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點右上方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還能及時閱讀最新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他年僅40歲便被授予響亮的開國上將名號,早在19歲便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
他擅長打硬仗、惡仗,是四野頭號虎將,率領第二縱隊猶如一頭猛獅獵豹,重創敵人,「劉震」二字令敵軍聞風喪膽。
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指揮剛成立不久的空軍部隊三天內擊落擊傷30多架美軍戰斗機。
在劉震以身作則和嚴格教育下,大兒子和小兒子都參軍報國,一個成了中將,一個則是少將。
1951年9月末,毛主席收到了來自朝鮮半島的戰報。
9月25日到27日,志愿軍空四師與美國空軍在空中來了一場大戰。
雖然相比起來,我方飛行員的飛行經驗、駕駛的戰機與美軍有很大差距,但憑借著不怕犧牲精神和優秀的戰略戰術,沒有處于下風,反而重創敵人。
短短三天時間里,空四師擊落了整整26架美軍戰機,擊傷8架。其中,他們擊落了包括當時美軍最先進的F-86戰機,創造了記錄。
毛主席看完電報后非常高興,回電夸贊空四師奮勇作戰,他甚是欣慰。
同年12月初,他再次收到了戰報,空三師在三天擊落13架美機、擊傷2架。
兩次空戰的指揮官都是劉震,毛主席越發覺得當國中央和自己、周總理、彭老總等人的決定沒有錯。
1950年11月的一天,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特意找到劉震,告知中央軍委任命他為志愿軍空軍司令員。
一開始,他非常驚訝,畢竟自己連飛機都沒坐過,怎麼能管理、指揮空軍部隊作戰。
抗美援朝戰爭已經打響,美軍仗著有空軍部隊十分囂張,對志愿軍陣地、汽車等進行狂轟濫炸。
半個月的時間,我軍近一半汽車被炸毀。
所以,軍委決定組建志愿軍空軍,支援地面部隊。
彭老總親自提議讓劉震出任這支部隊的司令員,同時毛主席、周總理等人也支持。
解放軍空軍剛成立不久,飛行員飛行時間只有20個小時左右,戰機不到200架。可以說,空軍建設壓力很大。
但他堅決服從命令,承諾不管困難再大,都會把這件事兒做好。
劉震馬不停蹄趕往沈陽,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他查閱了很多資料,考察了空軍情況,總結出了重點工作。
他和大家一起學習、訓練,只為了將來能更好指揮部隊參戰。在他的領導下,志愿軍空軍飛速成長,令蘇聯顧問忍不住感嘆「這是奇跡」。
1951年8月,美空軍瘋狂轟炸志愿軍補給線,發動「絞殺戰」。
情況危急,9月劉震率領大量空軍進入朝鮮半島,反擊「聯合國軍」,打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戰役。
截止1952年5月,他指揮志愿軍空軍擊落了120多架敵機、擊傷41架,并且我方的損失比敵人小。
他和戰士們的表現,沒有讓中央以及各位領導人失望。
1952年9月,他被調回國,擔任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后出任解放軍空軍學院院長。
為了培養空軍人才,他做了很多工作,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注重提高他們的軍事素養和文化,嚴格管理部隊。因此,誕生了很多優秀的飛行員。
作為四野中的頭號虎將,劉震不僅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表現優異,更是令日軍、國軍聞風喪膽的將領。
他智勇雙全,其軍事天賦早已顯現。
1940年6月,劉震身為八路軍第2縱隊第344旅的旅長,奉命率軍去開辟淮上地區。
他到達地點后立即動員當地群眾,迅速發展抗日力量,壯大部隊。
日軍眼見著我軍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心慌之余加快了進攻計劃。
11月,日軍出動5000人,以及數架戰機、20多輛坦克,對344旅發起猛烈進攻。
從武器上看,我軍只有小米加步槍,重型機槍都少得可憐,更別說擁有坦克和戰機了,敵我力量懸殊。
面對這種劣勢局面,劉震臨危不亂,考察地形后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
他先分出一部分軍力在河溜鎮阻擋敵軍入侵,掩護旅部南移,自己則率領一對兵力突襲日軍,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善用、奇用突擊部隊,這是他打仗的一大特點。在這之前,他就已經累積了豐富的戰斗經驗,1936年被任命為75師政委。那時他才21歲,是紅軍中最年輕的師政委之一。
經大家共同努力,我軍成功收復了河溜鎮、渦陽縣等地方,重創敵人。
解放戰爭中,劉震同樣率部勇猛作戰,成為了四野殲敵最多的一支猛虎部隊,能打惡仗、硬仗,大規模戰役也不虛。
要知道,四野每一支縱隊戰斗力都不弱,個個能獨當一面。可見,該部有多厲害。
1946年,他轉戰東北地區,擔任第二縱隊司令員。面對陌生的地形,他必須盡最快速度熟悉當地。
他重視炮彈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結合理論與實際,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
冬季攻勢中,劉震決定先在敵人身上「試試水」,首次啟用大規模大口徑炮配合步兵,攻打彰武縣。
沒想到5個小時內,我軍就取得了勝利,殲滅了9000余名國軍,此戰成為典范。
此后,劉震數次在打仗時使用大炮。
1948年10月初解放錦州時,他安排第5師與三縱配合攻打義縣。經他指揮,5師掃清城外障礙只花了3分鐘,四個小時不到結束戰斗,殲滅大量敵軍。
解放天津過程中,劉震帶領部隊從城西進攻,快速殲滅了2.3萬國軍。
再加上在遼沈等戰役中重創敵人,他和二縱的名號響徹全軍,讓國軍瑟瑟發抖。
四野南下時,部隊是路有多寬就走多寬。但兩邊是國民黨俘虜,道路更加擁擠。
當有人傳令「劉司令來了」,眾人馬上自覺讓出一條通道,使劉震可以騎著馬快速通過。
顯然,他在我軍和國軍中樹立了足夠大的威信。而這,是他靠一場場勝利打出來的。
同時,他關心每一位戰士,令大家倍感溫暖,愿意聽其領導。
每當有「不好啃的硬骨頭」,四野司令和其他將領幾乎會第一時間想到他肯定能拿下。
每次,他都不負眾望。
從十五六歲參軍到1955年大授銜前,他打了很多仗,立下了卓越的戰功,因此被授予上將軍銜。
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劉震年僅40歲便成為開國上將。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