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韋奇定律:子女會不會淪落為「底層人」,要看父母的定力
2024/01/02

ADVERTISEMENT

不管是什麼事情,一百個人有一百種主張。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誰都有道理,當你不懂得吸納的時候,就陷入了迷茫。

這種現象被稱為「韋奇定律」,也就是說即使你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親戚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父母都在望女成鳳,望子成龍。

可是等子女長大了,發現事與愿違,子女可能混得不如自己,一直在底層徘徊,困頓不已。

俗話說:「一步錯,步步錯。」

如果最開始的選擇是錯誤的,或者目標是不確定的,那麼父母的教育就會失敗,子女長大了,多半是回天無力了。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見利以預立為不勞,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我們不能堵住別人的嘴,只能在眾說紛紜的環境里,穩住自己的目標,推著兒女走向高處。這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強。

01

子女的未來,離不開父母的三種「定力」。

子女還小的時候,對父母的話是言聽計從的。

育兒就像倒水——水在杯子里,是一杯水;水在水桶里,是一桶水;水在泉眼里,是奔騰的水。

父母用什麼方式裝水,都是可以的,但不能變來變去,也不能人云亦云。

其一,擇業,不要圖眼前,要厚積薄發。

在古時候,大戶人家,要求子承父業。子子孫孫都延續一份事業,就會紅火。

現在我們也會說,憑什麼人家幾代人的努力,敗給你「十年寒窗」?

職業的選擇,對于子女的成長,真的很重要,若是職業不確定,或者起點太低,就很難混出名堂。

作為70后的我,成長的農村,很多同學在國中畢業后,立馬被父母安排去了東莞打工。

ADVERTISEMENT

在石碣鎮一個五金廠,就有本村的十幾個年輕人。

時隔多年,我們都四十多歲了,當初去打工的一批人,多半仍舊在打工,并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工作也難找了。

我們的父母當初的選擇,是「來快錢,減輕家庭負擔」,但卻一定程度害了子女。

讓子女多讀書,見世面,從事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其二,擇位,不要圖安逸,要往高處走。

選擇別人難以替代的位置,或者打造一個好位置,人就會苦盡甘來。

若是一開始就選擇安逸的位置,結果肯定不樂觀。可是很多父母,就是這樣干的,因為誰都希望子女少吃苦。

在《紅樓夢》里,怡紅院的工作,是很多人愿意去的,工作輕松,還能接近寶玉,并且是核心部門。寶玉性格溫和,不會讓大家吃苦,也能給大家好處。

當時,寶玉身邊的丫鬟,多得叫不出名字。

賈府的廚娘的女兒柳五兒,管家林之孝的女兒小紅,都通過人情關系,安排到怡紅院。

可是後來,怡紅院里的人,終于體會到了「死于安樂」,小紅被王熙鳳要走,柳五兒被人懷疑偷了玫瑰露,被關了一段時間,墜兒被直接攆走。

要想子女擺脫底層,就要找一個有潛力的位置,而不是坐享其成。

其三,擇偶,不要貪錢財,要看人品。

多少父母,為了讓子女幸福,一開口就要對方給幾十萬彩禮。

捫心自問,彩禮多了,可以保證幸福一輩子嗎?

遇到好吃懶做的富二代、偷盜厲害的小人,就是有錢,也沒有辦法保證婚姻美滿。

雖然婚姻錯了,可以失婚,其中的代價,是巨大的。甚至有人因此一輩子困在其中。

婚姻是子女第二次投胎,找人品好的人,內心的境界高了,才是真的人往高處走。

ADVERTISEMENT

人好,婚姻安寧,錢財自然會有。

父母不要被社會的表面現象,蒙蔽了眼睛。你周圍的人,不代表真理。

02

父母最大的遠見,就是讓子女「咬定青山不放松」。

人們對「韋奇定律」做出評價:「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既聽之后不可無主見。」

別擔心我們看到的世界五彩繽紛,不怕聽到了很多人的建議,只要你自己能夠最后一錘定音,就好辦了。

我的鄰居老張,送幾歲的女兒去跳舞。

很多人覺得,老張兩口子都很胖,應該女兒長大了也會胖,跳舞的路,走不通。

女兒在九歲的時候,承受不了集訓的苦,也打算放棄跳舞。

老張的妹妹,心疼侄女,也站在孩子的一方,說放棄跳舞吧。

但是老張沒有動搖耐心勸說女兒。

現在,老張的女兒讀完師范,做老師。人生有了比較高的起點。

再看一個古人的例子:仇英,明代繪畫大師。他從小就希望當畫家,但是父母不能給他學費,于是安排他做油漆工。

油漆工能賺錢,也和繪畫有類似的地方,父母考慮到了這一點。

當仇英的油漆技術很火的時候,被唐伯虎請去,裝修房子。

從而,他跟從唐伯虎的老師周臣,提升了繪畫技術。

哪有什麼隨隨便便成功,不過是「守得云開見月明」而已。

具體來說,父母定下子女的未來,從三個角度去做。

其一,順從天性。找到子女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用興趣作為指引。

ADVERTISEMENT

其二,打造亮點。避免子女樣樣都會,般般不精,干一行愛一行。

其三,適時變通。根據時代的發展,調整子女的具體做法,條條大路通羅馬。

優秀的父母,確定主見是正確的,再確定主見不是固執的。

03

慈善家陳光標說了這樣一番話:「我帶我的小孩參加巴比晚宴的論壇,因為每一次我做慈善基金會和慈善捐贈都會帶他參加,培養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財富認識的感悟。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也做環保產業,賺了錢以后也和我一樣回報社會。」

是的,幾代人都去做高層次的事情,那麼大家都不會是底層人。

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光溜溜的來,起點高低在于父母。

想要子女不淪為底層人,別只是盯著高層,還要用智慧、善良、格局、經濟等,把子女推到高層。

父母之愛子,計當深遠。

子女之自愛,奮斗不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