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成年人內心創傷,最好的解藥
2024/03/25

ADVERTISEMENT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工作上好不容易碰到晉升機會,卻質疑自己能力不足,默默選擇放棄。

社交里在跟別人產生矛盾時,總是不敢積極為自己辯解,生怕引起周圍人的注意。

和伴侶在一起,明明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卻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下意識地回避對方。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如果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他在自己的巔峰之作《自卑與超越》中,深入探討了生活的意義、自卑感與優越感等話題,并坦言:自卑是人類的通病,也是失敗的根源。

尤其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一抬眼就能仰望到別人的幸福,一轉頭又會發現自己的脆弱。

到最后,巨大的心理落差,會給我們帶來難以愈合的創傷,以及無止境的自卑感。

而任由傷口撕裂、一味否定自己,你注定一輩子都會在挫敗感中倒地不起。

其實,自卑能毀掉你,也能成就你,關鍵就在于你看待它的方式。

讀懂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你會明白自卑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消解。

1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埋著自卑的種子

創作《自卑與超越》之前,阿德勒在自卑的泥潭中掙扎了多年。

他出生于奧地利的一個富商家庭,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不幸的是,他的童年始終籠罩在死亡和病痛的陰影中。

他天生患有佝僂病,長期遭受矯正的痛苦,直到4歲才會蹣跚走路。

ADVERTISEMENT

5歲那年,他又患上嚴重的肺炎,被醫生下達了死亡通知書。

奇跡般地活下來之后,他接連兩次意外被車撞傷,在病床上躺了很久。

阿德勒長相丑陋,身材瘦小,成年后的身高不足一米六。

然而,如丑小鴨一般不起眼的他,偏偏有一個人見人愛的哥哥。

哥哥比他大兩歲,不僅身材魁梧,外表英俊,還是家里最聰明、最活潑的孩子。

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喜歡哥哥,母親也更偏心哥哥,時不時地冷落阿德勒。

後來,哥哥輟學當了商人,阿德勒則在學業上不斷進步,成為知名心理學家。

可每次面對哥哥時,他依然會落寞地低下頭,嘆息自己永遠也趕不上哥哥。

在《自卑與超越》中,他也反復強調:

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里也會感到自卑。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深埋著一顆自卑的種子,或許是外表不夠出眾,或許是成績不夠優秀,又或許是原生家庭的貧困……

無論一個人看起來多麼閃閃發光,都難免會有耿耿于懷的弱點,以及無法和解的缺憾。

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曾因自己的小鎮出身而自卑。

考上北京的大學后,鄰桌的女同學問他:「你從哪里來的?」

他的臉唰地紅了,扭著頭假裝沒聽見,一個學期都不敢和對方說話。

賭王家百億集團繼承人何超瓊,年輕時總是覺得自己不漂亮。

每次在公眾場合亮相,她都忐忑不安,生怕自己的形象不夠完美。

她還硬著頭皮嘗試各種浮夸的造型,一天到晚為外界的評價而患得患失。

阿德勒在書中說:「人生來就受周圍環境和人的限制。」

天賦、家境、機遇的差異,注定會滋生出無休止的比較,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完美。

ADVERTISEMENT

一旦你過度在意那些不足之處,它們就會成為扎在你心底的利刺。

不管你將外在的堡壘搭得多麼堅固,也無法抵御深入骨髓的隱痛。

2

逃避自卑,反而會加速自我毀滅

阿德勒通過大量的觀察,得出一個結論:

大多數自卑的人,會不自覺地限制自身行為,避免跟外界環境接觸。

他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舉出了兩個例子:

一個說話結巴的人,害怕一開口會被旁人鄙視,干脆不跟任何人來往。

漸漸地,大家越來越不愿意跟他說話,他的語言水平也愈發糟糕。

一個落魄的中年人,在同齡人的圈子里倍感挫敗,便故意傲慢地貶低他人。

他的刻薄和怨憤,令同事與朋友敬而遠之,導致他錯失了不少賺錢的機會。

石康在《那些不值錢的經驗》里說:「隱藏自卑、回避嫉妒、假裝自尊,這是我一生中做得最多的事。」

很多時候,人生就像一艘四處漏水的破船,就算你費盡氣力,也總有補不上的缺口。

看著缺口處涌入的洪流,無能為力的我們,往往本能地想要逃避。

但在這世上,唯一不能逃避的,就是逃避本身。

不敢直視自卑的人,永遠無法真正走出陰影,反而會終其一生為卑微感買單。

童話大王安徒生,從小家境貧困,相貌丑陋,羞于與異性接觸。

踏上寫作之路后,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心儀的女歌手表了白。

結果,對方不僅拒絕了他,還將他奚落了一番。

ADVERTISEMENT

安徒生大受打擊,再也不敢隨意參加社交場合,一頭扎進書房里專心創作。

30歲出頭時,他成為知名童話作家,卻依舊走不出內心的陰霾。

表面上,他假裝對婚戀不感興趣,拒絕了很多異性的示好。

私下里,他卻貶低自己又窮又丑,不值得被任何異性喜歡。

他還多次在日記和書信中說:「如果我長得漂亮,或者有錢,又有一小間像樣的辦公室,才有資格結婚成家。」

他困在自卑的牢籠中,把自己低到了塵埃里,一生都沒能獲得美滿的婚姻。

生命中的某些階段,我們總會在自卑感的圍剿下無處遁形。

可你一旦順從它的擺布,容忍它的蔓延,它遲早會將你的未來蠶食殆盡。

作家畢淑敏說:

