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可以說是一部比一部火,這也讓很多讀者遺憾,為何金庸不寫倚天續集呢?在倚天結尾時,要知道張無忌也才20多歲。
對于20多歲的張無忌而言,人生也才剛開始,有著無限的未來,完全可以續寫倚天故事,然而金庸卻沒寫。其實也不是金庸不想寫,而是沒法寫下去了。
為何說是沒法寫下去了?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有個特點就是結合歷史,雖然張無忌也才20多歲。可是以歷史發展來說,已經不屬于他的時代了。
若是強行寫下去,張無忌的結局只會是個悲劇。就比如說倚天結尾,其實已經暗示得很明顯了,張無忌為何要和趙敏退出武林,選擇去隱居?
不就是因為他被人算計,囚禁到密室,張無忌得知算計他的人在明教影響力已經很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選擇讓位楊逍,然后帶著趙敏隱居。
然而張無忌的一味退讓,并不能讓他得以幸免,他最終還是被人所殺,不但他死在了別人手上,就連趙敏都被俘受盡了屈辱,成為了別人的女人。
那麼為何張無忌都歸隱了,還會落得這般結局呢?就是因為他的身份牽扯太多,況且老朱本就疑心重,不是大度之人,任何對他有威脅人都會鏟除。
倚天結尾時,老朱暗算了張無忌二人已經結下了仇。張無忌讓位楊逍后,老朱又從楊逍手里奪得明教之主的位置,順帶解決掉了楊逍這個礙事的人。
後來老朱成為明教之主,借助武林眾派的勢力拿下了大元,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時代。然而張無忌的存在,卻一直是老朱心里的梗。
因為老朱不但算計過張無忌,還殺了楊逍,更是殲滅了大元,要知道趙敏的哥哥王保保,可是元朝最后的抵抗勢力,老朱又怎會不忌憚張無忌夫婦呢?
因此老朱得了天下后,開始清理這些潛在的隱患,他先是對明教舊部下手,逼張無忌現身。張無忌得到風聲后,安置好趙敏就選擇來刺殺老朱。
老朱早就摸透了張無忌的性格,張無忌是很好解決的。等到張無忌來刺殺時,老朱用明教眾人的性命,以及天下大義之名讓張無忌自我了斷。
張無忌讓老朱立下誓言,善待百姓,放過明教眾人,老朱答應了他,張無忌果斷的選擇了自盡。張無忌死后,趙敏傷心欲絕跑去武當找張三豐。
希望張三豐出手,為張無忌報仇,然而張三豐卻含淚拒絕了。張三豐也很無奈,他雖是張無忌的師公,但同樣也是武當派的祖師,他不能意氣用事。
他要為整個武當考慮,而且天下好不容易才太平,老朱雖然對張無忌比較狠,但對百姓確實不錯。
張三豐只能勸說趙敏退一步,不要執著于仇恨。
被張三豐拒絕后,趙敏自然不愿就此罷休,她父親以及哥哥,還有夫君張無忌,一家子都死在了老朱手上,這等血海深仇,趙敏又豈能放下?
所以趙敏準備自己去行刺,她潛入皇宮,找準機會去刺殺老朱。然而以她的武功,又怎麼可能刺殺得了老朱?她最終失敗被抓成了老朱的俘虜。
老朱得知刺殺之人是趙敏,他本想殺掉趙敏,心中想起了張無忌自我了斷時,讓他立下的誓言。又考慮到趙敏的身份,她畢竟是元朝的郡主。
為了收攏元朝舊部之心,老朱沒有殺趙敏,而是讓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這相當于變相的控制了趙敏,把趙敏放在了他的眼前,也不怕她折騰。
趙敏嫁給秦王后,可謂是受盡了屈辱,因為秦王不但對她沒感情,再加上她過去的身份,所以沒過多久就把她打入冷宮,算是變相囚禁了趙敏。
歷史上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婢就是嫁給了老朱的兒子,這就是趙敏的原型。金庸很多人物都是有歷史原型的,這也就是為何不寫倚天續集的原因。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