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老人吃降壓藥10年,吃成腎衰竭?醫生:他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
2024/01/08

ADVERTISEMENT

前幾天發了有關的新研究科普文章,有許多讀者跑到后台來問小九:

一直堅持按時服用降壓藥,但始終沒有降到「最佳血壓值」,是否要加大劑量服藥才行?

這問題把小九嚇了一跳,隨意增減服用高血壓藥,可不是什麼能夠由患者自行決定的小事。

目前我國已經有2.5億高血壓患者,多數患者的高血壓不能被治愈,只能控制,而降壓藥依然是被廣大患者依賴的降血壓主要措施。

許多患者因長期與降壓藥相伴無事,就覺得高血壓與降壓藥不再可怕,大意松懈。

然而,近年來報道高血壓患者長年「服用」降壓藥,最后紛紛患上腎衰竭的事例,卻不在少數。


一、吃降壓藥反而招來腎衰竭,是藥出了問題?

武漢的陳老伯今年77歲,患高血壓已經10年了,一直靠降壓藥維持。雖然說血壓控制得不算理想,但身體也沒出過什麼大問題,所以他也沒有放在心上。

但近年來,他偶爾會出現視力模糊的情況。尤其是最近,他越來越看不清眼前的畫面了,于是便來到醫院看診。

沒想到這一檢查,有問題的不是眼睛,而是他的腎!

陳老伯的血壓高達210/100mmHg,血肌酐高達761μmoI/L,足足超出正常值六七倍,

ADVERTISEMENT

診斷結果為慢性腎衰,以后的日子都必須在血液透析中度過。

自己身體一向正常,冷不丁被查出了慢性腎衰,陳老伯忍不住懷疑是降壓藥把自己的腎給毒壞了。

醫生聽完卻遺憾地搖了搖頭:毒壞腎的不是降壓藥,恰恰是一直沒控制好的高血壓!

原來,陳老伯雖然長年服用降壓藥,但血壓控制得并不好,忽高忽低。血壓高時,血管壁壓力隨之增加,血管受損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液流動,導致腎臟缺血、萎縮,腎功能逐漸下降。

高血壓還會損傷腎小球,破壞腎臟濾網系統,久而久之,腎功能就衰竭了。

據統計,如果無法長期有效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患病15年后,便會腎功能不全。我國透析登記資料顯示,近些年來,導致尿毒癥透析的第三位病因,正是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害。

二、腎衰竭的高血壓患者,做錯了什麼?

另一位高血壓患者李某,今年65歲,患有高血壓10年。

醫生一開始給他開的藥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起初李某遵照醫囑服藥后,偶爾會感到頭暈頭痛,詢問醫生得知,這是降壓藥擴張血管導致的不良反應,后續建立耐受后便會沒事。

果然,李某后面不再出現不舒服癥狀,但卻在服藥10年后,被檢查出慢性腎衰竭。

ADVERTISEMENT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款長效降壓藥,一天只需吃一次,就可以達到24小時平穩降壓的效果。

為何堅持服藥的李某,還會患上慢性腎衰竭?

原來,李某在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一年后,便擅自把藥換成了更加便宜的硝苯地平。

而硝苯地平雖然也有降壓效果,但是屬于短效降壓藥,一天需要吃3次,而且沒有靶器官保護作用。

這是李某的第一個錯誤,沒有遵照醫囑服藥,擅自更換藥物。

確診高血壓后,李某并沒有做到醫生叮囑過的,合理飲食、低脂低鹽、戒煙戒酒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而是重復著以前重口味的飲食習慣,每餐都要喝上幾兩白酒。

這也就導致了李某的高血壓長年未能有效控制,從而慢慢損傷腎臟。


三、3個方法,維持「最佳血壓值」

許多高血壓患者以為,自己只要把血壓控制在140毫米汞柱,就萬事大吉,高枕無憂。

其實,140毫米汞柱是標準降壓值,卻并非最佳血壓值。

美國心臟協會2023年科學年會公布了一項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發現高血壓人群將收縮壓(高壓)降到120毫米汞柱以下,能夠顯著降低不良心血管疾病風險及死亡風險。

那麼,如何維持「最佳血壓值」呢?關鍵有三點:

ADVERTISEMENT

1、定期測量血壓

許多高血壓患者只顧服藥,卻沒有定期測量血壓的習慣,于是并不知道自己的血壓處于什麼水平,是否需要強化降壓,僅憑自我感覺還過得下去,便掉以輕心,這樣是很危險的。

每一位高血壓患者都應該定期監測血壓,可以在家準備一個血壓計,定期測量,做好記錄,一旦發現血壓持續異常,應該盡快就醫。

2、正確選擇血壓計

為了更方便精準地測量血壓,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用經過校正的電子血壓計來替代水銀汞柱血壓計。

其次,可優先選擇上臂式血壓計。許多人因小巧便攜,可能會選擇腕式血壓計。然而腕式血壓計在使用時,很難將血壓計與心臟齊平,導致測量結果誤差變大。

而手指血壓計的測量結果也不夠穩定準確,因此建議首選上臂式血壓計,并盡量選擇標注了通過歐美認證的ESH、AAMI或BHS字樣的血壓計。

另外,電子血壓計需要每年校準一次,廠商一般能夠提供校準服務。

3、正確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前,盡量避免攝入煙酒等刺激性食物。測量血壓時,應將手臂平放在桌子上,使上臂的高度與心臟大致平齊。

ADVERTISEMENT

血壓要連續測3次,每次間隔1-2分鐘,然后選擇其中2次比較接近的血壓取平均值,血壓值的差距要保持在5mmhg以內。

總而言之,高血壓不僅要控制,還要維持;按照醫囑吃藥,定期測量血壓,保持健康生活三者缺一不可。

參考資料:[1]《降壓藥堅持吃了10年,查出腎衰竭!醫生指出一個關鍵錯誤……》.光明網. 2023.07.22[2]《吃了幾年降壓藥,卻發生腎衰竭?醫生:他犯了3個錯誤,值得反思》.泌尿外科李冠儒醫生. 2022.10.22.[3]《血壓控制的這個數,死亡風險大大降低!這樣運動,不吃藥也能降壓》.我是大醫生官微.2023.12.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