自卑出現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只紙老虎,一戳就破了。

對自卑滿懷恐懼,步步后退,只會讓你落入更泥濘的沼澤,徹底失去對未來的掌控力。

真正明智的做法,是接納自卑的存在,承認自己的不足。

選擇與自卑正面交手,所有錐心刺骨的疼痛,都會變成一個人自我覺悟的催化劑。

3

克服自卑

是一個人超越自我的開始

《自卑與超越》中說:「自卑感本身并不是病態的,它們是人類地位增進的原因。」

阿德勒本人,正是在自卑感的驅動下,對醫學和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ADVERTISEMENT

為了找到救贖之道,他整日埋頭苦學,一路考上醫學博士、當上心理學專家。

自卑會帶來傷痛與失落,卻也是一個人認清自己的契機,不斷變好的開始。

學會以恰當的方式面對自卑,克服自卑,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

從自卑的陰影中探出頭去,你會發現生命里處處都是陽光。

1. 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自己

書中,阿德勒提出:只要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

當你學會客觀看待自己時,你以為的缺點,也許會變成隱藏的優勢。

看過網友@豆包的故事:

身為女孩,她卻天生肌肉發達,站在人群中顯得格格不入。

她將這一點視為恥辱,不敢化妝、留長發,還經常拿寬松的衣服裹住自己。

可後來,她迷上了街舞,報名了培訓班。

得益于一身肌肉,她比大多數同學的爆發力更強,跳得也更好。

她這才明白,原來沒有絕對的優缺點,找對位置,缺點也是被遮住的閃光點。

正如作家大衛·米切爾所說: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只要你愿意去看,你就能看到它的每一面。

認識自己,就是接納自己的好與不好,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你不必符合別人的條條框框,只需去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

當你坐在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就會發現自身的亮點,驅散自卑的陰暗面。

2. 改變心態,給予自身肯定

阿德勒剛上小學時,幾次考試下來,數學總是不及格。

同學們嘲笑他愚笨,老師也跟他的父親說:「不如早點送你兒子去學門手藝。」

父親卻果斷拒絕,并鼓勵阿德勒:「好兒子,你是最棒的,堅決不要相信他們的話!」

從那以后,每次遇到解不開的難題,或遭到別人的奚落,阿德勒都充耳不聞。

ADVERTISEMENT

他一遍遍默念父親的話,為自己注入信心,繼續專注地投入到學習中。

沒過多久,他的數學成績便突飛猛進,還多次考取全班第一名。

心理學上有個理論叫「自證預言」:即你相信什麼,未來就會發生什麼。

面對挫敗,消極的人會質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的努力,在自卑感中越陷越深;

積極的人,則會將其視為成長的起點,打起精神從頭再來,把一切扭轉到正軌上。

真正能束縛住一個人的,不是外界的打擊,而是自身的心態。

一句句脫口而出的自我肯定,就像是積聚能量與動力的魔咒。

無論遇到什麼低谷,遭受何種傷害,積極的心理暗示,都能助你滿血復活,越挫越勇。

3. 培養專長,建立自信支撐點

阿德勒在書中說:不要逞強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讓自己真正變得很強。

自信尚未萌芽之時,需要成就感的不斷支撐,才能逐漸壯大,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俞敏洪從農村考入北京大學時,覺得自己樣樣都比不過同學。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地學習,從早到晚都在背單詞。

沒過多久,他的詞匯量就達到全班第一,能夠快速說出任意一個單詞的詞義。

在同學們的驚嘆聲中,他慢慢找到了一點自信。

他開始積極跟其他同學來往,緊接著又站上講台、辦培訓班、開公司,步子越邁越大。

拿得出手的真本事,就是一個人行走世間最大的底氣。

從現在起,要試著找到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專長,循序漸進地提升難度。

每做好一件事,你的自信就多一分,人生也會前進一大截。

終究有一天,你會在不知不覺間,蛻變成最好的自己。

書中有句話說: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自卑感并非一種罪惡,而是我們努力變好,追求卓越的證明。

可這世上,有太多人把他人評價視為準則,將自身不足當作枷鎖。

他們在自卑的束縛下畏縮不前,將大把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內耗之中。

而阿德勒告訴我們:把自卑當作動因,激勵自己前進,才能真正超越自卑,實現自身價值。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在別處,就在你我的心中。

以從容的心境,不屈的態度,跟所有牽絆你的負面念頭戰斗到底。

戰勝自卑的勇氣,就是撫平一切內心創傷的解藥。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