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上,就離不開「吃」。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吃什麼、怎麼吃等等問題,困擾著不少人。今天,就跟著家醫君一起看看,哪些食物不應該吃、哪些食物應該多吃吧!
1.無糖食物
現在大家都說要「控糖」,于是市面上越來越多無糖餅干、無糖氣泡水。很多人覺得吃這些無糖食物能夠幫助控糖,有益身心健康。但真相并非如此!
市面上很多的無糖食物,一般指的是不額外加入蔗糖罷了,但食物中依舊會有阿斯巴甜、安賽蜜等等的甜味添加劑。已有不少研究文獻指出,這些甜味劑不是「好東西」,它們雖然不會產熱量,但可能影響血糖水平,甚至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發生的風險。
2.海蝦皮
說到蝦皮,住在臨近海邊城市的居民應該都不陌生。由于蝦皮中的含鈣量相對較高,很多人都會覺得多吃蝦皮對于人體鈣質補充有積極意義。但其實,它真的不如牛奶補鈣效果好。
因為要通過蝦皮補鈣,人們攝入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徹底嚼碎,這樣才能避免因為咀嚼不充分而導致消化系統無法消化吸收。此外,傳統蝦皮里還含有大量的鹽分,高鹽飲食可能給腎臟代謝造成負擔。
3.蜂蜜水
有的觀點認為,天然蜜糖泡水能夠滋潤人體、促進排便,還能解酒,是有益健康的飲品。
4.椰子油
有的人說天然的椰子油富含中鏈脂肪酸成分,對于減肥有一定作用。但實際上,椰子油中的脂肪酸成分主要是月桂酸,這一物質在人體的去向只有一個,就是合成脂肪物質。
5.精制話梅
過去經常聽說,話梅能夠生津止渴,是一款不錯的零食。但實際上,經過精制的話梅鹽分的占比可不低,是眾多零食中的「鹽王」。
1.扁桃仁
扁桃仁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堅果,適量攝取對于身體健康很有益處。其中,扁桃仁富含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幫助下降體內的膽固醇水平,對于心血管健康有積極意義。
2.釋迦果
又叫做番荔枝,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以及一些抗氧化的成分,對于促進胃腸道消化、預防便秘以及對抗自由基損傷都有積極意義。
3.比目魚
比目魚乃是一種低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的天然食物,它里面的Omega-3脂肪酸成分,可以幫助降低各種心臟疾病發生風險,改善心腦血管健康。
4.紫甘藍
紫甘藍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成分,有助于減少炎癥及抵御自由基損害。注意:紫甘藍在酸性的環境下,有益的花青素成分更穩定,因此烹煮紫甘藍可以適當加點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