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告诉你,人为什么要“冷庙烧香”
2023/05/28

ADVERTISEMENT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诚然,我们平时不和人走动,不礼尚往来,忽然就去求人帮忙,是做不到的。

可是,去哪里“烧香”才对呢?总不能到处去烧香,毕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是要花钱的事情。

《菜根谭》有言:“交市人不如友山翁,谒朱人不如亲白屋;听街谈巷语不如闻樵歌牧咏。”

学会“冷庙烧香”,和在低处,确有能耐崛起的人交往,比求助那些热门人物,更加靠谱。等低处的人到了高处,可以反哺于你;低处的人也更懂得感恩,也确实需要帮忙,体现了人的慈悲。

北宋时的苏轼,被贬多次,大部分的人生处于低谷,但是他却活得逍遥自在,在文学、美食等方面,取得了成就。

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如何做到“冷庙烧香”,以此能得到什么。

01

“高手在民间”:向低处的人学习,谦虚使人进步。

苏轼之所以能成为美食家,和虚心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很多美食,都是他在别人的基础上,稍加提升,就成功了。

正所谓:“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巨人”就是天下人,你走进民间,就能遇到了。

在黄州的时候,苏轼在家与人下棋,一时半会忘记了锅里还有肉在煎熬。

等下完棋,他忽然想起锅里的肉,想着肉被烧糊的样子,不料,肉没有糊,而是金黄剔透的样子,味道鲜美。经过总结,就有了东坡肉的做法。

ADVERTISEMENT

苏轼在海南的时候,缺乏粮食,倒是芋头很多。

当地的人,告诉苏轼如何把芋头变成美食,他的儿子苏过以此研发了“玉糁羹”。

吃到了美味的芋头,苏轼马上写信告诉京城的亲戚朋友:“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酡则不知,人间绝无此味也。”

除了美食,他在民间,还学到了“找方向”等技巧。

比方说,在海南的时候,他走过一片竹林,就迷路了。

当地的老乡说:“看着牛的脚印,就到村庄里了。”

苏轼照办,就回家了——“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如果说,苏轼是一个大人物,才学无数,还不如说,他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学习的人,真正践行了孔子的格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高尔基也说过:“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自己的老师。从此,你随时随地都可以进步,集中大家的智慧。

一大群人,每个人给你一样智慧,你就变成了“集百家所长”了,要成就什么,都不是问题。比你单独思考,要好一万倍。

02

“帮人帮难处”:给低处的人好处,留下群众的口碑。

苏轼在杭州做官的时候,遇到了疫情,饿死病死的人很多。

他主动带头,捐款,建立了“安乐坊”,专门收治穷苦的病人,还亲自研发药物,送给病人,避免不良商家赚差价。

ADVERTISEMENT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这件事: “作饘粥,药饵,遣吏挟医,分方治病,活者甚众。”

对于牢狱里的人,他也很关心,希望能够帮一把,改过自新。

看到一些因为违反盐法而入狱的百姓,他积极上书,希望能够免罪,对于生病的犯人,积极救治。

他是诗句里说:“每执笔断犯盐者,未尝不流涕。”

为官多年,没有得到极致的权势,但是他在群众之中的口碑很好。

他每到一个地方,群众都夹道欢迎,从来没有架子。

他还打趣地说:“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这是何德何能,居然麻烦父老乡亲来迎接。

人活一生,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

好的口碑,就是一个人的德行,也是一个人持续走到高处的开始。

有句忠告:“人家困难你不帮,人家崛起你是谁?”

帮助最困难的人,你会发现,自己的恩情,就根植在别人的心头了,算是大恩大德,并且你的付出是很小的。

给挨饿的人一碗饭,给失败者一个笑脸,给迷路的人引路,给急用钱的人几块钱,帮忙打个救济电话等。稍微分出一点好处给人,别人对你的感谢,就接踵而至了。

03

“落难见真情”:和低处的人交往,结交真朋友。

北宋时,王安石推进变法,得到了宋神宗的重用。

可是,王安石的做法被守旧派反对,导致宋神宗不得不罢了他的宰相位置。

加上儿子英年早逝,王安石心灰意冷,就辞去一切官职,去江宁隐居。

“虎落平阳被犬欺”,这样的情况,在官场是常常可以遇到的。王安石的晚年,也没有多少人在乎了。

苏轼却几次专门去拜访王安石,还指点王安石如何写文章。

ADVERTISEMENT

王安石过世后,苏轼写了《王安石赠太傅》:“庶几有知,服我休命。”

一个人,自己落魄的时候,还想着更加落魄的人,这份真情,是令人感动的。

谁都不知道,明天是否有意外。若是意外来了,还有人帮一把,那就转危为安了,反而是惊喜。

寓言家伊索说过:“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与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

当你发现亲戚朋友进入低谷了,这时候去安慰几句,哪怕是空手而去的,也会留下一份情感。

不要总是攀高踩低。要学会往下看,而不是往下踩几脚。

04

苏轼对自己的社交观,做了一个总结,那就是:“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做一个随和的人,合群不合群都自由,社交圈也能自然进退,和身边的人交往,也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

当你的姿态很低的时候,就体现了人低为王的格局,对于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撇开那些纸醉金迷的虚情,找到踏踏实实的真情,人生路上,贵人就不断出现。

从今往后,别凑热闹了,冷清的地方,生活安逸,人心简单。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ADVERTISEMENT

給《周處除三害》演員演技排名:「香港仔」第3,「尊者」排第1
2024/03/26
圈內6大奇葩婆媳關系,有的婆婆極致偏心,有人婚后13年沒見公婆
2024/03/26

ADVERTISEMENT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女醫生:為何她要騙陳桂林患了肺癌?
2024/03/25
守寡42年!婚後「一直做家庭主婦」丈夫留下十億 在她手上「變成百億」最後把家產傳給「二女兒」
2024/03/25
深挖《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從小就認識?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最難懂情節:為何尊者和女領唱都不怕槍?!
2024/03/24
深度解析《周處除三害》最難理解的鏡頭,看完才真正明白!
2024/03/24
深度解讀《周處除三害》細節:陳桂林和程小美的另類關系
2024/03/22
《傳聞中陳芊芊》2年演員今昔對比,女主躋身一線,男二被爆丑聞
2024/03/22
陳思誠又有大動作!《解密》有望成諜戰天花板?主演一個比一個猛
2024/03/22
《功夫貓熊》前三部贏麻了!在中國狂賺18億,第四部點映后差評一片
2024/03/21
一口氣放出全集,這部新劇太有底氣!笑點密集,三觀正,值得看!
2024/03/21
虧大了!《周處除三害》賣4.6億,投資方要哭死,僅僅分到150萬
2024/03/21
尊者和香港仔,《周處除三害》兩大通緝犯誰演的?原來大有來頭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這6個秘密只有三刷的時候才能看的懂!
2024/03/21
《周處除三害》深度解析,電影中3種動物隱喻,會讓你豁然開朗!
2024/03/21
砸了2.6億,票房不到1億,寧浩和劉德華這次合作栽了?
2024/03/19
Selina曬6月大兒子近照,盤腿坐姿神似老大爺,體重超標引發擔憂
2024/03/18
失婚後被情人兩度背叛!看透人生出家為尼「卻仍沉迷男色」大口吃肉 特立獨行的修佛行為「備受爭議」絲毫不以為意:活到99歲
2024/03/18
鄧麗君遺體之謎:脖子9處針孔,遺體遍布紅斑,男友不許解剖
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