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又上熱搜,這次不是放生魚豆腐、牛奶這樣的離譜行為,而是一群中年人花了上百萬,從市場上買下兩車準備屠宰的羊。
從12月27日的視訊畫面來看,裝滿羊的車上有許多佛像,圍觀人群也手捧佛像,十分虔誠。
有人認為這是人家自己花錢買的,救下即將被屠宰的動物有什麼不好,雖然夸張了點,但的確是善舉。也有人對「放生」很有意見,覺得犯了錯的人才會想著放生「積福報」,有那麼多錢不如捐到災區。
正如市場方面的表示,沒有違法違規,合法交易,那他們也管不了,不過在我們看來,就很有必要再次科普一下,這樣盲目放生家養動物,基本等于是「殺生」!
比如這樣放生入侵物種
家羊放生,生存難度是很大的
,在圈里它們享受到人類給予的保護,不受風雨困擾,每年定時打疫苗,得病了能得到治療,傳染病也能得到及時的隔離。
可到了野外,它們很難找到一個躲避風雨的地方,羊淋了雨就會生病,倘若得了傳染病,有著集群習性的羊,勢必會造成大多數的傳染死亡。
獸醫給羊打疫苗
第二大生存困境就是天敵,羊作為一種弱小的食草動物,是很多猛獸的美食。
在野外生存的羊還好,它們早已習慣了這種弱肉強食的世界,可懵懵懂懂的家羊在猛獸面前,缺乏必要的自救能力,很容易被捕獲。
天上地下都有天敵
即使放生在沒有猛獸的地方,還有一種捕食者——人類,羊上了山沒了主人看管,有人可能要打起歪心思,跟著放生足跡去偷捕這些山羊。
還有一個就是食物問題,雖然野外的青草豐富,可到了冬天大雪封山,草都枯萎時,家羊不像野生羊那樣能在雪里面找吃的,很容易被餓死。
不過,廣東是很少下雪的,假設這些家羊放生后能正常活下來,并且開始繁衍,那一連串的生態問題就要發生了。
這一點,可以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來看看山羊泛濫帶來的危害。
在澳大利亞的殖民時期,英國殖民者從英國帶來了一些山羊和綿羊,在澳大利亞植被茂密的土地上,畜牧業很快就發展起來。
隨著綿羊的基因改良,它們產毛、產奶、產肉經濟效益提高,當初一起來的山羊卻因為肉質口感差,遭到了人們嫌棄,被放生到了野外。
當時澳大利亞的巨蜥、袋狼等主要捕獵者在人類的活動下早已滅絕,只剩下野犬,但野犬主要在平原活動,這些山羊到了山地生活,成功避開了它們的捕殺。
放生的山羊在野外繁衍生息,數量迅速擴大,開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威脅。
山羊以草為食,它們不僅吃草的上部,連草的根都要扯起來,這就導致了它們啃食過的草場,來年很少能春風吹又生。
這些山羊的瘋狂啃食,使得原本只有20%荒漠地帶的澳大利亞,土地荒漠化日益加重,這些山羊和野駱駝一起,將澳大利亞的草場一片片破壞。
當山里的野草不再滿足它們生存需求時,這些山羊開始向人類的莊稼地進發,啃食人類種在地里的農作物。
植被被大肆啃食后,當地的袋鼠袋熊等有袋類動物的食物越來越少,并且棲息地也被山羊擠占,這些本土有袋類動物的生存受到了威脅。
山羊與人類的矛盾愈演愈烈,澳大利亞為了治理山羊的問題,每年花費上萬美元,但效果都不顯著。澳大利亞官方還試圖用直升機掃視和軍隊來鏟除這些山羊,但都不是可行的方法。
政府動員民眾參與捕獵野山羊,他們在野山羊身上植入芯片,開出賞金,只要獵殺到帶有芯片的山羊,就能得到翻倍的賞金。
這種懸賞的方式刺激了人們獵殺山羊的積極性,但澳大利亞人口畢竟太少,山羊卻早就達到400萬只,光靠獵人捕殺還是很難取得成效。
澳大利亞還考慮引入先進技術來追蹤控制山羊,例如用無人機來檢測定位等。
如今政府正積極尋找有效措施來解決山羊隱患。
從澳大利亞的山羊泛濫可以看到,破壞植被、加劇荒漠化。危及本土野生動物的生存,進而危及人類,是家羊隨意放生的可怕后果。
不止山羊,當年加拿大放生的一些野豬,如今已成為超級野豬席卷北美,造成大量的損失。隨意放生家畜是一種錯誤行為。
家羊放生,若是死亡,就是一種殺孽,若是活下來,對其他動物是種浩劫。不科學的放生,不是善舉,反而是種罪孽。
放生的目的為何不加議論,但放生的前提是不能對自然生態、社會環境造成影響。要做到這點,正確的放生就非常重要。
首先進行放生的生物就要選擇好,放生家羊的行為就足夠離譜,放生礦泉水、魚豆腐
這些不算生物的東西,更加離譜。
能進行放生的生物應該是本地的野生動物,連飼養的寵物和經濟動物都要排除在外,外來物種更不必說,因放生不當造成的物種入侵沒少發生。
另外,放生的生物還要經過嚴格的檢疫,人類培育的家畜可能對某些病毒免疫,但這些病毒對野生動物來說就是死神,那就不是善業而是冤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