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周處除三害》票房破4億,好電影值得!
實際上,我覺得這部電影好看,真的不是因為所謂的「尺度大」,畢竟比這種尺度大的暴力美學電影,咱也看過很多很多了。
我覺得它好看,是因為影片的很多細節做得好,能夠給人很多的思考和討論。它對于人性的討論,是開放性的,答案并不唯一。
所以,才有那麼多人解讀這部電影。
分析的角度雖然不同,但是好像都有些道理。
本文將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為何尊者林祿和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尊者面對陳桂林持槍闖入后,還絲毫不慌。
即便是開始就中了一槍,他也沒打算逃跑。
為什麼?
我們來看看林祿和過去干了什麼吧!
綽號牛頭,犯下五十多起槍擊案,殺了六個警察。
這肯定是死罪了。
對于他來說,殺一個是殺,殺兩個也是殺。殺平民是殺,殺警察也是殺。他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多活一天,就是多賺一天。
殺人,總是要給自己一個理由的,要說服自己。林祿和的理由就是他對陳桂林說的那一番話,
一場天災,一次地震,就死多少無辜的人。你恨過天嗎?你恨過地嗎?我們只不過多殺幾個人,那又怎麼樣呢?
不難猜出,他講給陳桂林的這段話,林祿和之前肯定講給所有來這里靈修的人聽。用天災無情奪走生命,達到讓信徒們漠視生命,輕視生命的效果。做到忘我,無我,才能獲得新生。
當人們聽信了他的話,連自己的生命都不在乎時,那他們的身外之物,就自然而然地留在了靈修中心。
林祿和對于這些信徒,其實已經徹底地掌控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已經掌控了這些人,那麼當陳桂林一人一槍走進來時,信徒們為什麼不一擁而上,利用人數的優勢控制陳桂林呢?
答案很簡單。
第一,信徒并沒有被洗腦成為尊者的爪牙。
第二,尊者沒有發話。
禮堂里的這群人分為三種人。第一種是爪牙,第二種是信徒,第三種是潛在信徒。
實際上,陳桂林走進禮堂的時候,是有一個人沖上去的。
這個人和門口被解決的長發男一樣,都是林祿和的爪牙,并非被洗腦的信徒,所以他第一個沖上去,結果被一槍撂倒。
尊者并沒有命令信徒對陳桂林動手,否則陳桂林兇多吉少。你回想一下,當時小胖媽媽自盡時候,那些信徒有多瘋狂。再回想一下,陳桂林「屠殺」時她們多不畏死。
為什麼林祿和不下命令?
因為,任何事情似乎都有反面。
當林祿和放下手中的槍,把控制人的思想作為武器時,這些年他做得非常成功,以至于某些時刻,他會無法自控地想用語言就掌控別人,扭轉乾坤。他以為自己一抬手,陳桂林就不會開槍。
ADVERTISEMENT
就像陳桂林剛來靈修中心時候那樣,林祿和一眼就看出他是道上混的,是來尋仇的,卻對他一通洗腦操作,最后完全拿捏他。
林祿和的自信,顯然是過頭了。
直到他中了一槍,說了一通話卻沒有效果時,面對陳桂林的槍口,他才不自覺的展現出他的恐慌。
陳以文(林祿和)這一段表演近乎封神。
當林祿和聽陳桂林說「如果接下來我槍里的九顆子彈都卡彈,我就走,如果沒有那就是天意,那就是上天懲罰你玩弄蒼生」,然后給子彈上膛后,林祿和的喉結動了一下,這是緊張和害怕的表現。
第一槍,卡彈了。
第二槍,卡彈了。
林祿和笑了。莫非是天命,真的站在了他這一邊?
還剩七槍,笑的有點早了。
果然假話說的多了,自己都信了。
因為第三槍,他就被爆頭了。
林祿和怕死嗎?不怕死。怕死就不會去犯殺人的重罪了。但是,他又是那麼的貪,貪金錢,貪女色,貪僥幸不死。
但凡事都有因果。
林祿和曾對陳桂林說,「人的死,都是咎由自取的」。
是啊,如果不是貪,
林祿和可以藏身很多年都不會被發現。
這就是貪的因果。
女領唱為何也不懼怕陳桂林手中的槍呢?
有人開腦洞,說女領唱才是靈修中心真正的boss,因為林祿和曾說過,那本書不是他寫的,以及女領唱的站位一直是正中間,林祿和死后,她繼續接盤穩住。
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因為她如果是boss,那她下線的方式也太草率了。
試想想,如果她是boss,那麼尊者不過是一個幫她賺錢、幫她扛雷的傀儡。傀儡倒了,她再找一個傀儡就好了,何必把自己搭進去呢?
如果她是boss,她能夠把林祿和這樣的通緝犯榜一大哥忽悠到「放下手槍,立地成尊者」,為自己賣命,她一定是手段高明。
既然手段高明,就不可能犯那麼低級的錯誤。
忍一時,風平浪靜嘛!
所以,女領唱在陳桂林走出禮堂后領唱的目的,很顯然是一種挑釁,對陳桂林赤裸裸地挑釁。
那時那刻,她已放棄生命。
雖然她相比那些信徒而言,是相對清醒的。她知道林祿和是在騙人,自己也在騙人,但是她依然待在林祿和身邊,久而久之,對于生命的那種漠視,早就印在了骨子里。
從另一種角度看,她也沒能逃脫林祿和的洗腦。
不然,在心愛之人中槍的時候,哪怕她不能沖過去保護,但至少也該有所行動,而不是毫無反應。當心愛之人死的時候,她應該是不顧一切跑過去,把對方抱在懷里。
林祿和死的時候,她和其他人一樣,嚇了一跳,但也只是這樣了。陳桂林走出去后,女領唱做了什麼?
她甚至都沒有動一下林祿和的身體,就開唱了。
這說明,她和林祿和之間,是沒有愛情的。她懷了林祿和的孩子,但那不是愛情的結晶,而是信仰的結晶。
她不是為林祿和向陳桂林挑戰,而是為了信仰向陳桂林挑戰。
所以陳桂林殺掉的,并不是一個無辜的孩子。
以上,是我個人對于影片角色的理解,如有偏頗,非常正常,歡迎評論區討論。
—本篇完 關注后看更多—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希望可以點個【在看】,加個【關注】,把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這樣才能找到我。
我是七七,咱們交個朋友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