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孔子穿越到了現代,你們猜他最有可能做什麼?
教書?講學?No!依MAX我來看,孔子很可能成為健身界的大神!
你以為他只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平平無奇的儒家掌門,殊不知課本沒告訴你的是,孔子背地里還是個力大無窮、武藝卓絕、秒殺一大片的絕世猛男!
你印象中的孔子是不是長這樣,慈眉善目、儒雅近人
但實際上,這可能并非孔子的真實模樣。
作為徒孫,荀子曾這樣描述孔子的長相:仲尼之狀,面如蒙倛。
大概就是說孔子長得兇神惡煞,像驅鬼用的神像。而且在更多孔子的畫像中,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明·《孔子為魯司寇像》
*明·《孔子燕居像》
嗯,根據MAX多年的經驗,一看這長相就知道這體格子絕對不簡單!
果不其然!《史記》記載,孔子身高有九尺六寸。孔子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所以如果按魯尺一尺=20.5cm計算,孔子身高約1.97m!
而《史記》成書于西漢,如果司馬遷寫書時轉換成了漢尺,那就是1尺=23.1cm,算下來孔子的身高竟高達2.2m,跟姚明差不多!
雖然司馬遷用的何種計量方式無法確定,但很明顯不管那種方式,孔子都是一個身高兩米左右的山東大漢沒跑了。
而根據考古資料,春秋戰國時期男子的身高約為1.61米,就算考慮到尸骨位置變化引起的誤差,當時的人平均身高也不過1.7米附近
*孔子的身高在當時是妥妥的巨人了
難怪《史記》中記載,路人都驚嘆于孔子的體格——「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這哪是老夫子,妥妥的加強版龜仙人啊!
體型這麼壯碩的孔子,身體素質自然也強得嚇人!
《呂氏春秋》有言: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大概是說古代關閉城門有一種[插·入]上墻和地面的孔中的木頭,而孔子可以將其徒手舉起。
要知道古代的城門一般非常大,所以這種木頭是又粗又重,要一群人才打得開。然鵝,孔子一個人,還徒手......
莊子也說過孔子「力能叩關」,意思同上。總之,孔子力大如牛似乎是沒跑了。
這麼個大塊頭和力氣,按照現在人對健身人的偏見,必定是要噴上一波:
科科......MAX我只想說一句:單純!
《淮南子》中說孔子「足躡與郊菟,力招城關,能亦多矣。」意思是說孔子不僅力大無窮,還很靈活,跑得跟兔子一樣快。就問你怕不怕?
除此之外,孔子還是個精通射箭和駕車
的高手!
在儒家,不掌握掌握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其中「射」就是射箭,而「御」就是趕馬車。
而作為儒家的一把手,孔子的技術自然是爺爺輩的~
《禮記·射義》曾記載:「孔子射于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墻。」大概是說孔子射箭引來一群人瘋狂圍觀!可見技藝之高超,畢竟總不可能當場表演脫靶吧
至于駕車的技術,孔子屬于絕對的老司機,不僅能單手馭烈馬,還能同時揮舞兵器。
好家伙,碰上這麼一個猛男,打又打不過,跑又跑不過,就算你坐上車逃,人家直接一個漂移過彎就追上了,這誰不怕?
武力值拉滿的孔子,那自然稱得上是遇神降神,遇魔伏魔。
當時孔子有個弟子叫子路,為人桀驁不馴,年輕時常戴著雄雞似的帽子耍威風,拿著一把劍到處裝嗶,甚至連孔子都敢挑釁。
但就是這樣的刺頭,最后卻還是乖乖成了孔子的弟子,
你說是孔子以德服人我信,就是不知道是品德還是武德了~
而且孔子後來因政治失意,帶領弟子周游列國。當時社會又那麼動蕩不安,如果沒點本事,又豈能安全到達一個又一個國家?
孔子這一波刷新認知的形象,也不由讓網友們重新思考起《掄
論語》里孔子說的那些話,真正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我15歲就開始學習混社會
三十而立——
30個人向我挑戰才能有資格讓我站起來
四十而不惑——
40個人要跟我打,我才不疑惑,覺得很合理
五十而知天命——
50人對上我,我能打到他們知道什麼叫天,什麼叫命
六十而耳順——
60個人向我發起挑戰,光打他們耳光就能讓他們順從我
七十而從心所欲——
70人向我挑戰,我依然不慫,而且能隨心所欲地動手
那麼現在,我們再來想象一下:
一個兩米左右、力大無窮的山東大漢,手持一把弓,操練著馬車向你走來,背后還帶著三千愿為他出生入死的弟子,隨后非拉著跟你講道理,你啥反應?
反正換了我,MAX我是直接跪地磕頭認慫,然后雙手奉上新買的兩罐蛋白粉孝敬他人家。
啥也別說了,為了也讓別人心平氣和地跟你們講話,都趕緊操練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