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汽車可能會被時代拋棄!內行人預言:下一個主角已登場
2025/03/27

ADVERTISEMENT

十年前,大家還在爭論:「油車是不是會被淘汰?」

五年前,純電車被看作「未來的唯一解」;

可到了今天,我們突然發現:未來不是單選題——技術不是永遠的正確,適合才是王道。

也正因如此,曾經被捧上神壇的純電車,似乎正在被「時代冷落」。

按照內行人的預言就是,下一個主角已經登場,那就是「大電池的增程車」!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今天跟大家聊聊這個「不合常理」的事情。

提到這個問題,很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基礎設施是硬傷」。

說白了,能像中國這樣密集鋪設充電樁、建設高速補能網絡的國家,真沒幾個。

大多數國家,不僅沒有穩定而廉價的電力系統。

同時,也做不到:

地方一聲令下,充電站說建就建,全國鋪上上百萬根充電樁!

放眼全球,大多數國家的面臨問題,遠比大家想象中要「骨感」。

譬如在不少地方,停電是常態:

電網年久失修,承載力也低,別說超充,連家用空調都可能跳閘。

再加上地廣人稀、人口分散,搞一條高壓電網送去邊遠地區,成本高得嚇人。

說到底,別說什麼超充樁了,很多國家,給你一根60kw 的普通樁都很難。

ADVERTISEMENT

在這種「基礎設施的短板」面前,發展純電技術,無疑是天方夜譚。

因為根本沒地方充電,即便有也要折騰1個小時以上,完全等不起。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國家開始對「純電車一定是未來」的判斷,悄悄地收了手。

這不是技術倒退,而是現實太艱難。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只是暫時的。

就像當年加油站從稀缺到普及一樣,充電網絡未來也會慢慢完善。

這話沒錯,問題在于:「慢慢」是多久?十年?二十年?

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車不是買來證明遠見的,是買來今天就得用、明天還得用的。

你掏個三十萬買一台純電車,圖的無非就是開著順、用著省。

可現實是:

車還沒怎麼開,先把「基礎設施焦慮」、「續航焦慮」、「殘值焦慮」全給你打包奉上了。

而另一邊,增程車悄悄長大了,不僅配置越堆越高,體驗也越來越「貼地氣」。

你花30萬買的純電,該有的配置,它一台25萬的增程都能給你,甚至還多。

車機更智能,空間也不差,關鍵是——你有了加油這個替代方案。

考慮到這個差異,純電車多花出去的幾萬塊錢,真用來加油的話,可能加到這車報廢都花不完。

更何況,現在很多增程也能上綠牌、進市區、免購置稅,不輸純電一分。

所以問題不是「未來好不好」,而是你現在要不要為一個還不成熟的系統,提前買單。

ADVERTISEMENT

更無奈的是,純電車的「續航焦慮」,也不是靠多堆幾個電芯,就能解決的。

這事表面看是技術問題,實則是物理與現實的多重博弈。

電池技術當然在進步,但越先進的電池,成本就越高,可靠性也越難保障。

說白了,我們以為電池越大,續航就能線性增長,可實際情況是:

電池容量翻倍,續航卻未必能跟著翻倍。

為什麼?

因為電池越大,重量也隨之水漲船高,到了某個臨界點,甚至開始拖后腿。

你想啊,車上馱著五六百公斤的電池,光動它自己就耗去不少電了。

何況還要載人、爬坡、應對高速工況!

所以,直至如今,我們看到的主流電車也就100度電池,不能更高了。

因為更高的度數,換不來更好的續航,甚至還會拖后腿。

此外,如果電池包過重,還會產生「看不見的風險」。

說白了,現在的新能源車普遍比油車重500-600斤。

——這對剎車系統、安全結構、車輛重心的影響是實打實的。

以很多純電suv為例,為什麼剎車點頭嚴重?

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電池太重,剎車慣性大,前懸吃不住。

ADVERTISEMENT

不僅容易「剎不住」,遇上緊急工況,還可能導致前沖過猛,增加碰撞風險和乘員傷害機率。

總的來看就是,可能純電車在中國還是會很火。

但放眼全球,「大電池的增程車」或將會成為最好的方案。

特別是那種續航400-500公里,還帶個油箱的增程,簡直不要太香了。

畢竟,這麼高的純電續航,日常通勤夠用了。

至于出現不可控的情況,還有油箱兜底,真的不要太香了!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