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橋邊,只見一個又矮又胖的和尚,正附耳對一個又高又瘦的秀才低語著,似乎盤算著什麼計謀。
而他們面前,則是一個貌若天仙的寡婦。
一個和尚、一個秀才、一個寡婦,為何會共同聚首在河邊?和尚和秀才又盤算著什麼計謀,是否和寡婦有關呢?
傳說湖北恩施的轎頂山旁、野貓河畔,有一座橋,叫做清和橋,始建于清朝,具體年份不可考。
清和橋旁建了一座極具土家族風格的吊腳樓,樓里住著一個年輕女子,名諱覃碧蓮,時年也不過二十有一。
覃碧蓮天生麗質,方圓十里八鄉無人不知其膚如凝脂、貌若天仙。
甫一及笄,覃家的門檻都快被說媒之人踩塌了。
待覃碧蓮千挑萬選,好不容易選中一名最佳夫婿,情投意合,天作之合。
怎料堪堪新婚燕爾,丈夫便突然暴斃,覃碧蓮就此做了寡婦。
彼時土家有一習俗,若過門媳婦未曾生育,便由夫家當閨女一般養著。
在守寡一年后,女子可以選擇另覓良婿嫁人,或是替夫家招個上門女婿。
自覃碧蓮守寡開始,周邊單身未婚男子,或是鰥夫都對她「虎視眈眈」,就等著她守期一滿,便前去提親。
很快,一年即將過去。
雖說尚未期滿,但許多男子都已經按捺不住,紛紛涌向清和橋,就算說媒不成,一睹覃碧蓮芳容也是極好的。
覃碧蓮早就不堪其擾,對來者臉色也不善,後來更是干脆不搭理。
就在某一天,一個又高又瘦的秀才,和一個又矮又胖的和尚同時來到清和橋。
此時,覃碧蓮正在野貓河畔淘米,遙見這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身影而來,便暗知其意,但佯作不知,全不理會。
和尚和秀才慕名前來,見覃碧蓮膚白勝雪、體態優美、面若桃花,不覺看呆,可無論他們如何說話,覃碧蓮都恍若未聞,顯然不愿理會。
為了能與覃碧蓮搭上話,二人只得想個辦法。
忽然和尚「靈機一動」,馬上對秀才耳語,秀才聽罷連連點頭,忙稱「好主意」。
覃碧蓮淘完米后,被二人攔住,無論如何都通過不得。
覃碧蓮嗔怒,秀眉緊蹙,詢問二人到底意欲何為。
和尚和秀才笑著說,他們想跟覃碧蓮來個賭注。
如果覃碧蓮想他們讓道,只要他們出上聯,覃碧蓮回得出下聯,便放她離開。
覃碧蓮心知,這兩人雖出身佛門、飽讀詩書,卻其實和市井無賴無甚兩樣,更是瞧不起她這山野村婦,故意拿對聯為難她。
對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濃縮了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展示智慧的集中體現之一。
是以,若是一人想展現才華,出對聯、答對聯便成為了優先選項。
秀才和和尚此舉,一是挫挫覃碧蓮的銳氣,讓她不要如此高傲;二是展現自己飽讀詩書的形象。
于是,他們出的上聯,不僅要讓覃碧蓮答不出來,還要達到羞辱她的目的。
二人看向旁邊的清和橋,計上心頭,秀才清了清嗓子,說道:「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去掉喬邊木,加女便是嬌。嬌妻立橋下,哥哥愛嬌妻。」
這題目,與其說是對聯,不如說是情話。
秀才將「橋」的話頭引至「嬌」,以拆字的手法調戲了覃碧蓮一番。
秀才說完,更是露出不懷好意之笑,深覺自己占到了覃碧蓮的便宜。
其實,這上聯也并非只有曖昧,也是有典故所在。
據悉三國時期,周瑜嫉妒諸葛亮才華,試圖除之而后快,于是心生一計。
當時,周瑜設宴款待諸葛亮,并在席間以玩笑話形式做了個賭注,他們來對對聯,若是誰輸了誰就砍頭。
于是,周瑜想出了一句上聯:「有口也是吜,無口也是丑,去掉丑邊口,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長得丑,百里難挑一個妞。」
諸葛亮知周瑜暗諷其妻子,便也不慌不忙回應道:「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是嬌。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二嬌。」
諸葛亮的漂亮反擊,讓周瑜語塞,繞進了他自己的圈子里,更讓他下不來台,只能惱羞成怒,撕破臉。
這時,在場的另一人——魯肅便出來打圓場:「有木也是槽,無木也是曹,去掉曹邊木,加米便是糟。當今之計在破曹,龍虎相爭豈不糟?」
魯肅一話,讓二人的劍拔弩張的氣氛迅速消彌,于是便握手言和。
是以,秀才所言的「有木便是橋,無木便是喬」自然是承襲了諸葛亮的點子,再加了點自己的想法。
再加上此句原本就是反擊奚落周瑜的,所以秀才用在此處,不僅自比諸葛亮,更平添了幾分羞辱之意。
秀才和和尚斷定,覃碧蓮乃是蠻夷又是女子,自然是對漢文化知之甚少,遑論識得幾個大字,更不可能知道,這上聯中的典故了。
覃碧蓮在聽完秀才的上聯后,表情諱莫如深,看不出是喜是憂。
「美嬌娘若是答不出來,只消親上哥哥一口,哥哥便放你走。」秀才笑著說道。
覃碧蓮聽罷,居然莞爾一笑,艷光四射,把二人看呆了。
只見覃碧蓮笑得輕松,毫不見半點慌亂:「誰說我答不上來。」
這種泰然自若的態度,令原本得意洋洋的秀才和和尚,有些納悶不解。
他們道:「那你倒是說啊!」
緊接著,覃碧蓮輕啟朱唇,慢悠悠地說出了她的答案。
覃碧蓮道:「有米也是糧,無米也是良,去掉良邊米,添女便作娘。老娘雖有子,子不敬老娘。」
聽到覃碧蓮如此言語,秀才和和尚大驚失色。
覃碧蓮的應對不可謂不巧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