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要死的,不妨先看看《走到人生邊上》
2024/03/28

ADVERTISEMENT

2005年初,楊絳從醫院回家。

她想,這次是從前門走出,是站著出來的,如果是從后門太平間躺著出來,那就是「回家」了。

在醫院的病床上,她一直在想,這一生,已經走到人生邊上了。

如今,她已經是九十多歲了,又老又病又忙,既不管家事,也不需要照顧他人。

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到底是什麼呢?

她想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向前看,是死亡,是虛無,可人死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嗎?

人活一世,到了生命盡頭,回頭看我們這一生?我們會看到什麼?是虛無?是被名利物質占據的一生?是庸庸碌碌,還是曾努力做過自己?

于是,九十多歲的楊絳,將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思考寫了出來,就是作品《走到人生邊上》,她在書中自問自答,將很多人生的真相向我們一一道來。

01

如今,物質越來越豐富,可人們的生活卻沒有越來越容易。

很多人追逐物質,在物欲的世界里橫流,沒有信仰,唯一的信仰就是物質,就是搞錢,談到信念,就是唯心。

科學發現了很多規律,可是人類的心靈,依舊是一片不曾被好好探索的荒原。

ADVERTISEMENT

更可怕的是,如今人們對自己的心靈,越來越疏于探索。

生活越來越同質化,可是人們對自己的探索卻越來越少,對自己的了解也越來越少。

楊絳說:

人有兩部分組成,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

什麼靈魂?

每個人都有一個身體,而身體具有生命,即是靈魂。

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人的個性,人的個性是上天賦予我們的底色,我們一輩子都活在這個底色里,你會喜歡什麼,會愛上什麼,其實你的本性里都有。

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因為本性被蒙蔽了,沾滿了灰塵,人只能看到那些灰塵,以為那就是生命最重要的東西,其實灰塵之下,是美玉、黃金。

可是這些塵土是怎麼來的呢?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本來很干凈,可是這個世界的習氣、觀念、要求所污染,變得渾濁。

這就是一個事實,但幸好,人還有靈性,有良心。被喚醒的靈性要求我們去洗干凈自己的靈魂,去讓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好,而良心,不斷提醒我們要善良。

02

人有肉體,也有靈性。

肉體是下沉的,貪圖享樂,酒色財氣,令其沉迷,好吃懶做,追逐物質名利,追逐鮮花掌聲。

肉體是沉重的,將我們拉進物質欲望里,貪圖物質享受。

然而,我們的靈魂卻告訴我們,物質享受,是暫時的,人真正的長久的快樂,應該是由靈魂發出的,所以我們會渴望超越物質享受,從而獲得精神享受,會渴望從物質安穩,到靈魂真正的安定。

ADVERTISEMENT

楊絳先生說,靈與肉,處于矛盾斗爭之中,有斗爭,就有統一。

然而,但凡斗爭,就有勝敗。

有些人是肉體戰勝了靈魂,一輩子在物質追逐之中沉浮,得時歡喜,失時悲傷。

但喜悅是短暫的,悲傷卻是長久的。

還有一些人,靈魂戰勝了世俗的追求,從無休無止的物欲橫流里走了出來,試圖成為真正的自己,找到人生真正的平靜和幸福,開始照顧靈魂。

這些人,內心自由,也就沒有什麼能束縛他們。

但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爭斗,臨到生命盡頭,才能稍微看清一些東西。

或許可以稱之為命運。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那個在我們背后主宰我們,影響我們的東西,叫做命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說得玄乎一點,如同上帝之手的存在,說得無神論一點,人的命運,就是他所處的文化、環境、觀念等所有一切的總和。

但不管怎樣,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命運,也就造就了獨一無二的人生,且只有一次機會,你會成為這樣,而沒有變成另外一種樣子,盡管當初你離另一個樣子多麼近。

然而,你就是沒有成為那樣。

這就是命運,只有這樣的命,而沒有那樣的命。

不管怎樣,在我們背后,總有一個叫做命運的東西,讓我們只能在花花世界里選擇一種人生,除此之外,別無可能。

03

既然人生有命,那人到底能不能為自己做主?

楊絳講了一個故事。

ADVERTISEMENT

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政府許給了錢鍾書一個職位,在外人看來,那是很理想的職位。

但錢鍾書一口就拒絕了。

楊絳問他,為什麼要拒絕?

他解釋說:

那是胡蘿卜。

錢鍾書不愿被胡蘿卜引誘,他也就不會受大棒的驅使。

在楊絳看來,錢鍾書得到高官賞識,這是命,但是他拒絕胡蘿卜,這就是個人性格,是個人的自由意志。

後來,國內形勢不大好,有人勸他們夫婦出國,并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

這是命。

可是他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留下。

這是性格和自由意志決定的。

楊絳還講了自己年輕時的一段經歷,她二十八歲做了中學校長,那是應母校校長的邀請,她決定做半年試試。

可是後來又延長了一年,因為校長硬是舍不得讓她離開。

怎麼辦?

