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中,最好的家庭結構恐怕就是「一兒一女」了,很多人都覺得「兒女雙全」的家庭結構是最令人滿意的,也是最完美的家庭狀態。
不過,現實中也真的是這樣嗎?一兒一女的家庭好中,父母會更加幸福嗎?
「一兒一女」的家庭最幸福?多名老人表示:還是兩個兒子比較好
老李頭就是「一兒一女」的家庭,在外人看來,老李頭的家庭真的是「龍鳳呈祥」、「兒女雙全」,晚年必定是備受眾人羨慕的幸福生活。
但是,只有老李頭知道,自己心中到底有多苦。
「說真的,兒子養大成家,并沒有操多少心,但是女兒可就一言難盡了。」
原來,老李頭的這個女兒是從小到大讓家長操心。女兒小的時候,老李頭需要防止孩子受欺負。大了一些之后,老李頭又要特別操心孩子的安全問題。
青春期階段,老李頭不僅要抵擋「黃毛小子」,還要處處對女兒進行青春期教育,生怕女兒「一步踏錯」。
好不容易挨到了女兒大學畢業,成家生子,老李頭覺得自己終于能夠松口氣了,女兒終于有心上人照顧了,自己也能夠安心養老了。
但是卻不料,女兒的婚后生活并不好,隔三差五的和女婿鬧別扭,一鬧別扭就回娘家,老李頭仍舊需要操心女兒的婚后諸事。
可以說,老李頭操勞了一輩子,到了晚年,還得繼續為女兒操勞,落不得半點空閑。
相比老李頭的「兒女雙全」,老孫頭之前還是比較羨慕老李頭的,因為老孫頭只有兩個兒子,一開始,總覺得兩個兒子是個「負擔」,因為兩個兒子娶媳婦的時候需要花不少錢。
但是,兩個兒子給老孫頭帶來的壓力可能也僅僅如此,畢竟兩個小子打小兒就一直在一起,一起玩,一起上學,所以老孫頭從來不需要太過操心孩子是不是受欺負,畢竟兩個孩子在一起,還是很有「威懾力」的,不會有人專門挑兩個人去欺負的。
所以,從小到大,老孫頭并不需要付出太多的操勞,兩個孩子雖說鬧騰,但是互幫互助,順利的大學畢業了。而在畢業之后,老孫頭壓力最大的「娶媳婦」馬上就要來了,但是令老孫頭沒想到的是,兩個兒子都非常有理想,畢業之后都積極的找工作,逐漸的攢了資本、有了對象,最終兩個孩子結婚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自己用自己的錢,沒有給老孫頭造成任何的經濟負擔。
可以說,老孫頭這一輩子,相對于老李頭真的是輕松太多了。
而且讓老孫頭更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兒子在結婚之后,經常會帶著兒媳、兒女們來看望二老,讓老孫頭的晚年充滿的了幸福。
其實,這種情況不僅出現在老孫頭身上,很多有兩個兒子的家庭都是如此:
馬大媽:「兩個兒子能不好嘛,家里有啥事兒,比如修個東西啥的,一叫就來,還有膀子力氣,我和老伴兒真的輕松多了。」
任大爺:「還是兩個兒子好,我們家老大能賺錢,老二會養家,每到周末家里一群孫子孫女,熱鬧的很,我都感覺自己年輕許多了。」
趙大娘:「真羨慕兩個兒子的,我們家是一兒一女,但是女兒嫁出去就很少回家了,而姐姐不來看我們來,兒子來的也就少了,整天孤零零的,唉……」
確實,「一兒一女」的結構看起來是很「圓滿」的,但其實「兩個兒子」才是最「實用」,幸福指數最高的家庭。
「一兒一女」不再被追捧,「兩個兒子」登頂幸福感榜首
兩個兒子究竟有哪些好處?不僅讓父母操心少,更能給父母更好的晚年生活,養兩個兒子,真的是從小到大都非常「實惠」。
1、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操心的事情相對較少
兒子相對女兒,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操心的事情真的會少很多:
①女兒相對兒子身體素質更弱,所以更容易成為壞人的欺凌對象。
但兒子一般力量性較強,不易被欺負。
②女性本身就屬于弱勢群體,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讓女兒更易引起他人的不法行為。但兒子往往很難引起他人的不法念頭。
③有些事情,兒子犯了錯影響可能并不是致命的,但是對于女兒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所以,養兒子真的相對操心較少。
2、男孩更有擔當,更能夠為家里主事
男孩長大之后,無論在自己的小家里,還是在大家庭中,都是「頂梁柱」的角色,男子漢天生就有較強的責任心,知道扛起家庭的重擔。
所以,如果老人家里有什麼事情,兒子會認為這是「分內之事」,從而快速的為老人解決。
但是,女兒就不同了,俗話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就算是女兒有心回來照顧父母,那丈夫家也不可能同意,畢竟在結婚的那一刻起,女兒已經是夫家人了。
3、無論在傳統理念上,還是在實際生活中,兒子都更占優勢
在傳統思想中,兒子是家庭的主事人,是繼承人,是家族的延續。在實際生活中,兒子傳承的是家族的姓氏。
所以在辦理某些事情的時候,兒子將會比女兒更加的順理成章,獲得更多的社會認可性,能夠更好的為父母辦理一些手續等等。
結語
總體來看,還是兩個兒子的家庭,會更加幸福一些,畢竟都是「本家人」,就算是結婚生子了也是如此。
但是女兒就不同了,雖說現在人人觀念上都是「兒女相同」,但要做到真的一樣,其實是不可能的。
那麼,你覺得「一兒一女」好,還是兩個兒子好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