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子,在農村待過的人,都很清楚。
看起來很笨拙的鴨子,一旦進入水中,就非常優雅從容。
事實上,鴨子為了保持身體穩定,一直在用腳劃水,從未停止過。
這就是鴨子定律。
正如作家劉同說的:「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人在成年之后,都想成大事,可是很多人,越努力越糟糕。
若是我們像鴨子一樣,穩住自己,那就大事可成了。
01
失控的人生,是沒有大出息的。
我在學開車的時候,師傅說:「不管車速快慢,車應該在你的控制范圍之內,而不是車來控制你。」
當車速過快的時候,你被車逼著去做某些操作,那麼車就會失控,產生危險。
人生也是如此,你穩不住自己,就要失控,從而變成「身不由己」的樣子。
在漢元帝時期,宦官石顯權傾朝野,被很多官員厭惡。
帝師周堪以及其學生張猛,被漢元帝重用,引起石顯的不滿。
有一年夏天,太陽出現黑子,人間鬧饑荒,漢元帝非常擔憂。
石顯沒有想辦法去調動手下的人積極救災,而是挑動了內杠。
石顯說:「周堪做事很粗暴,引起了天神的不滿,必須辭官謝罪。也只有這樣,天下才會太平。」
很快,周堪變成了替罪羊,被貶到外地,他的學生們,都被連累。
為了進一步奪權,石顯借用奇奇怪怪的天相,說服漢元帝治罪一些和他有過節的官員。
漢元帝過世后,漢成帝繼位,對石顯的所作所為非常反感,丞相御史還集體彈劾石顯。
最后,石顯失去權勢,在回鄉的路上郁郁而終。他的黨羽、親戚朋友都被治罪。
人們說:「多行不義必自斃。」
當一個人的欲望失控了,那麼人生就會失控,雖然每一步都很膽大,都有利益,但是每一步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有一種現象,叫「趕鴨子上架」。
也就是說,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去不知真相的地方,最終是要失敗的。要出現兩種情況。
其一,人生被欲望控制。
當你要做的事情,和利益聯系非常緊密,并且終極目標就是利益,那麼你做事就會亂了章法,往往出現「欲速則不達」的問題。
當你得到了一定的利益之后,仍舊苦苦追求,那麼你會盲目投資,并且想辦法去傷害別人。從而,你變成了眾矢之的。
哪怕你的事情做得不錯,也因為無法滿足欲望,感覺到郁郁寡歡,從而走向衰敗。
其二,結局被他人控制。
你的人生失控了,那麼你就大機率是被「外物」控制了,也可能因為犯錯了,被人抓住了把柄,無法自主安排人生。
別人在拿捏你,你得處處提防,做事就無法施展,自然就不會成功。
02
穩住自己,才能一步一步奔赴理想。
鴨子定律告訴我們,人要做事,并且要穩步推進,胸有成竹。
當一個人確定了做某件事,就馬上開始,這是普通人的做法。有遠見的人,卻會提前做很多的功課,從節奏、內心、社會機遇、人際關系等方面去考慮。
穩住「心」,不卑不亢。
星云大師說過:「在等待的日子里,謙卑做人,養得深根,來日才能枝繁葉茂。」
把心態放得低低的,讓自己從最底層開始,那麼你久而久之,就能出類拔萃了。
人要成事,最忌諱的,就是「急躁、拉不下臉」。反過來做,就對了。
比方說,想要變成主持人,就得從觀眾開始,做其他主持人的配角。在被人奚落的時候,不要玻璃心,而是把對方的難聽的話,當成忠告。
另外,在自己成功的時候,不要狂傲,要保持安靜,深度思考,到底是見好就收,還是繼續出發。
穩住「智」,學會巧干。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并沒有一件事,隨手就完成了。需要做很多的功課。
鴨子從小就被趕到河里、魚塘里,緊緊地跟著鴨媽媽學習游泳。因而鴨子長大了,哪怕獨自在水里待著,也不怕了。
人從小要讀書,長大后要積累工作經驗,和鴨子的成長歷程,很類似。
你要做什麼事情,就要學習和事情有關的知識,多看看同行的做法,盡量避開別人走過的彎路。
能力配得上事情,那麼事情就大機率會成功。
穩住「情」,善用人脈。
做成一件大事,不是單打獨斗可以完成的,需要很多人互相配合。
并且,我們要知道,一件事到一半的時候,配合你的人離開了,那麼事情就半途而廢了。穩定的人脈關系,對于做大事的人來說,非常重要。
在辦事的過程中,我們和相關的人聯系,并且簽訂協議、制定分紅的方法,其目標就是穩住人脈。
大家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共同承擔責任,那麼辦事的態度就積極了。
當然,在匯聚人脈的時候,還得注意「三觀、目標」等。
鴨子和鴨子在一起,不能和老鷹在一起。老鷹只會傷害鴨子。
明智地選擇伙伴,利用大家的智慧,沉住氣,成大事就容易多了。
03
投資家巴菲特說過一段話:「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鴨子,由于暴雨的緣故水面上升,你開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時你卻以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誠然,人可以做成某件事,是自身的努力,也是借助外力的過程。
做大事,既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要避免打毫無準備的仗。
穩住自己,不管前方會發生什麼,你的目標是確定的,你的腳步是既定的,那就能抵達你要的遠方。
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但要盡量過得容易一些。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