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夫妻倆都是需要去上班賺錢的,兩個人賺錢,家里的經濟條件可能會寬裕一點。那麼,面臨的問題就是需要婆婆幫忙帶孩子。老人的思想,和年輕人的思想,肯定是不一樣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隔代教育的問題。
有些婆婆,可能脾氣好,會順從兒媳的意見,有些婆婆卻不一樣,會堅持自己的理念。其實這些倒也無所謂,關鍵就是個別婆婆,經常會對孩子說一些不好的話,這些話看似是無意的,但是對孩子的傷害卻是非常嚴重的。
孩子鬧的時候,媽媽可能會有耐心去哄孩子,去給孩子講道理。但是有的婆婆卻是用語言來嚇唬孩子,比如孩子白天想媽媽,在家里一直鬧,婆婆就會對孩子說:「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孩子小,他們可不認為這是一句嚇唬人的話,孩子可能會當真,會以為媽媽真的不要自己了。本身孩子小的時候就非常缺乏安全感,婆婆再這樣嚇唬,孩子可能會更加膽小。另外一點,就是婆婆經常說這樣的話,孩子長大了就會認為大人的話沒有可信度,失去對大人的信任。
這句話可能很多婆婆會問孩子,而且是經常性的問,如果孩子回答奶奶好,那麼婆婆就會非常高興,如果孩子回答媽媽好,婆婆就會生氣。這樣經常問孩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而且,經常問孩子這樣的問題,孩子會特別的糾結。因為對孩子來說,誰真心對自己好,孩子心里最清楚了,但是孩子是不愿意回答的。這就好比是媳婦問老公:我和你媽掉水里,你先救誰?其實回答先救誰,都是錯的!
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婆婆肯定會說過這句話,因為兩個孩子是有對比性的,肯定其中一個孩子比較乖,另一個孩子比較鬧。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可能是外向,可能是內向,并不是說孩子比較鬧就不是好孩子了。如果婆婆經常對孩子說這句話,孩子會認為自己在家里是不受歡迎的,自己不如別人。孩子的內心會壓抑,會覺得父母偏心,性格就會有扭曲的跡象。
重男輕女的思想,老人是最嚴重的,這在我們身邊肯定有這樣的家庭。因為老大是女兒,老人肯定會希望再要個孫子。但是如果經常跟老大說這句話,老大就會覺得,是不是我是女生,大家就不喜歡我?是不是大家都希望要個弟弟,如果真有了弟弟,父母肯定就不愛我了。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有些話是不適合經常讓孩子聽的。
關于是不是要二胎,什麼時候要二胎,這是夫妻倆的事情,婆婆不應該插手太多。
婆婆幫忙帶孩子,做媳婦兒的肯定是需要感激的,這點不可否認。但是,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思想很容易受到影響。如果婆婆平時的教育方式,有原則性的錯誤,做媽媽的,是不能忽視的。孩子的童年可能就這麼幾年,如果家里條件允許,還是自己在家里帶孩子吧,省的因為育兒理念不同,鬧的婆媳關系不好。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