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語錄
    
李白受到山東儒生嘲諷,內心抑郁寫下一首詩,至今已成罵人的絕唱
2023/06/08

ADVERTISEMENT

只要說起中國詩詞,李白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人物。

他就仿如中國詩壇上一座光芒萬丈的豐碑,永遠矗立在那里,一抬眼就會看到。

無論是李白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瑰麗想象,還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哲學思考,更遑論「為君談笑靜胡沙」的豪邁情懷,無不讓人心生敬仰。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詩仙」級的人物,卻一生屢遭波折,四處碰壁。

特別是當 他到山東游學時,還受到山東儒生的嘲諷,這讓李白感到內心非常抑郁。

于是他大筆一揮寫下一首《嘲魯儒》,這首詩對腐儒的辛辣嘲諷十分到位,至今已成為罵人的絕唱。

ADVERTISEMENT

一個「嘲」字道盡千年的不屑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唐朝時期的西域,具體點說就是現在的中亞一帶,可以算是外籍人士。

5歲時,他隨同經商的父親到現在的四川江油生活。

在這里, 年輕的李白博采群書,快樂地成長。

當時的蜀地文化是一種復合的、雜交型的文化,詞賦、黃老和和筮,歷數這才是巴蜀文化的特點」。

于是生長在這里的李白學的就有些雜了,不但「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而且「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

ADVERTISEMENT

李白還曾師從縱橫家趙蕤,學習其所著的《長短經》。

并且還有若干雜學,諸如「十五學神仙」、「十五好劍術」。

也就是說,總是 「十五歲」的李白在攻讀文學的同時,還兼修道術和劍術。

當然,作為一個有文化有抱負的青年,他最終的人生理想是在保持人格的獨立和傲岸的基礎上,成為一名輔佐君王的士。

如果 從今人的角度看,李白就是一個古代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就這樣一直到25歲時,感到學業有成的李白持著「愿將書劍許明時」的期待,開始由蜀地進入中原,帶著一個青年人昂揚躁動的心,游歷天下。

ADVERTISEMENT

李白一路走來一路詩,很快就博得極大的名聲,可惜卻一直沒有機會實現他的人生理想。

這時候李白想到了泰山:古代很多人都曾借過「泰山」之力,唐玄宗曾經到泰山封禪,是否自己還有機會等到皇帝再次光臨呢?

于是,在中原輾轉多年的李白在736年進入山東。

當然,這時候的李白是抱著「學劍來山東」的想法。

結果未曾料到,他剛剛到東魯,在汶水之濱就遇到一個老翁。

李白上前問路,表示自己想要學劍學武,不曾想卻遭到這個老翁的嘲笑:「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

這一下可把李白氣得夠嗆,雖然與老翁辯論一大頓,李白猶不能釋懷。

隨著在山東待的時間拖長,見得儒生也越來越多。

ADVERTISEMENT

李白髮現,當時的魯地有濃厚的周孔遺風、遺俗。

要求人們的言語行動必須符合「禮」的規范, 一切行動必須按照固有的規章制度進行,否則就會被視為歧途。

特別是以汶上翁為代表的魯地儒生,他們走的是傳統的「學而優則仕」的入仕之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思想極其保守。

可是這次他們碰到的李白卻是一個博采百家、思維活躍的「雜家」,他的行為舉止很多地方都不符合他們認可的「禮」。

魯地一部分死守禮節的儒生就認為,李白欠缺「禮」數。

而對于李白來說,他也對一部分魯地儒生的迂腐和保守非常反感。

對于他們只會一味地摳詞咬字、尋章摘句,卻根本沒有現實的濟世思維和能力大為不屑。

ADVERTISEMENT

當李白與汶上翁發生爭論,再看到這些人的愚腐行徑后, 性情豪邁的他當然會極不認可這些「腐儒」、「俗儒」的作法,于是就有了后世堪稱絕響的《嘲魯儒》。

他將嘲諷的群體定位在歲數偏大的「魯叟」身上, 這首詩第一句就開宗名義:「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

他的感覺就是這些歲數極大,一頭白髮的山東老儒,只會談《詩》《書》《禮》《易》《春秋》,而且是一直到老也都局限在五經書里尋章摘句。

然而 如果「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即:當人們想要問問他們經濟如何發展,諸如糧食增產、商品銷售等一系列的國計民生,他們就像一頭扎在煙霧里一樣,什麼也不知道。

