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獲得做好的教育,花大量的錢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輔導班。很多的父母可能會誤以為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高分,獲得老師的贊揚。
可是,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出了社會以后,往往會不受他人待見,無法在社會立足。相反。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但會讓人覺得他很懂事,而且以后出了社會,也能夠很好地與人相處。
在河南鄭州,有這麼一個8歲的小女孩,每天坐公交車,上車前都會向公交車的司機鞠躬,說到:「叔叔好,您辛苦了」。公交車長表示每回聽到小女孩這麼說,他的心里都暖暖的,覺得孩子真的很懂事,很有禮貌。
這件事被傳到網上后,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你鞠躬的樣子真美!」
其實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教養如何,同時也反映出父母的教養如何。
在捷運上,有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可能是捷運的時候,人有點多,空氣不是很流通。孩子忽然覺得有點不舒服,突然吐了。媽媽看到后有點措手不及,不過隨后,媽媽就反應過來了,然后和旁邊的乘客真誠地一一道歉,隨后就蹲下來把地板擦拭干凈。
這位媽媽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以后如果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他也會像媽媽一樣來處理。
曾經有一個在網上很火的視訊,在視訊中,一名四歲左右的小男孩,乖巧地緊挨著他的媽媽坐在捷運的座位上。當時媽媽在看手機,孩子一點也沒有打鬧要媽媽陪他玩,而是筆直地坐在位置上,安安靜靜的一句話都沒有說。
是教養讓這些變得更加的美。當我們還在討論著到底是要窮養孩子,還是富養的時候,都不如有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通行證。人之所以為貴,以其有信有禮;國之所以能強,亦云惟佳信與義。人有教養行走八方,沒有教養寸步難行。
那如何做才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
第一:學會尊老愛幼,尊師守紀
這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是所有的人都應該學習的品德。要讓孩子懂得尊敬自己的老師,尊敬每一位辛勤工作的人員,不要讓孩子用有色的眼睛看待別人。
第二:以身作則
很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僅僅是停留在「教」上,孩子哪里做得不對,父母就會苦口婆心地和他說哪里做得不對。
可是父母有沒有想過,與其這樣去說教孩子,不如首先從自身做起。到了學習的時候,就和孩子一起學習,而不是要求孩子去學習,自己則跑去看電視。到了要鍛煉身體的時候,自己主動去鍛煉,影響孩子跟著自己來行動。
遇見長輩,自己首先去打招呼,而不是讓孩子去和長輩說好。孩子喜歡效仿父母,父母是怎麼做的,孩子也會學著父母去做。
第三:把控好自己的情緒
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自然要打要罵也是自己說了算。可是,如果父母不學習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一遇到點什麼事情,就對孩子發脾氣。
以后孩子長大了,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父母的暴脾氣。想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隨便發火,更不要隨便說粗口。
每個父母都希望能夠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希望自家的孩子能夠得到別人的尊敬。孩子是父母的鏡子,那麼父母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逐步培養孩子的教養,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