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歲的劉阿姨,自從一年前查出了慢性胃炎后,對待飲食就變得格外小心。以前劉阿姨沒得胃病時,煮飯都喜歡吃硬的,而且經常吃香喝辣的,如今為了養胃,基本上頓頓都吃稀飯,早餐經常就隨便吃點稀飯加饅頭就打發了。劉阿姨的老伴張叔也只能跟著這樣吃。
幾天前,張叔去體檢時,結果出來后顯示張叔有點營養不良和血糖偏高,張叔認為就是劉阿姨天天這樣吃,才導致自己出現營養不良,為此還生氣起來。
中老年人的早餐一般都吃得比較清淡,多數人平時都喜歡吃點稀飯加饅頭,認為這樣不僅清淡還養胃,那這種早餐吃法是否真的和大家想的一樣健康?
其實,稀飯和饅頭都是主食,屬于高碳水食物。這樣的早餐組成營養成分單一,長期食用容易導致身體缺乏蛋白質、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引發老年人營養不良。
而且高碳水食物,消化起來更快,碳水被快速分解成葡萄糖,血糖會快速升高,身體接收到這個信號后,會加速胰島素的分泌,盡快把升高的血糖降下去,繼而就會出現犯困、餓了等情況。
張文宏醫生在一次全國臨床營養學術會議上就曾說過,長期食用精加工碳水化合物,很多支撐我們活到90歲。吃太多精加工碳水化合物會增加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是應該避免吃稀飯加饅頭這種高碳水的早餐。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健康與運動學院的Jonathan Little教授就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花費近10年的時間觀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結果發現他們血糖最高的時候是在早餐的餐后。
糖尿病患者早上對碳水化合物的處理能力很低,食用高碳水早餐會導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而食用蔬菜、雞蛋、奶酪等的低碳高脂早餐之后,餐后血糖則會大大降低,因此要盡量選擇低碳水早餐。
據《中國居民早餐行為白皮書》數據顯示,我國有53.9%的人沒時間吃早餐,有2%的人從不吃早餐。不少人覺得早餐吃不吃無所謂,尤其是一些上班族,為了多睡一會,經常不吃早餐。但你知道嗎,不吃早餐除了容易長胖、誘發膽結石、引發胃病等多種疾病以外,還會加速血管硬化。
日本營養學專家發現,不吃早餐會比吃早餐的人患心梗、腦梗的幾率更高。經過一夜的休息,人體血液非常粘稠,血流也很慢,不吃早餐的話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就會沉積在血管內壁上,引發動脈硬化。
不吃早餐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吃錯早餐同樣也會堵塞血管,尤其是以下這3種早餐,最好要少吃。
油炸類食物:油條、麻花、炸糕等油炸類食物屬于2A類致癌物,在反復油炸的過程中會產生丙烯酰胺、苯并芘等有害物質,增加致癌風險。而且,油炸類食物營養成分單一,且都屬于高脂肪含量、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熱量也較高,經常食用會增加脂肪肝、肥胖、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 腌制類食物:咸菜、酸菜等腌制類食物,本身屬于高鹽分食物,若腌制工藝不合格,就可能會有亞硝酸鹽超標現象,亞硝酸鹽進入人體會轉變為亞硝胺,食用過多會增加致癌風險。 反式脂肪食物:各種糕點、餅干、面包等零食中,都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且成分比較單一,經常吃會增加內分泌失調、肥胖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對早餐都不太重視,多是吃點咸菜就白粥或是稀飯加饅頭,這樣營養單一的早餐并不利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中老年人早餐一定要吃好,要保證有充足的營養。
一頓健康的早餐應該要包含以下三類食物:
補充蛋白質食物
蛋白質類的消化吸收要比碳水化合物慢點,有增加飽腹感、抑制食欲、平穩餐后血糖ADVERTISEMENT
主食要多選粗糧
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有助于緩解便秘,建議主食要粗細搭配,更好的平穩餐后血糖。像藜麥、黑米、薏米、紅豆、玉米、小米、燕麥米、糙米、綠豆和青稞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要避免熬制的太過軟爛,否則容易升高血糖。
蔬菜水果也要有
蔬菜水果能為人體提供多種營養物質,增加飽腹感,同時起到抗氧化的功效,早餐可以食用黃瓜、圣女果、甜椒、白菜等一些蔬菜。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馮亞東建議:中老年人吃早餐的時間最好要規律,早餐最好在6:30-8:30之間食用,并且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左右,進食時要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另外,早餐還要保證營養充足,包括蔬菜、谷類、高蛋白食物及水果4種食物,最好再搭配一小把堅果。
不吃早餐或早餐食用不當,都不利于身體健康,健康的早餐應該保證營養均衡全面,而且還要按時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