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
眾所周知,韓劇一般是一周更新兩集的模式,總是吊人胃口。
但該片很懂事,直接一口氣放出全集,讓人看得過癮,流暢。
最重要的是,它并沒有高開低走,而是在電視劇行業里久違的播出之后,評分還逐漸上漲的趨勢。
廠長眼看著它從8·6分,逐漸漲到8·8的高分。
可見,該片的品質是有目共睹的。
影片講述的正如片名所示:精神病房的故事。
關于精神病,每個人可能都不陌生,哪怕身邊沒有遇到過,但是在新聞上都有看見。
幾乎每年都有更新。
但,看完此片之后,不要以為精神病患者離我們的生活很遠。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都是徘徊在正常與非正常的邊緣人。
我們離精神病不過都是一步之遙而已。
在該片中,并沒有很籠統的簡單介紹一下此類病情,由此便展開男女主角的愛情line了。
要知道在國產醫療劇中,最常見的通病就是借著醫生職業的光環作為幌子,展開開始愛情劇。
無論什麼劇情套路,最后總是落在愛情上。
以至于,我們真的錯過太多好的題材。
本片完全就是以精神病房護士的日常生活角度展開,試圖向我們展現精神病人所觀察到的世界具象化。
在這里,幾乎每一集都有一個主要的病癥,抑郁癥,恐慌癥,焦慮癥,躁動癥......
每一個聽起來都那麼陌生且熟悉。
每一個病患的故事都讓我們動容且有共鳴,比如第一集中被母親嚴格控制一生的女人吳莉娜。
在母親的控制下,讓她透不過來氣,以至于徹底迷失了自我。
在外人看來,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她有體面的高學歷,嫁得好,有法官丈夫寵愛著她,住著豪宅。
完全就是妥妥的人生贏家。
但是她卻瘋了,整天尾隨一個男人,把他當成自己的情人。
甚至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光衣服跳舞,當人們指著她大罵她是瘋子的時候,她莫名的會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幸福,開心。
她得的是典型的躁動癥。
金成植,因為職場壓力與上司的精神虐待導致患上了社交恐懼癥。
這在當下快節奏的工作壓力下,顯得特別的普遍,人恐懼到一定程度會是什麼模樣呢?
感覺所有人都在盯著我,看我出丑的感覺。
即便是不認識的人也一樣,會感到緊張,壓抑。
還有如溺水般窒息的恐慌癥。
電視劇完全拍出了這些患者的絕望和窒息感,那是一種即將死去的恐懼感。
就連女主也未能幸免,她是精神病院的護士,因為感情深厚的患者去世導致患上了抑郁癥。
關于抑郁癥,人們大多也是通過張國榮,喬任梁,羅賓·威廉姆斯等名人去世后才逐漸了解的。
它像一個魔鬼吸收了一個人快樂的靈魂,讓人永遠都無法獲取快樂的感覺了。
你縱使知道自己的行為會使家人,朋友擔心,周圍的人都在為此受折磨,但是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不斷的將你拉入深淵。
以至于你徹底無法呼吸。
面對以上這類病人,大家總是說的最多的幾句就是:
多出去走走,散散心。
曬曬太陽 ,保持心情愉悅。
可是道理都懂,但是請不要對他們說這些看似關心的話,因為在生病的時候,他們是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任何情緒。
有一位網友精準的描繪過病發的狀況:
桌上有一杯水,我好渴。
但卻伸不出手。
別人以為我懶。
我有意志,也有力氣。
但我病了。
這是一種意志控制不了力氣的病,因此我整個生命失去了活力。
正如女主,明明她就是精神病科的護士,可如今她自己卻住進了精神病房。
這都不是她所能控制的。
很多人看了此片之后,不敢說對每個角色可以感同身受,但的確從某些人物身上,看到曾經的自己。
是的,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很脆弱,都可能生病。
在吳莉娜住進病房的那一刻,女主就曾發出過疑問,她家庭優渥,丈夫又是法官,一切都是那麼體面的生活。
所有人都愛她,她到底缺什麼才導致生病的呢?
精神病醫生告訴她:
難道擁有充分的東西就不會得精神病嗎?
反過來要是缺乏什麼就會得精神病。
精神科是心理免疫力低下時來的地方,跟骨折了去看骨科,感冒了去看內科是一回事。
無論是誰,無論何時,都會有變脆弱的時候。
換言之,它離我們每個人都并不遙遠。
雖然整部劇的氛圍都有些生病的悲傷,但也有強大的溫暖與閃耀。
正如網友而言:影片前半段講述病房故事,后半段人生救贖,主題直接升華。
精神病也只是一種病,是生病不是犯罪。
當病房的家屬得知女主曾經得抑郁癥住過院之后,一個個都開始公開抗議,覺得她沒有資格為自己的家人治療。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