即使是這樣,他們平日里卻是另一副面貌: 「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即使天天穿著打扮上卻是一絲不茍。

ADVERTISEMENT

可是他們這種符合「禮」的穿著打扮,卻在現實中鬧出了極大的笑話: 「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意思是他們穿的大袍太長了,一起步就塵土飛揚。

隨后李白筆鋒一轉: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意為:怪不得注重經世濟用的秦代丞相李斯不重用這些儒生,實在是太不會變通,學五經都學死了。

然后李白開始表態, 「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表明對于這些不懂變通的儒生,與李白不是一路人。

最后一句是最狠的: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ADVERTISEMENT

這就與現代人常說的「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是一個意思

李白罵人不帶一個臟字,卻將那些個腐儒、俗儒的守舊固執、不通世事刻畫得淋漓盡致,絕對是罵人的千古絕唱。

嘲諷腐儒卻尊大儒

當然對于這些在李白心中已經定格的山東儒生,李白幾乎是見一次罵一次。

後來他又寫了 「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表達出對于儒生皓首窮經式的鄙夷。

他還認為,魯地儒生過于保守狹隘,難以容納賢士。

這時,李白的想象力再次爆發: 「魯國一杯水,難容橫海鱗。」

魯國就像一杯白水那樣的小,又怎麼可以容納下能夠在大海里橫行的大魚呢?

ADVERTISEMENT

當然,李白并不是一棍子將山東儒生全部打死的。

他雖然嘲諷魯地的腐儒、俗儒,但是對于山東那些能夠影響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文人和知識分子,像孔子、孟子、子思等「大儒」,卻絕對是抱有崇敬之意的。

他本人就極敬慕這些「大儒」,而且自謙是「小儒」

他推崇像叔孫通那樣懂得變通,處事靈活的魯地儒生,并將自己與其歸為一類。

李白能夠成為光照千古的詩人,其根本之處就在于他能夠兼收并蓄,汲取各地優秀的思想文化,博采各家之長。

李白甚至常常在自己的詩歌中,用山東人的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如:「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李白也會借用他們的作品內容來豐富自己詩歌的內涵,如:「海鳥知天風,竄身魯門東。」

ADVERTISEMENT

魯地人才輩出,李白除了對山東的思想家有所推崇,對當地的政治家、軍事家、俠士的才能與作為亦表示贊賞。

他用「漢求季布魯朱家,楚逐伍胥去章華」,來贊嘆魯朱家冒死救士的俠士豪氣和義薄云天的氣概。

朱家人身上既有山東游俠的豪士氣,又有魯地文士的儒雅風范,這種品質和風格正是李白所崇尚和向往的。

李白對于東晉時期著名的魯地書法家王羲之瀟灑脫俗的性格,以及清秀俊逸的書法也都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和贊揚,認為他「掃素寫道經,筆精妙入神。」

這說明李白對王羲之其人是比較推崇的。

當然,王羲之身上所呈現出來的豪放灑脫之氣,與魯地人物豪邁爽朗的性格是有直接關系的。

ADVERTISEMENT

李白本人對于山東人的豪爽之氣也是極為欣賞的。

西漢時期的名人蕭何、曹參、樊噲等都是同劉邦一同起兵的魯地豪士,李白在詩歌里,對這些人是毫不吝惜贊美之詞的。

李白在東魯生活了將近二十年,如果他極為反感山東人的話,也不會在那里居住那麼久了。

只能說是一部分山東腐儒讓李白厭惡,而大多數的山東人卻是被李白極為認可并推崇的。

魯地文化以儒家禮樂文化為核心和靈魂,李白能夠在魯地生活近二十年,恰好可以說明他對魯地文化的大部分內容是接受的。

腐儒形象在山東只是一小部分,山東儒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有偏離主線的分支,這在任何一種文化傳承中都有可能存在。

李白嘲諷的只是那些冥頑不靈、迂腐守舊的儒生,這一類的儒生不只魯地有,全國各地都有。

ADVERTISEMENT

只是魯地是儒家思想文化的發源地,魯地的知識分子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較其他地方更深罷了。

人們可以看到, 在李白的思想中,平等、自由是人們的權利。

甚至是當地一個帶著兩條魚一斗酒來看望他的小吏,李白也熱情地接待并與之暢飲: 「山東豪吏有俊氣,手攜此物贈遠人。」

他想要打破封建等級秩序的藩籬,以至于他極為推崇平交王侯。

這種追求平等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詩歌中,就是 「府縣盡為門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然而, 這種平等思想與儒家嚴格的等級制度觀念是有沖突的。

