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溜肉段,名氣響亮,讓人垂涎三尺。即便在寒風凜冽的冬天,這道菜也能讓人吃得滿頭大汗,欲罷不能。像我這樣一個初次嘗試的南方人,竟也被它的魅力所俘虜,做出了令人滿意的版本。不信?那就聽我細細道來。
那天心血來潮,想嘗試點不一樣的。在超市里轉悠,一塊梅花肉映入了眼簾,肥瘦相間,宛如大理石花紋,美得讓人心動。再加上尖辣椒、蔥姜蒜等一眾配料,一場與美食的艷遇即將上演。
話說回來,這溜肉段和鍋包肉可謂是東北餐桌上的「雙璧」。要做好這道菜,選料是關鍵。土豆淀粉是不可或缺的,它能讓肉炸得酥脆,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而梅花肉則是另一個秘訣,它既有瘦肉的筋道,又有肥肉的滋潤,是這道菜成功的關鍵。
好了,閑話少說,咱們趕緊動手吧!
先將土豆淀粉加清水泡制半小時,這淀粉糊可是個「非牛頓液體」,稠度得恰到好處。梅花肉切成方丁,用料酒和鹽稍作腌制。腌制好的肉丁裹上這特制的淀粉糊,下油鍋一炸,立馬就變得金黃酥脆。
辣椒和蔥姜蒜也不能少,它們在這場味覺盛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辣椒要選尖的,炸一下即出,保持爽脆;蔥姜蒜則負責提供那一縷縷誘人的香氣。最后的調料汁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各種調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味道,既有咸香,又有酸甜,讓人回味無窮。
當所有食材準備就緒,接下來就是翻炒的環節了。火候得掌握得恰到好處,既要保證肉段的酥脆,又不能讓調料糊掉。一番翻炒之后,溜肉段終于大功告成!
梅花肉:一塊、尖辣椒:2個、蔥姜蒜末:適量、料酒:1勺、鹽:1茶勺、土豆淀粉:100g、清水:適量
調料汁:料酒1勺、生抽2勺、老抽勺、蠔油1勺、鹽少許、淀粉1勺、十三香少許、清水半碗
1、土豆淀粉加適量清水提前浸泡半個小時。制作面糊時,將淀粉中的多余水分倒出,只留下一點點水。這樣就能得到一碗非牛頓液體的淀粉糊。
2、豬肉切成方丁,加入料酒和鹽,抓勻后腌制5分鐘。這樣能讓肉丁更加入味。
3、油溫5成熱時,將肉段放入淀粉糊中拌勻,然后放入油鍋中炸至10多秒。
定型后,再翻動肉段,炸至酥脆即可撈出。這個過程中要控制好油溫,避免炸糊。
4、將尖辣椒切成段,過一下油后立即撈出。這個步驟是為了增加菜肴的口感和色彩。
5、將炸好的肉段回鍋,復炸1分鐘,然后撈出控油。這樣能讓肉段更加酥脆。
6、油熱后,加入蔥姜蒜末爆香,然后加入調料汁炒至稍微濃稠,冒泡后倒入肉段和辣椒翻炒均勻。最后撒一把蒜末提香即可。這個過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炒糊。
端上桌來,只見盤中肉段金黃誘人,辣椒鮮艷奪目,蔥姜蒜點綴其間,猶如一幅色香味俱佳的畫卷。嘗上一口,外酥里嫩,咸香四溢,那種回農村吃席的味道瞬間涌上心頭。兩碗米飯打底?不,三碗都不夠!
說起來也怪,這麼一道家常菜,竟然讓我這個南方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東北風情。
或許這就是美食的魅力吧,它能夠跨越地域的界限,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分享這份快樂。
如今的我已經對這道菜駕輕就熟,時不時就會給家人露一手。每次端上餐桌,總能收獲一片贊譽之聲。那一刻的我仿佛成了東北大廚的化身傳遞著美食的快樂與家的溫馨。
所以啊朋友們別猶豫了趕緊試試吧!說不定你也能在自家的廚房里創造出屬于你的「東北溜肉段」傳奇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