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 修身 修心
其實,做到輪式我們可以分階段來練習,一點一點的探索身體離輪式的距離,可以在每次練習中,經過充分的熱身后,去淺淺嘗試一下你所能達到的深度。
橋式,是輪式的預備體式,如果做不到很舒展而放松的橋式,不建議去嘗試輪式。
下面圖片中是橋式的兩個版本,我們來分析一下,上面的可以說是橋式的終極版本,我們可以看到,脊柱彎彎就像一座弧形的橋弓;但初期練習時候是很難做到的,大多情況下,呈現出來的體態是背部僅僅離地而已,就像下邊圖片中的樣子。
從橋式到頭頂能點地,可以說才是進入輪式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和艱難的一步。
還記得第一次做到這個程度時的興奮和不容易!當時是手臂非常的用力,然后后腦勺蹭著地,用力地讓腦袋轉過來,頭頂才頂到地面,撕扯得頭皮和發根疼。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只要頭頂能轉過來,身體會感覺輕松許多。
究其緣由,還是由于肩背的僵緊,脊柱的柔韌性差,所以后彎的角度達不到需要的程度,同時,有的朋友可能腋窩側肋部位僵緊,手推地也會特別的吃力,或根本用不上勁。
這個狀態不建議多保持,而是作為一個輪式練習的過渡階段,和檢驗自己身體條件是否能繼續深入的必要過程,如果在嘗試過程中,非常輕松就可以做到了頭頂點地,且脖頸沒有壓力的時候,就表明有了進入輪式的空間,可以嘗試下一步練習。
由于輪式中手指尖是朝后的,肩背力量不足時,頭部離地的力量,來自于手掌向下的推力及大臂后側和肩膀的力量,初期練習時很難找到這樣的發力點;而且由于胸腔不能很好的后彎伸展,身體的空間需要膝蓋的彎曲來達到,所以一般剛推起來都是下面圖中的樣子:
是不是感覺一點也不穩定,隨時會堅持不住落下來?是的,而且這個過程中手腕會非常的用力,由于身體前側的伸展已經達到了極限,不能形成很完美的后彎弧形,所以手腕處的反向角度變小受力過大,很容易手腕受傷或疼痛。
我們常說:做到是第一步,做好是第二步。完美的輪式是自由的、放松的、享受的,是脊柱自然而舒暢的呼吸,并保持一個完美的形狀。
剛開始做到上一步時,我們會發現手和腳都會承受很大的力量,背部、臀部及整個身體后側也會非常的累。但隨著練習,身體前側打開并主動的發力,手和腳需要的力量越來越小,甚至到后期,手和腳只是作為一個支撐點,而不是發力點,所以也不會有手腕疼的問題了。
在輪式中,脊柱的每一節都是伸展的,在伸展后再慢慢的彎曲,形成一個完美的扇形,每一節脊柱的受力也盡可能均勻,所以不會出現腰部的代償或脊柱的個別點用力,這時候的輪式就成為了一個很好的療愈體式。
輪式就像是后彎的一個開關,當你打開了它,后彎便完全呈現在你面前,你可以選擇是否繼續的深入,比如慢慢讓手腳的距離更近,比如你可以讓手肘輕松的放下來,或者更厲害一些下巴也可以著地。
后彎像一片無垠的海,你可以一直向前走,探索到身體更多的東西,嘗試去發掘一下你身體的潛力,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哦!
往期 · 推薦
【基礎練習】
【體式進階】
【體式進階】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