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西藏、新疆這一帶旅游的話,搞不好就能遇上會和越野車賽跑的驢,要是運氣再好一點,也許能看見這種野驢和野狼大戰三百回合!
這個敢于和汽車賽跑、敢上嘴咬野狼的「絕世倔驢」,到底是何方神圣?
世界上的野驢被分為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兩大種,其中亞洲野驢又分為五個亞種,而分布在我國的有西藏野驢、蒙古野驢這兩個亞種,而我們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正是西藏野驢,人稱「藏野驢」。
藏野驢分布于中國青藏和新疆一帶的高原,這些高原的海拔約4200~5100米左右,在山間盆地、平緩的河谷階地以及丘陵、湖灘地等,都可以見到它們出沒的身影。
在外觀上看,藏野驢要比普通的驢子體型更加高大,也更充滿運動力量。
它的體長甚至可以長達2米左右,肩高約140厘米左右,四肢也比較粗壯,這就使得它可以在惡劣的環境中飛馳。
藏野驢的鬃毛短且直,背部以棕色或者暗棕色為主,在脖子,腹部,以及四肢則呈現乳白色。而且這顏色的分界也很清晰,一般情況下,在夏天藏野驢的毛色呈現深色,而到了冬季則呈現淺色。
藏野驢有著群居活動的習慣,游客平時可以看到有幾十只的藏野驢一起成群活動,雄性、雌性,以及幼驢會終年一起覓食活動。
特別到了夏天,在食物和水源較為豐富的情況下,可以看到有上百只的藏野驢一起生活,而在資源較為匱乏的情況下,可以看到約3~5只藏野驢活動,也有單獨活動的藏野驢。
要說藏野驢最讓人欽佩的特征就是,因常年生活在水源極度匱乏的環境中,它們練就了極度耐旱的能力,甚至可以在3~5天都有不飲水的行為。
除了有耐旱的能力以外,藏野驢找水源的能力也相當讓人佩服。即使藏野驢可以堅持5天不喝水,但它們還是要找到飲水點才能活下去,因此它們可以憑借自己靈敏的嗅覺和聽覺來找到水源。
通過自己靈敏的感覺器官,藏野驢不僅能隨意探測到數百米開外的風吹草動,還能探測到地下水是否豐富。
等到藏野驢找到水源點后,它們會用自己粗壯而有力的前肢進行挖掘,由于它們在這方面有著多年的經驗,以及再加上「孰能生巧」,藏野驢可以很快挖掘出來并美美大口飲水。
而它們所找到的水井,被當地人稱為「驢井」,它的深度約0.5~1.8米之間。同時,藏野驢找到的這個水井,也為高原地區的其他動物們帶來了便利,所以說它們是這片草原上當之無愧的「挖井驢」。
要說藏野驢在這片高原上的天敵,那還是比較少的的,別說棕熊、猞猁、雪豹等,就算是像藏獒、狼等這些草原上的殺手,都要怕它們三分。
明明就是一個吃素的,為什麼會這麼有殺傷力?
首先,藏野驢在體型上就已經非常龐大了,它的體重可以達到600斤,如果要是被它撞上了,就算不會撞死也會撞成重傷。
另外,除了敏捷的感官以外,藏野驢的奔跑技術也是數一數二的。據說,藏野驢的奔跑時速可達每小時45公里,如果奮力沖刺,甚至還能達到每小時60公里。
別說藏野驢跑步時速快,它的耐力也相當強,它可以一口氣跑50公里而不帶喘氣的。就憑這幾點,就足夠讓它的天敵望而卻步了。
而且,藏野驢的領地意識非常強,如果它感到附近有危機,會一言不合就「
尥蹶子」——馬上揚起它粗壯有力的后肢往天敵進行猛烈一擊。
不要小看這個后腳踢,它所釋放出的力量可是自身的5倍,換誰這麼一踢,沒有骨折都算是幸運的。
除了踢人以外,藏野驢被逼急了甚至還會咬死天敵。
曾經有目擊者發現,有四只流浪藏獒在追趕一頭落單的成年藏野驢。甚至有一只快撲上了藏野驢,出于本能反應,它使出了「尥蹶子」大法,狠狠往后面猛烈一踢。那條被踢到的藏獒立馬翻了個跟斗,便再也爬不起來了。
之后,另幾條藏獒仍然不甘示弱,繼續追趕。其中一條甚至成功撲上去,想狠命咬住它。卻不料,這只急紅了眼的藏野驢立馬將其撞到,并且撲上去咬住這只藏獒的脖子,叼起來甩來甩去,再將它狠狠摔到地上。
這一番下來,恐怕那只可憐的藏獒也是非死即傷了。就這樣,這只落單的藏野驢終于順利殺出一條血路,成功逃脫了......
看來,藏野驢也不是什麼好惹的對手,這也是為什麼那些高原上的狼只敢挑那些落單的藏野驢和藏野驢群體中的「老幼病弱」,都是為了希望能夠以最小的傷害獲得最大的利益。
藏野驢的脾氣非常倔,這個「倔」不僅體現在它的領地意識、攻擊能力以外,還體現在它那特殊的愛好上——和飛馳中的汽車進行賽跑。
是的,藏野驢不像其他動物,看到車子會遠遠躲開,而是會主動上前要求「一比高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