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的《水滸傳》像極了一部武俠小說,因此讀者們對于書中的第一高手是誰頗感興趣。
有的讀者認為,盧俊義是《水滸傳》當之無愧的第一高手,他的槍棒功夫天下無雙。
也有的讀者持不同意見,他們認為武松才是《水滸傳》的第一高手,他好比《天龍八部》里的蕭峰,有遇強則強、越戰越勇的特性,就算是藏經閣的掃地僧也被蕭峰打得口吐鮮血、肋骨斷裂。
而盧俊義就好似掃地僧,倘若武松和盧俊義以命相搏,二人誰能站到最后?
盧俊義有個綽號喚作玉麒麟,他整日鉆研武藝,有著極高的修為,原著里是這麼評價盧俊義的:馬步軍中推第一,天罡數內為尊,上天降下惡星辰。眼珠如點漆,面部似鐫銀。丈二鋼槍無敵手,身騎快馬騰云,人材武藝兩超群。梁山盧俊義,河北玉麒麟。
而盧俊義在實戰中的表現也相當不俗,好比晁蓋被曾頭市的史文恭毒箭所傷、繼而毒發身亡。為了給晁蓋報仇,梁山好漢幾近傾巢而出,隨后盧俊義和史文恭有過一場激烈對決,最終不可一世的史文恭仍被盧俊義擒獲。
在和朝廷大軍對抗時,盧俊義兩次大破童貫大軍,還活捉了童貫手下大將酆美。
在征討遼國的戰役里,盧俊義立下汗馬功勞,他以一人之力大戰遼國四員猛將,激斗了一個時辰仍不落于下風,最終擊敗耶律宗霖,嚇跑耶律宗雷、耶律宗電、耶律宗云和一千多人的遼兵。
在跟隨宋江征討田虎、方臘時,盧俊義同樣表現不俗,他活捉卞祥、方翰、賀從龍,斬殺杜壆、厲天閏、方垕。
如此看來,盧俊義在單挑的時候還真是所向披靡,甚至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
再看武松,如果單看聚義廳的排名,武松的第14名尚不及盧俊義的第2名,但聚義廳的排名并不能代表武藝的高低。
而且武松的實戰表現同樣驚為天人。
當年武松赤手空拳就在景陽岡打死了一頭猛虎,他又能以寡敵眾,在饑餓困乏的逆境之下大鬧飛云浦,反殺了4個要害他性命的公差。隨后武松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鴛鴦樓,殺了包括蔣門神在內的15人。
招安之后,武松跟著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好比在征討遼國的時候,武松大破太陽陣,一刀斬殺了耶律得重。
在征討田虎的戰役里,武松又一刀砍殺了沈安;在攻打方臘的蘇州戰役里,武松再次大顯身手,擊殺了三大王。隨后,武松又一刀砍死杭州24將之一的貝應夔。
明面上看來,武松的武藝似乎不如盧俊義,但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武松有遇強則強的特殊屬性,他總能在危急關頭中爆發出巨大無比的潛力,繼而反殺實力勝過自己的對手。
因此筆者認為武松還是能和盧俊義一戰的,但一些讀者卻認為武松敵不過盧俊義的三招,只因原著里是這麼寫的:魯智深掄起鐵禪杖來迎。兩個斗不到三合,魯智深撥開樸刀,回身便走。盧俊義趕將去。正趕之間,嘍啰里走出行者武松,掄兩口戒刀,直奔將來。盧俊義不趕和尚,來斗武松。又不到三合,武松拔步便走。盧俊義哈哈大笑:「我不趕你,你這廝們何足道哉。」
這段原文的確寫了武松、魯智深都和盧俊義交過手,且都不到三回合就回身便走。但這并不能表示武松、魯智深都撐不住盧俊義的三招。要知道此時的情況是,宋江非常仰慕盧俊義,希望能夠生擒盧俊義,自然需要武松、魯智深誘敵深入了。
而且通過施耐庵給盧俊義、武松的稱號描述來看,二人還真是勢均力敵。
施耐庵是這麼描寫盧俊義的:目炯雙瞳,眉分八字,身軀九尺如銀。威風凜凜,儀表似天神。
在描寫武松時,施耐庵如此寫道: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
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細心的讀者已經發現盧俊義和武松的相同之處了,施耐庵給盧俊義的稱號是「儀表似天神」,給武松的稱號是「真是人間太歲神」。
一個是天神,一個是太歲神,證明二人的武藝都到了超凡脫俗的境界,也證明武松若和盧俊義若爆發死斗,相當于「神仙打架」,過程是極其精彩絕倫,但結局也是極其慘烈,會落得一死一殘障的下場。
當然,這只是筆者的個人解讀,若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