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一句「臟話」,沒想到流傳了2500年,現在老師常說
2024/01/27

ADVERTISEMENT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文丨古風文史

編輯丨古風文史

引言

」你是老師,并不代表你所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這是師與生之間的一次較量與溝通。

古往今來,這種據理力爭的現象變得越來越普遍。而我們的古老思想家,孔子先生也遭受過這樣子的質疑。

要知道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言行舉止對后世一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而他的智慧格言更是深入人心,就像我們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等這些言論至今仍被廣泛傳頌。

可是他曾經在教訓學生時,因脫口而出的一句氣話,也被世人流傳了下來,以至于現在的老師們也常常會把此話用在那些冥頑不靈的學生上。

那究竟是何話可以「臟」字不帶的罵人呢?

人非圣賢之「孔圣子」

眾所周知孔子先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出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亦是如今的山東省曲阜市。那是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孔子的父親孔叔梁是魯國的一位官員,雖然地位不算顯赫,但家族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而他的童年也并不幸福,在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只能跟隨母親顏征在相依為命。因此也導致孔子少年時期無法接受正規的教育,但他非常好學,經常觀察大自然,思考人生哲理。

ADVERTISEMENT

他曾經在倉庫中看到管理人員閱讀書籍,由此產生了對知識的渴望。他主動請教,開始了他漫長的學習之路。

十七歲時,母親去世,他開始獨立生活。為了維持生計,他曾在魯國的三家貴族家里做過事,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這段時期,他深入了解了社會的各種層面,對他後來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

八年后,孔子正式開啟他的教育生涯。他開設了自己的學堂,教授學生讀書、寫字、禮儀等知識。他的教育理念強調道德修養、仁愛之心和忠誠之道,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孔子教學非常認真,他注重「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善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在他的教導下,許多學生在之后的發展都成為了出色的政治家、文化名人。

然而,在他眾多優秀學生當中,只有一個人曾正面對他的學說提出過異議。而此人的言行也常常引起孔子的關注和思考,那人就是宰予。

智慧超凡的宰予

宰予是魯國一個富裕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表現出卓越的才華和智慧。而他與孔子的相識頗具戲劇性。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第一次到衛國時,宰予正在衛國做官。他聽聞孔子到來,便迫不及待地去見孔子。

ADVERTISEMENT

宰予對孔子的學說非常感興趣,他認為孔子的思想可以為衛國的治理提供指導。于是,宰予決定跟隨孔子學習,成為了孔子的弟子之一。

他聰明機智,善于辯論,經常能夠用巧妙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宰予的這些特點,使得他在與孔子的相處中,顯得尤為突出。

站在宰予角度出發,雖然他對孔子的言論持認同態度,但他并不盲從,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這種敢于質疑、勇于探討的精神,同時也得到了孔子的贊賞。

那孔子說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的故事發生在《論語·陽貨》一章中。

當時,宰予對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出了一些質疑和批評,他認為孔子的教育方法過于保守,不夠開放和自由。

他們兩人的第一次爭論發生在喪葬制度上。宰予認為孔子的「三年之喪」制度不可取,他提出:「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他認為這樣的喪葬制度過于長久,會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

然而,孔子對宰予的觀點表示批評,他認為宰予的觀點「不仁」。孔子認為,喪葬是對父母的尊重和感恩,是對父母愛的回報。他強調,仁是內心的感動,而非外在的形式。

所以也導致在《論語·陽貨》中,孔子對宰予的評價是:「宰予口才厲害,可心態不好,得一域而失大局。」這表明孔子認為宰予在口才上很有能力,但在思考問題時缺乏全局觀念。

ADVERTISEMENT

并覺得宰予過于關注局部的利益,而忽視了整體的利益。

孔子認為宰予的觀點過于激進,因此對他的觀點作出了反駁,甚至一氣之下說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的話。

而這句話的原意是指已經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成美麗的藝術品,用糞便堆積起來的墻壁也無法涂抹成美麗的壁畫。

孔子通過這句話表達宰予的思想與觀點已經偏離了正確的道路,無法通過教育和指導來糾正。同時也表現其對宰予的失望和對教育原則的堅持。

惺惺相惜師徒二人

盡管如此,宰予仍然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倆的相處模式,可以概括為「尊師重道,相互啟發」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養靠個人」,老師在學習中是起到啟蒙的作用,但學生也要多主動思考問題,交流才能更好的成長。

宰予尊敬孔子,把孔子視為自己的楷模,但在學術問題上,他敢于向孔子請教,提出自己的見解。孔子則充分尊重宰予的獨立思考,對他的才華和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ADVERTISEMENT

這種師生關系,既有利于宰予個人的成長,也為儒家學派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總結

在宰予的成長過程中,孔子對他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不僅在學術上,還在品德、為人處世等方面,宰予都深受孔子的教導。

宰予繼承了孔子的仁愛精神,關注社會民生,積極參與政治實踐。他曾任衛國的宰相,致力于推行仁政,改革弊政,但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未能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但不得不說他們師徒二人的情感是非常深厚,在孔子的晚年,宰予仍然時常陪伴在孔子身邊,關心與照顧他的身體健康。

而對于「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應該僅僅根據一個人的天賦和環境來評價他的成就呢?

事實上,現代社會越來越注重個人的努力與奮斗。即使面對再困難的環境,「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後來也有這麼一句話:「化腐朽為神奇「。

參考文獻《論語》《史記》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古風文史」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