也不來沾你的光!你成親我都沒來,你大可當沒我這個姑母,便是楊家有朝一日大難臨頭,我也絕不來尋你!」
其實,顧廷燁對待小秦氏的態度,本著小秦氏不出幺蛾子,顧廷燁也不會為難她。
對于楊姑老太太的傲骨與坦誠,顧廷燁對她還是要高看一眼的。
而且,顧廷燁故意出現在楊姑老太太的馬車上,無非是自己不介意多這麼個親戚,但希望少一個來咋唬惹事的姑母。
此時,顧廷燁剛承襲爵位,如果把最親近的所有長輩輪番擠兌一遍,傳出去總是不好聽。
所以,只要楊姑老太太本分做事,不為難明蘭和自己,不要沒事趁著自己不在家,帶著女人跑到澄園,非要讓明蘭喝妾室茶就好!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