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周處除三害》是一部佳作。
可惜,有些觀眾在院線看到的版本,是刪減版。所以很多人看完《周處除三害》后,對于影片中的一些情節有點沒太懂。接下來,我把影片中三段刪減戲份以及十處隱藏的細節講給你,以便你能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
刪減戲份一:(最重要)
陳桂林在殺死香港仔,回理發店的路上,實際上陳灰又追了上來,兩個人又打斗了一番,打斗結束后有一段對話。具體說了什麼,導演沒講,但很可能是達成了某種約定。
在導演放出的拍攝花絮中,有一段陳桂林和陳灰的打斗戲碼,就是在這個鐵圍欄邊上,
從影片結尾處,陳桂林直接撥通了陳灰的電話就能得知,陳灰很可能得知了陳桂林想效仿「周處除三害」,然后給了陳桂林自己的手機號,算是一種信任吧。
這也就解釋了為何被陳桂林搞瞎了一只眼睛的陳灰,看到陳桂林自首時是那樣一種眼神,嘴角還上揚了一下,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既視感。
包括陳桂林入獄,陳灰還找到程小美,幫助陳桂林剃須革面,也是印證了之前二人是有過談話,陳桂林信守了自己「除三害」的承諾,得到了陳灰的認可。
刪減戲份二:
影片最后介紹陳桂林生辰的時候,剪掉了一句話,對觀影并無影響。
刪減戲份三:
影片最后在靈修堂的屠殺,用其他鏡頭代替了原版中陳桂林坐在台上換子彈的鏡頭,當時的陳桂林像是一個審判者,送一個個惡魔下地獄,
以上,就是本片中的刪減鏡頭,只有第一個刪減鏡頭會影響觀眾對劇情的理解,第二個和第三個無關緊要。
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可以更好地理解這部電影。
細節一:名字
影片一開始,陳桂林去殺鐵頭哥之前,他告訴一旁搭訕的小混混,「我叫陳桂林,我有名字,不要再叫桂林仔」
陳桂林去警局自首,面對員警的不重視,他也是自報家門,「我陳桂林」,可惜對方只是回應了一句「哦,陳先生啊」
在陳桂林結束香港仔之前,香港仔問陳桂林「你叫什麼名字」,陳桂林回答「我叫陳桂林」,然后才送他上路。
陳桂林自首后,面對眾多記者,陳桂林在鉆進警車之前,大喊「我叫陳桂林」,他被人們記住,算是如愿了。
在陳桂林臨死前,他接過筆,在筆錄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細節二:胸片
陳桂林吐完黑水進了醫院,醫生給他看了胸片,說他癌癥正在好轉,陳桂林不相信,把胸片摘下來看,結果撕掉了一塊三角形的缺口,當時搞得醫生還挺不開心的,
陳桂林之所以識破了尊者的虛偽,是因為小胖住院后,醫生拿出的那張胸片,就是他撕掉一塊的胸片。
陳桂林結合自己也是吐了黑水,被尊者說是身體里有不干凈的東西,因此陳桂林對尊者產生了懷疑,開始進行調查。
細節三:袋子里是什麼
陳桂林在加入靈修前,他去了一趟后山,在那挖了一個坑。當時他拿著三個包裹,一個是林祿和媽媽的骨灰,一個是布袋子,一個是錢包。他把布袋子放進土坑,當時是有猶豫。
實際上,布袋子里裝的是他裹起來的槍,和他的衣物。他當時想的,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細節四:盒子
尊者給客人定制的盒子是防火的,引導客人把錢財等身外之物都放進盒子里,陳桂林的盒子里裝了一百萬,還有奶奶給他的小豬手表。
等陳桂林在地下室發現盒子時,里面的錢已經被取走了,只剩下那塊手表,至于為什麼手表沒有被扔掉,我猜大概是尊者示意留下的,以便以后用得上,畢竟都是客人最珍視的東西。
細節五:靈修堂的信徒
靈修堂的信徒,并不是所有都無可救藥,還是有一部分信徒內心存有良知。小胖住進醫院后,有人質問誰給下的藥,另一人回答,和往常一樣的計量,那人反駁說「小孩要那麼多份量嗎」,這說明這人還是良心未泯,一絲尚存。
這也和陳桂林在禮堂的屠殺相對應,當陳桂林說,「留在這里結局會和他一樣」時,新來這里尚未被洗腦的客人,是第一批逃竄的,其次才是穿著靈修中心服飾的信徒,
那個之前批判給小孩藥量過大的信徒,猶豫了之后選擇了離開,說明他只是打工人,不是信徒。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