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和宇宙到底會怎樣死亡一樣難以回答,很多學者認為,宇宙形成于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俗稱「宇宙大爆炸」。
但也有學者認為,宇宙的形成起源于黑洞,而宇宙的死亡也會因為黑洞,這僅僅是一種假設:黑洞是宇宙中的「大胃王」,它會無情地吞噬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包括自身。
宇宙的死亡方式或許是這樣的,當宇宙所有的黑洞聯合起來后,黑洞吞噬了星系、星云、塵埃,最終化作一個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直到這個致密炙熱的奇點再度迎來爆炸,宇宙周而復始。
當然,不排除宇宙還有其它的消亡方式,就以「宇宙膨脹」為例,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存在限度的,就比如說溫度或是一個物體的質量。
而宇宙之所以會不斷地膨脹,并且膨脹得如此之快,以至于超過了光速,是因為宇宙當年造成的爆炸實在是太過劇烈了,乃至宇宙在138億年的時間里都未曾得到平息。
而在宇宙膨脹超過了一個限度之后,宇宙便會反向收縮,直到宇宙將所有的事物都擠壓在一個點內,這個點就是奇點。
以上兩種說法都有相同之處,那就是學者都認為宇宙是可以「周而復始」的,但也有科學家認為,一切的事物都是有終點的,宇宙也不例外,當宇宙死亡后,一切便不復存在了,宇宙并不可以重來。
這個想法就和中國古代「破鏡重圓」是一個道理,雖說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感情關系不可以再修復。
但我們都知道,一面鏡子被摔碎后,無論人們怎樣收集碎片,這面鏡子都不可能還原了,這其實就是宇宙真理中所說的「熵值」。
熵值是一種在封閉的熱力體系中不能做功的一定數量的熱能的計量單位,任何物體包括宇宙本身就在不停地消耗著能量,而能量消耗得越多,熵值就會越大。
并且,熵值還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就好比破鏡不能重圓一樣,宇宙一旦被毀滅,那麼想要重塑宇宙就幾乎是不可能的。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