做下去是千順百順,辭職會逆水行舟,特別艱難,到底要不要離開?

然而,楊絳硬是辭職了。

她需要工作,需要賺錢,便去做了一個小學教員。

她說,這不是不得已,這是她的選擇,因為假如她聽從校長的安排,那就是順從別人的期望,雖然會過得好一點,但也只是一輩子繼承這個職務。

但楊絳渴望的,不是要當個校長,而是當一個作家。

所以她選擇離開。

這是她的選擇,是自由意志的呼喚。

回首一生,楊絳說:反思一生經歷,都是當時處境使然,不由自主。

但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

然而,就連自己做主,也只是造化小兒的玩弄,他讓你如此這般為自己做主,你就如此這般為自己做主。

大哲學家康德感慨:

唯天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越是思考,越是神圣。

這也許就是天命。

《中庸》里面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ADVERTISEMENT

天命是根本,隨性是修行。

04

人應該是自己的主人,這是毫無疑問的。

可人生,依舊是苦的。

人生實苦。

楊絳有段話說: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的。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侮辱你。

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

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

你要保護自己,就不得不時刻防御,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

你要與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

人生實苦,更苦的是,好多人就在操心、苦惱之中度過了一生。

貧賤的人,不得不為了衣食住行苦,成家立業了,又得為了家庭孩子苦。

而今這個社會,貧賤的,估計還得為能不能找到伴侶苦,因為大家都抱著一堆要求,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自身。

就算是富貴的,也有操不完的心,有難以填補完的欲望。

然而,就因為人生苦,所以我們才需要不斷修行,洗煉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這樣,才對得起我們在世間所受的苦。

楊絳先生引用牛頓在《原理》中說的:

大自然不做徒勞無功的事,不必要的,就是徒勞無功的。

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要修煉自己,怎麼修煉呢?肉體當然只能照顧好,讓他吃飽穿暖,別的不能再多了,所以要修的,是靈魂。

ADVERTISEMENT

當我們的靈魂變得越來越好,內在越來越豐富,我們的人生,也會越來越從容。

05

人,最可貴的就是自身。

可是人最容易忽略的,也是自身。

大多數人沉迷于物欲之海,在物質的漩渦中孜孜不倦地追求,卻不愿意花時間去認真地對待自己,不愿去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是聽從物欲的主導。

到老了,才突然發現,自己對自己的不在意,才感到遺憾,然而已經來不及了。

九十多歲的楊絳,走到了人生邊上。

她向后看看,想要探索人生的價值,楊絳一生,有過很多成就,她翻譯的《堂吉訶德》,她寫的散文,連錢鍾書都自嘆弗御。

她寫劇本,成了著名的劇作家。

她的一生,創造了很多文字,給這世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東西。

她說:

人活一輩子,鍛煉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生此世了。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事情,因為沉重的肉體在要求著我們,讓我們去經歷,去感受,也去工作,去為了物質奔波。

所以大概有時候能讓自己活著,并不給他人添亂,已經是一種成績了。

我總覺得,我們這個世界,過于執著于結果,總是希望有好的成績,希望能取得成功。

可到底什麼是成功?

很多人卻沒有自己的思考,只是隨波逐流地去追求,覺得物質多了,就是成功,錢多了,就是成功,名聲大了,就是成功。

然而,這真的是成功嗎?

假如一個人以靈魂為代價,去換取身外的物質,能算成功嗎?

所以,真正的成功,應該是以自我為基礎,去做一些適合自己的事,去過一種喜歡的生活,讓靈魂變得更好,更純粹。

人生的價值,也應該由此而誕生,是對自我的完善,而不是用物質去衡量價值。

ADVERTISEMENT

06

人活著,總會走到人生邊上,站在死亡的跟前。

就是說,人都是要死的。

那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有句話說,人吃飯,是為了活著,但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吃飯。

當然,我們現在也許還年輕,還不懂得人生的某些內涵,我們只是在生活,隨著生活在前進,可是想一想,當你走著走著,走到了人生邊上,你會怎樣看待自己的一生?

最近幾年,我很喜歡的一個詞就是,向死而生。

我們都在不可控制地奔向死亡,總有一天會投進死亡的懷抱,一頭扎進死的虛無。

可是看到死的結果,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為了活得更好。

從這種意義上來看,楊絳先生的這本書,也許能夠給我們某種啟示,當然,楊絳的看法和思考,也許未必是我們很多人需要的,但這是一面鏡子,它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怎樣思考這一生。

然后或許會更加清楚,應該怎樣活過這一生。

楊絳百歲之年,有記者問:

「我們應當怎麼做,才能變得更好,實現自我價值?」

楊絳說:

人生一世,無非就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自覺自愿地改造自己。

深以為然。

在死之前,好好改造自己,努力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如此,方不負在這世間走了一遭,經歷了那麼多事情。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