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牢記三不要
2023/12/29

ADVERTISEMENT

人間忽晚,山河已秋。

林語堂曾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相似之處,只是那些點綴其中的希望和夢想賦予了它們獨特的差異。」

深以為然,所謂的「天命」,都是自己親手造就的。

生活不僅僅是漫無目的忙碌,一個普通的「中年人」,通過內心提升和靈魂凈化,也可以成為一個出類的「超人」。

人生任何一個階段,都有一個變好的可能。下半場要逆天改命,牢記三不要。

腸子不要太直

俗話說:「樹直易折,人直常敗。」

性格耿直的人,給人一種安全感,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

但是,由于不懂得妥協變通,過于直言不諱,可能會陷入困境,難以自拔,甚至會傷及自身。

乾隆時期的名士劉墉,才華出眾,性格剛正不阿,很受百姓愛戴。

但因為他時常坦率直言,乾隆皇帝覺得他是一個「刺兒頭」。

皇帝自然無法容忍劉墉的直腸子,而年輕的劉墉卻未能意識到要適時圓滑,因此多次險些被大貪官和珅所陷害。

隨著經歷的增多,劉墉逐漸領悟到了官場的曲折復雜。開始圓滑處事,慢慢地他得到乾隆皇帝重用,終成一代名臣。

當利益沖突錯綜復雜時,要收斂鋒芒,學會裝糊涂,懂得把握好分寸才是正道。

層次越高的人越圓滑。

就如鬼谷子說的:「人生在世,如陰與陽,如圓與方。

「外圓內方」本來就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處世哲學。

ADVERTISEMENT

當年,在廣州,一群進步青年成立了「南中國」文學社,希望魯迅先生為他們的創刊寫稿。

但魯迅先生并不想寫,于是他說道:「你們最好自己先寫好,我以后再寫,免得別人說我只是來廣州找年輕人給自己捧場的。」

青年們紛紛表示:「我們都是貧窮的學生,如果第一期的刊物銷量不好,可能就沒有第二期了。」

魯迅先生風趣而又嚴肅地說:「刊物要有好的銷路也并非易事,你們可以寫文章來批評我,批評我的刊物也會有好銷路。」

這樣做,魯迅激勵了青年,靠人不如靠己,為他們指明了方向,也周全了自己,雙方實現了共贏。

為人處世,腸子不要太直,我們需要學會應對世俗中的人情世故,適應這種人之常情的認知,以免影響日后的交往。

安德烈·紀德在《窄門》中寫道:「你們要奮力穿過窄門,因為雖然進入寬門和闊門的人很多,但最終會被引向沉淪。然而窄門和狹道卻通往永生,只有少數人能找到。」

深以為然,外圓的人,懂得變通,所以能自如地出入矮門和狹道。

做人腸子不要太直,否則每每昂首挺胸,只會屢次碰頭

有點「圓滑」,生活才能盤得開。

嘴不要太硬

嘴巴是創造的工具,也是破壞的武器。

人天生的求勝之心,容易讓我們陷入嘴硬的沼澤里,難以自拔。

有一名軟件工程師小李,他總是自以為是,盡管他有著出色的技術能力,但每當他的工作遭到質疑時,他總是不接受,還習慣性地嘴硬回懟。

ADVERTISEMENT

有一次,小李負責開發一個重要的軟件模塊。他在會議上向團隊展示了他的設計方案,并自信地聲稱這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然而,其他團隊成員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疑問和建議,希望能夠改進和優化該模塊。

小李立刻變得嘴硬起來,堅持認為自己的方案是完美無缺的。

他開始以挑釁的語氣回應同事們的批評,甚至將他們的建議視為對自己能力的質疑。

這種嘴硬的態度導致了緊張的工作氛圍,團隊合作受到了影響。同事們開始有意避開與小李合作。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小李遇到了一些困難,他無法獨自解決,耽誤了工作進程,上司也開始對小李感到不滿。

在困境中,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嘴硬行為,并主動尋求團隊成員的幫助和建議。

隨著他的態度轉變,團隊合作氛圍變得融洽,進程也高效了。

最終,他們成功地完成了軟件項目,并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奧普拉·溫弗瑞曾說:「嘴硬是一種自卑的表現,真正強大的人不需要靠言語來證明自己。

在《莊子·天道》里,有一個名叫士成綺的人,不遠萬里去拜訪老子。

見到老子相貌平平,住的地方也極其簡陋,便說:「別人稱你是圣人,我看你更像只老鼠。」

老子就跟沒聽見一樣,連頭都沒有抬一下。

第二天,士成綺覺得自己前一天說的話有點過分,便向老子道歉。

老子對他說:「如果我能修得正道,就算你笑我如老鼠又有何妨?」

我就是我,不管你怎麼說,那都是你以為的,它既不能影響我,也不能改變我。

ADVERTISEMENT

面對有偏見的人、糊涂的人、不同層次的人,不嘴硬是保護自己的武器,保持沉默是守護內心的智慧。

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過:「余生哪怕別人說一加一等于九,你都要笑著說是對的,不和任何人嘴硬。」

當心量變大時,問題就會變得微不足道,心胸變寬廣時,煩惱也會煙消云散。

余生短暫,嘴不要太硬,不必與他人糾纏,因為糾纏于他人的人,自己先失去快樂,所以,要善待自己,過好每一天。

人天生的求勝之心,容易讓我們陷入嘴硬的沼澤里,難以自拔。

誠然,你的爭強好勝,固執己見,可能會獲得一時的快感。

但你要明白,這樣的快感是毫無意義的,因為嘴硬并不能改變現實,只會暴露你的虛張聲勢,讓人看透你的本質。

臉皮不要太薄

知乎上有個熱議:「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會采取什麼策略?」

大多數的人回答都是礙于面子,選擇自己去研究。

因為臉皮太薄,常常讓人會陷入「不好意思問——后悔沒問——苦苦研究也不得要領」的循環里,很難快速達到目標。

當今社會,「臉皮薄」就像很多人頭頂的緊箍,它總是在那些關鍵時刻突然壓下來,阻礙你解決問題,讓你感到束手無策,頭疼欲裂。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要的是成功,面子是虛的,不能當飯吃,面子是給狗吃的

修煉出「厚臉皮」,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ADVERTISEMENT

同事小A,就是個典型的「厚臉皮」。

每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她都會向前輩請教,哪怕前輩當時很忙,只是潦草地敷衍她幾句,她也會回去整理思路,再次發問,直到真正弄懂了這個問題。

在公司例會中,雖然她是個剛入職的新手,技術一般,一知半解,也能張口就說:「我認為我完全可以勝任這項任務」。

相比之下,她身邊的同事薄臉皮的占大多數,明明心中已經準備妥當,但在說出口之前總是習慣性地客套謙虛一番。

結果,他們的「不好意思」和「客套」反而讓領導當了真,厚臉皮同事小A,卻混得如魚得水,頻頻晉升。

原來,很多人沒能取得成功,往往并不是欠缺能力或機遇,而是敗在了「臉皮薄」上。

懂得放下面子,才能走得更遠。想要成功,就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生如白駒過隙,抬眼已到中年。

雨果說:「人生由你主宰,生活也由你掌控,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浪費在對你毫無幫助的事情上。」

在人生的下半場,輕裝前行是我們的座右銘。

愿你腸子不要太直,嘴不要太硬,臉皮不要太薄,以最好的自己,把余生過得有滋有味。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