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最讓人記憶尤深,同時也讓觀眾回想起來就忍俊不禁的一部抗日電影,想必就是潘長江,郭達等幾位主演的《舉起手來》這部電影了。
《舉起手來》是一部抗日喜劇題材的電影,它一經播出后就迅速爆火,一時間大江南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僅如此,這部劇里潘長江飾演的日軍形象更是讓人哭笑不得,給觀眾既帶來了故事情節的緊張刺激感,同時也感受到了別有韻味的喜劇成分。
雖然後來《舉起手來》被人吐槽成「抗日神劇」,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當年播出時的確帶給了我們歡笑。
可能大家當初觀看時只顧被搞笑的劇情所吸引,并沒有注意到一些「蛛絲馬跡」,但其實《舉起手來》中存在著許多爆笑的穿幫鏡頭,而這些穿幫鏡頭簡直比劇情還搞笑。
就在影片這個片段里,鏡頭中一位愛國學生為了揭發鬼子慘無人道的細菌實驗,于是準備將關于實驗的證據交給八路軍游擊隊,但結果卻陰差陽錯的進入到了石橋村。
鬼子長官得知這個消息后,便直接帶領小鬼子準備前往石橋村,因為他們不知道地址,于是便抓了正在放驢的村民郭大叔,讓他帶路前往石橋村。
可就當鬼子剛剛踏入石橋村時,穿幫的一幕發生了,村口竟然出現兩位看熱鬧的老太太,冰球還在那里討論著什麼,估計老太太看到這一幕也是一臉懵吧。
還有就是影片的這個片段,鏡頭里八路軍在火車上執行任務時,不幸被一個小鬼子發現,見狀小鬼子直接提著槍上的刺刀朝八路軍刺來,對此八路軍則絲毫不慌,一個轉身就輕易躲過了攻擊,而小鬼子直接用力過猛從火車上掉了下去,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小鬼子在掉落火車時,他手中的長槍也一并掉了下去。
然而當鏡頭切換另一個畫面時,小鬼子手里的槍卻不見了,只剩下他一個人慘叫著從空中落下來。
這還沒完,當站在火車道旁邊的小鬼子,朝火車上的八路軍戰士射擊時,我們仔細一看的話,你會發現兩旁竟然出現了一排排水泥電線桿,這個穿幫鏡頭就有些明顯了啊,要知道影片的背景時間可是1937年,那個時候好像還沒有這種電線桿吧。
接下來這個片段,就是讓觀眾哭笑不得的畫面了,鏡頭中潘長江飾演的瘸腿鬼子不幸觸動了一個大石磙,見狀他趕忙向前逃跑而石磙則在后面窮追不舍,然而就當瘸腿鬼子跑到一個轉角時,畫面的左上角竟出現了一個現代打扮的男子。
而在影片這個片段里,女子和郭大叔逃跑時,她突然想到自己的外套里有重要文件,于是便趕忙跑回村子里拿衣服,可此處我們仔細一看的話,你會發現后面的木門上竟然貼著現代打印的春聯,這個細節想必很多人都沒注意到吧。
除此之外,在影片這個片段里,鏡頭中渡邊太君在一處滑坡,踩到了村民撒在地上的玉米粒,一時間他整個人直接滑了下來,就當渡邊太君的「老二」和石柱來一個親密接觸時,我們可以發現他身后竟然有一個木塊滑板。
還有就是影片這個片段,鏡頭里三個小鬼子想用火車攔住火車,但結果弄巧成拙,自己直接被火車給撞飛了,但就在這個小鬼子抱著木頭旋轉時,畫面里居然出現了現代居民樓,最離譜的是,上面還有一個接收衛星信號的鍋。
不僅如此,鬼子長官為了鏟除火車上的八路軍戰士,于是便派出了一架戰斗機進行掃射,而當鏡頭切換到戰斗機的畫面時,我們可以發現飛機上的這個旗幟,是貼在了駕駛座的后面。
然而等下一秒八路軍戰士將這架戰斗機擊落,戰斗機落到地面上發生爆炸時,那個旗幟的位置竟然跑到了駕駛室的下方了。
還有就是影片的這個片段,鏡頭中一個小鬼子正潛伏在屋檐上,但這點把戲又怎能瞞過八路軍戰士,直接一槍送他前往了西天,而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
小鬼子在被擊斃后直接從屋檐上掉落了下來,并且落地的位置是一處草叢。
但當鏡頭切換到小鬼子跌落到地面的畫面時,他卻倒在了一個木推車上面,這一幕真是讓人捧腹大笑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