ADVERTISEMENT

李白這種向往自由、追求平等的大詩人,對于儒家傳承下來的森嚴等級制度和禮儀規范大加排斥和批駁,對于腐儒大加嘲諷也就不足為奇。

對第二故鄉的依戀

蜀地是李白的第一故鄉,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李白寄居東魯近二十余年,這一段歲月在李白的一生中也占有著重要的地位。

他的女兒平陽在魯地長大,兒子伯禽也在魯地出生。

魯地是他寄家時間較長,遺留詩文較多的地方。

因此,魯地可以說是李白的第二故鄉,甚至杜甫、元稹等人都稱呼他為「山東李白」

ADVERTISEMENT

他也在詩文中用「我家寄東魯,誰種龜陰田」,來表達自己對東魯的深厚感情。

而「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歸空斷腸。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以及「桃今與樓齊,我行尚未旋」等詩文,更是透露出李白對魯地和家人的思念。

這種思念的存在,使外出漫游的李白有了歸屬感和心靈的寄托。

李白在山東還結交了一批隱士朋友。

徂徠山是齊魯的道教圣地,李白不時到此小住,與孔巢父、韓準、裴政、陶沔、張叔明等人酣歌縱飲,時號「竹溪六逸」。

他們互相唱和,留下不少詩篇。

如《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詩中有「峻節凌遠松,同衾臥盤石,斧冰漱寒泉,三子同二展」等句,記錄了李白等人在竹溪生活的情趣。

ADVERTISEMENT

而且也是在山東,李白與杜甫兩大歷史名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他們二人同游齊魯,過了一段「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日子。

在漫游的過程中,他們徜徉山水,詩酒酬唱,留下很多佳作。

杜甫在此期間寫出了「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余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讓人明顯感覺到李杜之間的友情甚篤,親如弟兄。

并且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還重溫了這段生活,寫下「 近來海內為長句,汝與山東李白好」的詩句,對李白極為推崇。

在年齡上,李白大杜甫十一歲,對杜甫關愛有加。

ADVERTISEMENT

杜甫對李白也是十分尊敬,兩人同游結成了中國詩壇上的一段佳話。

因而山東的部分儒生雖然為李白所厭惡,但是他在山東所得更多。

于是才有李白的「自顧無所用,辭家方未歸。」「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等詩句,更是清楚地表明他已經將魯地當作自己的家園、游子的港灣。

李白一生身懷入仕之志,然而四處奔忙,幾經挫折,終是無果。

雖然他在仕途中沒有什麼建樹,但歷史滄桑,朝代更迭,作為詩人的李白卻從未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ADVERTISEMENT

李白是耀眼的,同時也是落寞的,其名雖揚千載,卻也枯槁當年。

他在嘲諷那些不通時務的儒生時,其實也是對自己無法達成志向的遺憾。

也許李白的一個判斷是正確的,古來賢者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再來一杯美酒,喝醉了再說吧。

文/藍風燭塵

參考文獻:

[1]邱躍坤,李白與魯郡人的沖突,濟寧師專學報,1995(3);

[2]莊梅,李白詩歌與魯地文化研究,曲阜師范大學,2018(1).

ADVERTISEMENT

肖戰《藏海傳》臨近殺青,網傳《得閑謹制》6月開機,粉絲期待官宣!
2024/04/27
肖戰的跨界魅力,雷軍宣傳片中聽《如愿》,肖戰與小米的潛在合作引期待!
2024/04/27

ADVERTISEMENT

肖戰加盟賽車競技節目?粉絲反應揭示真相,專注演藝事業才是重點!
2024/04/27
肖戰與雷軍的意外邂逅,小米汽車宣傳片驚現頂流巨星,品牌代言猜測四起!
2024/04/27
出現這11個癥狀,說明你該盡早開始瑜伽了!
2024/04/27
髖部僵硬,打不開?試試這套放松外髖的陰瑜伽!
2024/04/27
如何在瑜伽練習中燃燒更多的脂肪?這些技巧很實用!
2024/04/27
瑜伽青蛙趴每天幾分鐘,髖開了,臀翹了,腿也細了
2024/04/27
節節草人稱木賊,它非常奇特不長葉子,被老人稱為「明目草」
2024/04/27
這種植物長得像龍鱗,全身上下都是寶,有消炎解毒,止血生肌功效
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